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自身抗體和免疫指標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本文關鍵詞: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自身抗體和免疫指標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非哺乳期乳腺炎 抗核抗體 抗組蛋白抗體 免疫球蛋白 補體
【摘要】:目的檢測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體(ANA、AHA)、免疫球蛋白、補體水平的情況,以探討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間在廣東省中醫(yī)院乳腺科住院治療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78例,同時選擇88例健康人群作為正常對照組,檢測其外周血中自身抗體(ANA、AHA)水平、同時檢測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補體(C3、C4、總補體)情況。采用SPSS18.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采用t檢驗比較兩組免疫指標的變化,自身抗體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結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組抗核抗體(ANA)陽性的有50例,占64.10%(50/78),其中熒光模式以顆粒型和胞漿顆粒型為主,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組抗組蛋白抗體(AHA)陽性的有28例,占36.00%(28/78),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組IgA、IgM因子,C4、總補體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補體水平異常,患者外周血自身抗體ANA、AHA陽性率高,揭示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種存在免疫功能紊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單位】: 廣東省中醫(yī)院乳腺科;廣東省中醫(yī)院超聲科;
【關鍵詞】: 非哺乳期乳腺炎 抗核抗體 抗組蛋白抗體 免疫球蛋白 補體
【基金】:2013年度廣東省中醫(yī)藥局基金(20131212)
【分類號】:R655.8
【正文快照】: 近幾年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1],它是與哺乳期細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腺炎相區(qū)別的一類乳腺炎,其病程冗長、易于反復,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究其原因主要是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極少的研究表明該類患者體內存在免疫學指標的異常[2],但該病是否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娟,劉志鵬;2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治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3年11期
2 徐紅;李明;楊凱平;武金虎;韓承新;魯少海;張新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臨床研究[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6年10期
3 顧斐;鄒強;;非哺乳期乳腺炎120例診治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8年02期
4 牛海鷗;;雌激素受體拮抗劑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8年19期
5 曹偉;張恩;程沖;武永忠;侯東祥;;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診治分析(附26例)[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0年04期
6 谷云芝;宋德余;;非哺乳期乳腺炎27例原因分析與治療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年28期
7 劉翔龍;何建軍;任予;王珂;張偉;陳武科;;51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臨床分析[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0年11期
8 王瓊;;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J];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2012年04期
9 曹洪超;;非哺乳期乳腺炎臨床診治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年06期
10 蔡國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39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李征毅;劉瑾琨;張家庭;李泉水;貢雪灝;郭國強;佟建蒙;;超聲引導麥默通微創(chuàng)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八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夏亞茹;陳紅風;葉媚娜;陳莉穎;鮑以嘉;;7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外周血免疫功能紊亂分析[A];第十二次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乳房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高珊珊;張建麗;賁志飛;;高頻超聲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診斷價值[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馮婷華;康春松;姚浮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聲特征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5 栗翠英;胡建群;敬雷;胡_g;鄧晶;馬雯婷;林紅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聲表現與病理對照分析[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高峰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6 栗翠英;胡建群;敬雷;胡_g;鄧晶;馬雯婷;林紅軍;;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聲表現與病理對照分析[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周飛;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細菌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馮福盈;溫針灸治療非哺乳期乳腺炎腫塊期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馮欣宇;非哺乳期乳腺炎發(fā)病的相關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017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00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