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醚酮/牙源性雙相生物陶瓷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力學性能
發(fā)布時間:2021-02-10 10:55
背景:牙齒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與人體骨組織極為相似,且無機成分所占比例較大,因此可以考慮將牙齒作為一個潛在的自體或同種異體骨缺損修復材料。目的:制備聚醚醚酮/牙源性雙相生物陶瓷復合材料,并測試其機械性能。方法:收集臨床上廢棄的人離體牙,經初步煅燒去除有機成分,將其浸泡于磷酸氫二銨溶液24 h后再次煅燒,制備成以羥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鈣為主要成分的雙相陶瓷,粉碎后過200目篩,采用有機泡沫浸漬法制備出聚醚醚酮/牙源性雙相生物陶瓷,行物相分析、掃描電鏡、元素分析、孔隙率、抗壓強度、黏結強度檢測。結果與結論:聚醚醚酮/牙源性雙相生物陶瓷為多孔網狀結構,且孔間相互連通,孔徑100-800μm,孔隙率為73.65%,抗壓強度為(165.260±11.703)N,黏結強度為(14.63±6.21)MPa,陶瓷中P元素含量占19.8%、Ca元素含量占40.5%,主要物相為β-磷酸三鈣、羥基磷灰石。結果說明制備的聚醚醚酮/牙源性雙相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
【文章來源】: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19(5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設計
1.2時間及地點
1.3材料
1.4實驗方法
離體牙的處理
一期煅燒
二期煅燒
三期煅燒
1.5 主要觀察指標
掃描電鏡觀察
物相分析
元素分析
孔隙率測定
抗壓強度測試
黏結強度
1.6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Results
2.1掃描顯微鏡觀察結果
2.2孔隙率分析結果
2.3樣品的物相分析
2.4元素分析結果
2.5抗壓強度測試結果
2.6黏結強度結果
3 討論Discuss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原位聚合羥基磷灰石/聚醚醚酮復合材料[J]. 蔡衛(wèi)全,馬睿,翁履謙,宋申華,倪卓. 化工新型材料. 2010(06)
本文編號:3027247
【文章來源】: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19(5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設計
1.2時間及地點
1.3材料
1.4實驗方法
離體牙的處理
一期煅燒
二期煅燒
三期煅燒
1.5 主要觀察指標
掃描電鏡觀察
物相分析
元素分析
孔隙率測定
抗壓強度測試
黏結強度
1.6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Results
2.1掃描顯微鏡觀察結果
2.2孔隙率分析結果
2.3樣品的物相分析
2.4元素分析結果
2.5抗壓強度測試結果
2.6黏結強度結果
3 討論Discuss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原位聚合羥基磷灰石/聚醚醚酮復合材料[J]. 蔡衛(wèi)全,馬睿,翁履謙,宋申華,倪卓. 化工新型材料. 2010(06)
本文編號:30272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302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