三種內(nèi)固定治療骨質(zhì)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觀察
本文選題:骨質(zhì)疏松 切入點:股骨粗隆間骨折 出處:《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年29期
【摘要】:目的 觀察比較PFNA、DHS和解剖型鎖定鋼板三種內(nèi)固定方式治療骨質(zhì)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13年5月~2015年5月住院的150例骨質(zhì)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根據(jù)內(nèi)固定方式不同分為三組:PFNA內(nèi)固定組52例,DHS內(nèi)固定組50例,解剖型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組48例。觀察比較三組手術時間、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等指標。結果 隨訪10~24個月,平均(15.5±2.5)個月。PFNA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均優(yōu)于另外兩組(P0.05),PFNA組療效優(yōu)于DHS組(P0.05)。三種內(nèi)固定治療組的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FNA組骨折愈合時間最短,解剖型鎖定鋼板組次之,DHS組骨折愈合時間最長。結論 PFNA內(nèi)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時間短、術后關節(jié)功能恢復良好等優(yōu)點,比較適合治療老年骨質(zhì)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FNAN DHS and anatomic locking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Methods 150 cases of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hospitalized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5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fractur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52 cases of DHS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50 cases of DHS internal fixation group. The operative time, blood loss,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or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mong 48 cases of anatomic locking plate fixation group. Results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of PFNA group was 15.5 鹵2.5 months after 10 ~ 24 months follow-up. Th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HS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DHS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of fracture healing time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internal fixatio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PFNA internal fix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operative time, less bleeding, short healing time and good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It is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tic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閩東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29區(qū);
【分類號】:R687.3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慶拴;;股骨粗隆間骨折66例分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骨傷分會第四屆第二次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2 畢夢娜;陳仲明;陳如見;;非手術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觀察[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3 常天霞;姬玲;翟春啟;;20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分析[A];第五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交流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yè)委員會換屆大會文集[C];2000年
4 李良華;陳新民;韓大為;石樹培;廖增年;林信民;嚴孟寧;;加壓滑動鵝頭釘固定治療80歲以上股骨粗隆間骨折[A];第五次全國創(chuàng)傷康復暨第七次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5 謝清波;;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體會(附38例分析)[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張樹仁;;Y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體會[A];玉溪市第二屆骨科學術研討及科技成果推廣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王振環(huán);;18例肢體功能不全并發(fā)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A];肢體傷殘康復與護理學術論文集[C];1995年
8 張愛橋;招健明;姚見;關天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102例[A];2008年廣東省中醫(yī)熱病、急癥、中西醫(yī)結合急救、危重病、災害醫(yī)學學術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8年
9 石英杰;;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56例治療體會[A];第一屆全國骨礦研究年會會議文集[C];2002年
10 張鵬;陳經(jīng)勇;李鐘;畢夢娜;張上上;朱江偉;魯麗莎;;翻修柄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不穩(wěn)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研究[A];第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科微創(chuàng)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劉道安邋孫曉軍;新技術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好[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2 范軍;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有新法[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3 本報評論員 尹平平;老人好腿挨刀:仁心不存,妙手何用[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記者 張啟民 實習生 孟靜航;全市首例微創(chuàng)手術在市醫(yī)院獲得成功[N];赤峰日報;2010年
5 蕭峰;為98歲老人換人工關節(jié)[N];健康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志;Gamma釘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研究和股骨頸—坐骨大切跡線評價股骨頸干角的影像學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李明輝;髓內(nèi)及髓外內(nèi)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及生物力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喻單根;成年及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術中前傾角測量對比[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李興;髓內(nèi)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AO/OTA 31-A1、A2)遠端鎖定與否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光波;手法復位結合PFNA與鎖定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沈藝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與PFNA治療高齡不穩(wěn)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5 陳軒;PFNA與DHS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Meta分析[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楊猛;保守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7 宋松;中藥補骨方治療骨質(zhì)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外固定術后臨床療效觀察[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8 夏坤陽;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的隱性失血分析[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9 李長亮;髓內(nèi)針內(nèi)固定與髓外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10 楊光;PFNA與InterTAN治療A2(AO/OTA)型股骨粗隆間骨折早期臨床療效分析[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86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68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