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對失血性休克患者腎功能的影響
本文選題:失血性休克 切入點:右美托咪定 出處:《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術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對失血性休克患者腎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本院擬行急診全麻下手術治療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齡18~69歲,ASAⅢ或Ⅳ級。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右美托咪定組(D組)和對照組(C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均在手術止血的同時積極進行容量復蘇治療,D組在麻醉誘導后切皮前給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給藥時間10min,隨后以0.4μg·kg~(-1)·h~(-1)的速率靜脈輸注至術畢前30min,C組給予等容量的生理鹽水。分別于切皮前即刻(T_1)、術畢即刻(T_2)、術畢24h(T_3)、術畢72h(T_4)時采集靜脈血樣,檢測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濃度、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質(zhì)運載蛋白(NGAL)和高遷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計算并比較T_4時血清Scr濃度和T_3時HMGB1含量較T_1時的變化幅度(ΔScr和ΔHMGB1),并記錄患者T_1、T_2時MAP、HR等血流動力學指標和剩余堿(BE)、乳酸(Lac)等動脈血氣結果。結果與T_1時比較,T_2時兩組MAP、CVP和BE明顯升高,HR和Lac明顯降低(P0.05),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T_1時比較,T_3、T_4時D組血清Scr濃度明顯降低(P0.05);D組ΔScr明顯小于C組(P0.05)。兩組患者各時點血清BUN濃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T_1時比較,T_4時D組血清NGAL含量明顯減少(P0.01);T_4時D組血清NGAL含量明顯少于C組(P0.05)。與T_1時比較,T_2時兩組患者血清HMGB1含量明顯減少(P0.05);T_3時C組血清HMGB1含量明顯增加(P0.01);T_3時C組血清HMGB1含量明顯多于D組(P0.05);C組ΔHMGB1明顯大于D組(P0.05)。結論右美托咪定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促炎因子HMGB1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腎功能的恢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xmetomidine on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27 males and 33 females, were selected for operation under emergency general anesthesia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exmetomidine group D (n = 30) and control group C (n = 30). All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volume resuscitation while the operation was hemostasis and volume resuscitation therapy was performed in group D during anesthesia induction. Right metoimidine was given 0.5 渭 g / kg before skin incision for 10 mins, and the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0.4 渭 g 路kg -1) 路hm-1) was given to group C 30 minutes before the end of operation.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mmediately before skin incision, immediately before operation,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24 h after operation, 72 h after operation, and 72 h after operation, respectively. 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urea nitrogen (bun) concentrations,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id transport protein (NGALs) and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HMGB1) were measured.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changes of serum Scr concentration in T _ 4 and HMGB1 in T _ 3 compared with T _ 1 (螖 Scr and 螖 HMGB1), and to record the hemodynamic indexes of T _ (1) and T _ (2) and the results of arterial blood gas such as residual alkaloid, lactic acid and so o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 _ (1) and T _ (2). The levels of Scr in group 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C at T3 and T4. The level of 螖 Scr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erum BUN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serum NGAL content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at P0.01 / T _ 4 compared with that in group T _ 1. The content of serum NGAL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 0.05). Compared with T _ T _ 1, the content of serum HMGB1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at T _ (0.05) / T _ (3). The level of serum HMGB1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P 0.05). Conclusion dexmetomidine can inhibit the increase of serum pro-inflammatory factor HMGB1 after ischemia-reperfusion.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
【基金】:江西省衛(wèi)計委科技計劃項目(20131048)
【分類號】:R6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曹永;趙麗;王立偉;王培安;李玉剛;張培影;;右美托咪定對全麻下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年05期
2 喬虹;吳新民;;右美托咪啶對膿毒癥大鼠腎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偉紅;馮運林;羅佛全;林佳美;楊雙嘉;劉志毅;趙為祿;;右美托咪定對失血性休克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年07期
2 靳永強;趙年章;葉少方;朱詠儀;;右旋美托咪定在椎管內(nèi)麻醉下經(jīng)皮腎穿刺碎石術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年11期
3 梁東科;張炳東;陳燕樺;;右美托咪定對瓣膜置換術患者體外循環(huán)期間體循環(huán)阻力和氧代謝的影響[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7年01期
4 魏丕紅;楊在啟;馬桂芬;;右美托咪啶口服對小兒扁桃體術前術后鎮(zhèn)靜鎮(zhèn)痛效果探討[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年46期
5 袁凱東;李佩鉑;;右美托咪定對膿毒癥患者器官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16年10期
6 闕彬;萬政佐;梁志鵬;周蓉;;右美托咪定對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患者腎臟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年30期
7 李鵬;陳丹丹;陳彰強;李霞;楊文超;彭曉紅;;不同劑量鹽酸右美托咪定對犬機械通氣相關性肺損傷模型中炎性因子表達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年04期
8 葉妙恩;;右美托咪定在急診手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年10期
9 楊國旺;李文志;;右美托咪定腎臟保護作用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年08期
10 孫則敏;孫莉;;右美托咪定對子宮頸癌手術患者圍術期免疫狀態(tài)的作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書軍;;右美托咪定對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圍術期氧化應激及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年09期
2 魏紅芳;陳永學;王飛;李書河;王新波;楊曉彬;;右美托咪定對膿毒癥患者全麻時肺保護作用[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5年02期
3 唐人;熊劍勇;劉丹;李其云;易波;;低分子肝素對老年胃癌根治術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及腎功能的影響[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年03期
4 李紅;陳永浩;龔紅君;;右美托咪定對腎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炎性細胞因子和腎功能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3期
5 衣選龍;劉素麗;初春芹;朱麗莉;殷積慧;;右美托咪定對后腹腔鏡手術患者血漿腎素、血管緊張素Ⅱ和腎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年12期
6 劉振文;譚謖;王元林;石家齊;;標準通道與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對患腎功能影響的臨床初步研究[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年11期
7 斯妍娜;鮑紅光;韓流;徐麗;王緒林;沈妍;;右美托咪啶預先給藥和后處理對大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年03期
8 唐建平;龍平華;邱明;;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麻醉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1年19期
9 舒楊柳;鄭勁松;邱元林;王祥勇;周斌;楊振林;謝揚科;;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J];當代醫(yī)學;2010年20期
10 譚華;簡道林;呂作均;余伶俐;張敏;;丙泊酚對膿毒癥大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金娥,魏善梅;多發(fā)性骨折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輸血應注意的問題[J];山東醫(yī)藥;2005年24期
2 錢怡;;對失血性休克患者26例的院前診治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6年10期
3 蘭靜波;廖煥元;;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繼發(fā)失血性休克1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年23期
4 田甜;蒯麗萍;陳盛新;欒瀟瀟;張佳音;;用于失血性休克的輸液類藥物的選擇研究[J];藥學實踐雜志;2008年02期
5 朱慧;;失血性休克的搶救與護理[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年20期
6 曾發(fā)全;;失血性休克的搶救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年01期
7 趙彥華;張玉霞;;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和護理[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年08期
8 苗春溥,史陳讓;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診斷[J];實用外科雜志;1983年01期
9 謝明;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處理[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1984年01期
10 周長吉,趙志,李冰;失血性休克治療的探討[J];牡丹江醫(yī)專學報;198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怡;;院前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診治體會[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2 雷秋林;;成功救治失血性休克[A];第十二屆華東六省一市麻醉學術會議暨2013年福建省麻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吳杰;王世文;陳天鐸;;失血性休克的復蘇原則[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全國第11屆創(chuàng)傷復蘇中毒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李倩瑜;;失血性休克10例急救體會[A];第十九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二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俞建峰;顧勤;劉寧;;動態(tài)指標對失血性休克容量狀態(tài)的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張近波;潘景業(yè);李智強;陳潔;姚震亞;吳雙華;沈曄;王衛(wèi);;失血性休克大鼠內(nèi)皮細胞蛋白C受體表達的研究[A];2009香港-北京-杭州內(nèi)科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內(nèi)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景榮;姜金衛(wèi);;389例失血性休克的擴容監(jiān)護[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8 文家福;王宇川;鳥盛平;;大血管損傷嚴重失血性休克的救治[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9 謝瑩;;失血性休克的護理體會[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10 于湘珠;汪寧爾;王芳;胡瑞瑛;孟茜芳;;婦產(chǎn)科隱性失血患者失血性休克早期診斷指標的探討[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楊世偉;基層醫(yī)院處理失血性休克例舉[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5年
2 申玉萍;失血性休克患者輸血時應注意的問題[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3 王寶華 李水根;高滲鹽溶液治失血性休克[N];健康報;2004年
4 ;失血性休克診斷與救治[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5 中秦;“失血性休克”帶來便宜貨[N];中國證券報;2013年
6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鄭文婷;輸血綠色通道 提高搶救成功率13%[N];健康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薇;不同限制性輸液方案復蘇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余艷紅;限制性輸液復蘇孕兔失血性休克的實驗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3 趙鵬;失血性休克閉環(huán)復蘇關鍵算法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王新友;腹腔途徑輔助復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5 謝菲;高滲鹽液經(jīng)骨髓腔通路復蘇失血性休克犬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6 李源;納米淀粉微球溶液的制備及抗失血性休克的基礎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7 黃鶴;聚合豬血紅蛋白在大鼠離體小腸保存與大鼠失血性休克復蘇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8 趙桂玲;鈣激活鉀通道在重癥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應性中的作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9 周彬;高滲鹽對失血性休克液體復蘇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10 趙自剛;腸淋巴液致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腎損傷的基因組學與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冬;醋酸鈉林格液糾正失血性休克代謝性酸中毒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張磊;不同液體復蘇方式對失血性休克大鼠腸道影響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3 劉潔;SAHA對失血性休克后大鼠相關凋亡蛋白在腎臟中表達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5年
4 康豐娟;不同濃度高滲鹽水對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家兔救治效果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趙增凱;電針足三里對失血性休克大鼠腸屏障和腸膠質(zhì)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6 羅晶晶;失血性休克大鼠不同液體復蘇策略效果及血漿代謝組學分析[D];南華大學;2015年
7 鄒彬;七氟烷預處理/后處理對低溫環(huán)境下失血性休克豬器官保護作用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劉士三;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孕兔早期腎臟功能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張斌;治療性低溫對失血性休克炎癥小體活化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10 岳云雪;雌激素對失血性休克小鼠血管低反應性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5891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58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