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和細菌纖維素/透明質酸構建組織工程皮膚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7 16:12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主要功能是保護機體免于病原體和微生物的入侵,多種原因可以導致皮膚的嚴重損傷,使其喪失保護功能。目前,嚴重皮膚損傷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皮膚移植,而自體皮膚來源不足和異體皮膚產(chǎn)生的免疫排斥反應嚴重的限制了皮膚移植在臨床上的應用。近些年,組織工程皮膚的飛速發(fā)展,成功的彌補了皮膚移植存在的缺陷。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而且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可以通過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促進損傷皮膚的愈合,BMSCs作為組織工程皮膚的種子細胞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細菌纖維素(Bacterial cellulose, BC)是最先應用于臨床的支架材料,具有穩(wěn)定的三維空間結構;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 HA)作為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在細胞粘附、遷移、增殖和信號傳導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以BC/HA復合材料作為支架、BMSCs作為種子細胞構建的組織工程皮膚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價值。在本課題中,我們通過細胞毒性實驗、抗凝血實驗、抗溶血實驗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鼠原代培養(yǎng)成纖維細胞形態(tài)學特征
BC與成纖維細胞共培養(yǎng)5d時細胞的生長狀態(tài)
1%HA/BC與成纖維細胞共培養(yǎng)5d時細胞的生長狀態(tài)(交聯(lián)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體培養(yǎng)組織工程表皮的制備和組織學觀察[J]. 陳丹丹,李彥紅,梁懌,李明萱,徐金華.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4(06)
[2]Ti6Al4V微弧氧化膜的生物相容性[J]. 劉忠德,羅銳,程曉農(nóng),周興華,張迎濤,嚴飛祥. 材料研究學報. 2013(04)
[3]體外誘導胚胎干細胞源性表皮干細胞向汗腺上皮細胞分化的研究[J]. 劉仰斌,周建榮,張志花,徐燕. 山東醫(yī)藥. 2012(39)
[4]體外誘導胚胎干細胞來源表皮干細胞向汗腺細胞分化的研究[J]. 羅文躍,龍麗蕓,李志紅.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2(02)
[5]人表皮干細胞改良培養(yǎng)及其組織工程皮膚的構建[J]. 張彥剛,胡大海,張戰(zhàn)鳳,蔡維霞,朱華宇,折濤.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1(01)
[6]毛囊混合細胞誘導毛囊重建的研究[J]. 陳欣玥,何黎,劉玲,顧華,李坤杰,楊汝斌,鄧利麗.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1(01)
[7]表皮干細胞復合羊膜構建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糖尿病難愈創(chuàng)面[J]. 劉德伍,鐘清玲,劉繁榮. 透析與人工器官. 2010(03)
[8]在鋪有鼠尾膠原的TransWell培養(yǎng)板套皿氣-液交界面培養(yǎng)角質形成細胞形成皮膚樣器官[J]. 李艷佳,焦建麗,張佃財,宣曉梅,王寶山,修賀明.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9(42)
[9]表皮干細胞聯(lián)合脫細胞真皮構建人工皮膚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實驗研究[J]. 彭燕,劉德伍,楊慧,鐘清玲.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09(05)
[10]毛囊干細胞表皮膜片修復裸鼠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J]. 張群,楊光輝,叢笑倩,崔磊,張文杰,劉偉,曹誼林.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 2009(02)
本文編號:3087375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鼠原代培養(yǎng)成纖維細胞形態(tài)學特征
BC與成纖維細胞共培養(yǎng)5d時細胞的生長狀態(tài)
1%HA/BC與成纖維細胞共培養(yǎng)5d時細胞的生長狀態(tài)(交聯(lián)法)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體培養(yǎng)組織工程表皮的制備和組織學觀察[J]. 陳丹丹,李彥紅,梁懌,李明萱,徐金華.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4(06)
[2]Ti6Al4V微弧氧化膜的生物相容性[J]. 劉忠德,羅銳,程曉農(nóng),周興華,張迎濤,嚴飛祥. 材料研究學報. 2013(04)
[3]體外誘導胚胎干細胞源性表皮干細胞向汗腺上皮細胞分化的研究[J]. 劉仰斌,周建榮,張志花,徐燕. 山東醫(yī)藥. 2012(39)
[4]體外誘導胚胎干細胞來源表皮干細胞向汗腺細胞分化的研究[J]. 羅文躍,龍麗蕓,李志紅. 贛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2(02)
[5]人表皮干細胞改良培養(yǎng)及其組織工程皮膚的構建[J]. 張彥剛,胡大海,張戰(zhàn)鳳,蔡維霞,朱華宇,折濤.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1(01)
[6]毛囊混合細胞誘導毛囊重建的研究[J]. 陳欣玥,何黎,劉玲,顧華,李坤杰,楊汝斌,鄧利麗.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1(01)
[7]表皮干細胞復合羊膜構建組織工程皮膚修復糖尿病難愈創(chuàng)面[J]. 劉德伍,鐘清玲,劉繁榮. 透析與人工器官. 2010(03)
[8]在鋪有鼠尾膠原的TransWell培養(yǎng)板套皿氣-液交界面培養(yǎng)角質形成細胞形成皮膚樣器官[J]. 李艷佳,焦建麗,張佃財,宣曉梅,王寶山,修賀明.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9(42)
[9]表皮干細胞聯(lián)合脫細胞真皮構建人工皮膚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實驗研究[J]. 彭燕,劉德伍,楊慧,鐘清玲.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09(05)
[10]毛囊干細胞表皮膜片修復裸鼠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J]. 張群,楊光輝,叢笑倩,崔磊,張文杰,劉偉,曹誼林.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 2009(02)
本文編號:3087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30873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