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外科論文 >

脛骨高位截骨術:閉合與開放楔形截骨對比

發(fā)布時間:2017-12-21 22:25

  本文關鍵詞:脛骨高位截骨術:閉合與開放楔形截骨對比 出處:《臨床軍醫(yī)雜志》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脛骨高位截骨術 開放楔 閉合楔 截骨


【摘要】:目的比較脛骨高位截骨術中閉合楔形截骨法(閉合楔)與開放楔形截骨法(開放楔)的臨床結果及影像學特點。方法選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北京積水潭醫(yī)院矯形骨科收治的因膝內翻畸形施行的29例(44膝)脛骨高位截骨術患者。其中16例(24膝)采用閉合楔形截骨術,13例(20膝)采用開放楔形截骨術,均采用Tomofix系列鋼板進行固定,隨訪時間分別為平均18.3個月(18~24個月)和16.6個月(18~25個月)。于末次評價兩組患者Lysholm評分的變化、關節(jié)活動度變化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影像學方面,對比兩組患者力線矯正的準確性、矯正角度及,術前、術后髕骨高度的變化及脛骨平臺后傾角的變化。結果閉合楔組患者Lysholm評分從術前的(96.8±6.3)分增加至術后的(98.2±3.3)分(P=0.828);開放楔組患者從術前的(95.4±8.3)分增加至術后的(98.1±3.4)分(P=0.656)。閉合楔組關節(jié)活動度術前為(137.7°±14.2°),術后為(133.5°±15.0°)(P=0.146);開放楔組術前為(138.5°±15.6°),術后為(134.3°±17.3°)(P=0.207)。閉合楔組有1例(1膝,4.2%)出現腓神經損傷癥狀,半年后恢復;另有1例(1膝,4.2%)出現截骨延遲愈合,術后6個月復查時截骨愈合。閉合楔組與開放楔組畸形矯正滿意率分別為87.5%和90%(P=1.000)。閉合楔組矯正脛骨內翻的角度為(10.3°±4.3°);開放楔組為(9.4°±5.3°)(P=0.289)。在髕骨高度方面,術后閉合楔組Caton Deschamps指數(CDI)從(1.09±0.17)增大至(1.11±0.18)(P=0.761);開放楔組從(1.16±0.25)減小至(0.99±0.23)(P=0.034)。閉合楔組脛骨后傾角從(13.4°±5.1°)減小至(9.4°±5.3°)(P=0.010);開放楔組從(12.0°±4.1°)增大至14.9°±5.1°(P=0.050)。結論閉合楔與開放楔兩種截骨技術都能獲得滿意的臨床結果。開放楔可能減小髕骨高度,故對于術前即存在髕骨低位的患者,應避免采用開放楔,或者采用開放楔時冠狀面截骨斜向前下方,將脛骨結節(jié)保留在近端截骨塊,以避免進一步加重髕骨低位,影響關節(jié)活動。由于閉合楔可能減小脛骨平臺后傾而開放楔可能增加后傾,故應按照實際需要個體化地選擇截骨方式。
【作者單位】: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矯形骨科;
【基金】:北京積水潭醫(yī)院FRCS人才培訓基金
【分類號】:R687.3
【正文快照】: 脛骨高位截骨術是膝內翻的經典治療方法,在矯正力線、緩解疼痛、延緩關節(jié)退變進程方面療效確切[1-2]。1965年,Coventry提出應用閉合楔進行脛骨高位截骨[3]。這種技術的優(yōu)勢是截骨面完全直接接觸,有利于截骨愈合。但是由于去除楔形骨塊,截骨端閉合后導致的脛骨平臺向外偏距增加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來緒;楊軍林;周建華;;自制U型釘在脛骨高位截骨術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中的應用[J];甘肅醫(yī)藥;2009年06期

2 趙曉光;孫甫;鄧超;;脛骨高位截骨術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66例報道[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年11期

3 趙廷琛;黎家驥;;麥氏截骨術治療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五例[J];廣西醫(yī)學;1983年02期

4 H.Carlioz;周潤琮;;髖臼旁三部截骨術[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1983年S4期

5 劉成文;徐世春;楊玉峰;焉樹林;符強;;脛骨高位截骨術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附7例報告)[J];黑龍江醫(yī)學;1989年06期

6 劉成文;徐世春;楊玉峰;焉樹林;符強;;脛骨高位截骨術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J];黑龍江醫(yī)藥;1989年06期

7 李秀嶺,劉金玲,仇同山;脛骨高位截骨術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14例報告[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0年06期

8 陳祖亮;;國內首例顱面縱劈截骨術成功矯正顱面畸形[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6年02期

9 胡承方;羅從風;;脛骨高位截骨術研究新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06年03期

10 張功林;章鳴;蔡國榮;;改良髂骨截骨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傷殘醫(yī)學;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騖遠;歸來;牛峰;俞冰;劉劍鋒;;下頜角弧形截骨術對咀嚼功能的影響[A];美麗人生 和諧世界——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術年會、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20周年慶典暨第三屆兩岸四地美容醫(yī)學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2 馬夢然;王建設;張志誠;張烈;劉振東;田冠玉;;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髖臼發(fā)育的病理變化與髂骨截骨術術后再脫位的關系[A];2005'中國修復重建外科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3 金衛(wèi)東;詹學華;;改良SaIter截骨術治療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的臨床研究[A];寧夏醫(yī)學會骨科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4 田英俊;;介紹一種矯正肘外翻畸形的截骨術(英文)[A];第十七屆中國康協肢殘康復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海峽兩岸OS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解毅;張建中;;改良Ludllof截骨術后康復治療[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6 蹇洪;譚曉燕;;微創(chuàng)下頜角截骨術[A];2013年全國激光醫(yī)學學術聯合會議暨2013年浙江省醫(yī)學會整形美容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7 李浩宇;劉貴麟;許中信;;模擬先天性髖脫位截骨術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學術會議、第八屆全軍軍事病理學學術會議、第四屆全軍定量病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8 李明;覃佳強;張德文;劉傳康;劉星;;三聯截骨術治療兒童Perthe's病[A];中國西南地區(qū)第九屆小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9 鄭茂斌;伍驥;;改良PLATES髁鋼板固定脛骨高位截骨術應用體會[A];跨世紀骨傷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薈萃[C];2004年

10 武中慶;王丹;袁永健;徐旭純;閔繼康;楊文龍;;脛骨高位截骨術治療膝內翻型骨性關節(jié)炎[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崔猛 朝暉;朝陽縣醫(yī)院成功完成朝陽地區(qū)首例髖臼周圍截骨術[N];朝陽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新福;治療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的兩種手術方式的比較[D];青海大學;2011年

2 梁鷹;髖臼周緣髂骨截骨術治療先天性髖脫位臨床總結[D];遼寧中醫(yī)學院;2003年

3 劉之群;改良伯爾尼髖臼周圍截骨術治療髖臼發(fā)育不良[D];延邊大學;2010年

4 楊延彬;Salter截骨術在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手術治療中的應用(附19例報告)[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布金鵬;Bernese髖臼周圍截骨術治療成人髖臼發(fā)育不良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6 艾純華;改良Salter截骨髖關節(jié)X線測量實驗研究[D];延邊大學;2002年

7 李雅欣;經髖臼基底三聯截骨術治療青少年和成人髖臼發(fā)育不良的臨床和三維改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8 馮興義;轉子下內翻截骨術對兔Perthes病股骨頭血管化及軟骨內成骨的影響[D];泰山醫(yī)學院;2011年

9 王慶海;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的診斷與治療[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陳長春;轉子下內翻截骨術治療Perthes病術后髖臼和股骨近端重塑的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12年

,

本文編號:131740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31740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940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