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yī)用材料和組織工程技術在組織修復中的應用及進展
本文關鍵詞:生物醫(yī)用材料和組織工程技術在組織修復中的應用及進展
【摘要】:正組織缺損或畸形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良影響,嚴重的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對于組織缺損和畸形進行修復,目前主要采用組織移植或組織代用品(生物材料)植入修復,以及組織工程技術進行組織重建。生物醫(yī)用材料簡稱生物材料,作為組織代用品,符合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趨勢——以無創(chuàng)修復代替有創(chuàng)修復。生物材料應用于人體內,也包括間接與人體接觸的材料,是體內植入材料、醫(yī)療用材料和假肢用材料的總稱,在臨床醫(yī)學上是非藥物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1987年對生物材料的定義指以醫(yī)療為目的,用于和活
【作者單位】: 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整形美容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372075) 第三軍醫(yī)大學成果轉化基金(2012XZH05)~~
【分類號】:R318.08;R622
【正文快照】: 生物醫(yī)用材料和組織工程技術在組織修復中的應用及進展樊東力,張一鳴(400037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整形美容科)組織缺損或畸形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良影響,嚴重的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對于組織缺損和畸形進行修復,目前主要采用組織移植或組織代用品(生物材料)植入修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科;樊東力;張一鳴;;羥基磷灰石/硅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機械性能檢測[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8期
2 李佳;樊東力;雷澤源;劉曉偉;;膨體聚四氟乙烯自體血管組織化提高抗菌能力的實驗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3 陳興;周鑫;張一鳴;石小花;樊東力;;碳-硅橡膠機械性能和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年08期
4 李德保;田甜;章慶國;;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內支撐組織工程軟骨的構建實驗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年06期
5 張文杰;曹誼林;;組織工程的突破與挑戰(zhàn)——組織工程國家工程中心科研進展[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4年02期
6 周英;許零;;抗菌敷料研究進展[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文季秋;李玉寶;左奕;張利;鄒琴;;雙層結構納米羥基磷灰石/硅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J];功能材料;2008年03期
2 牛旭鋒;Feng Tian;Li-zhen Wang;Xiao-ming Li;Gang Zhou;樊瑜波;;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itosan-graft-Poly(lactic acid) Copolymer[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4年01期
3 劉源;曹蘋;何佳;林鐘石;邱濤;李淳;蔡信東;敖寧建;;靜電紡絲工藝制備納米抗菌敷料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高分子通報;2014年06期
4 曹陽;劉曉榮;汝玲;陳蕾;黃毅萍;沈玉華;;納米羥基磷灰石/聚合物復合生物材料的制備方法研究進展[J];化工時刊;2007年02期
5 俞冰;張智勇;牛峰;唐曉軍;劉劍鋒;歸來;;頦部縮窄截骨結合Medpor隆頦矯正頦部寬大后縮畸形[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年01期
6 張笑天;肖志波;解永學;張立天;;自體鼻中隔軟骨與膨體聚四氟乙烯假體聯合隆鼻術[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年03期
7 王琰;陳長平;梁君榮;張建新;高亞輝;;海藻酸鹽醫(yī)用敷料的研究進展[J];中國海洋藥物;2015年04期
8 薛兵建;劉立強;;臀部美學及擴大整形術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5年18期
9 王桂芳;李金華;陳麗萍;蔣欣泉;;TiO_2納米管負載聚六亞甲基胍促進種植體鈦表面成骨分化性能的研究[J];口腔醫(yī)學;2015年10期
10 張愛霞;周勤;陳莉;;2006年國內有機硅進展[J];有機硅材料;2007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競鵬;下頜角區(qū)域應用解剖及相關三維重建測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焦燕;空心玻璃微球表面仿生沉積磷灰石涂層細胞微載體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王海瑞;醫(yī)用NiTi合金表面TiO_2膜層的制備及生物活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袁勃;兩性離子嵌段共聚物結構設計、制備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5 胡曉霞;非晶磷酸鈣/磷灰石燒結體的組織結構及其力學和溶解行為[D];山東大學;2014年
6 馬克娜;純鈦種植體表面殼聚糖/明膠功能性涂層的構建及性能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7 羅巧潔;鈦生物學性能的表面拓撲結構依賴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費燕娜;高衛(wèi)東;王鴻博;王銀利;陳艷;;茶多酚/聚乳酸復合納米纖維膜的制備及抗菌性能研究[J];材料導報;2010年16期
2 盧亢;;含納米氧化鋅的海藻酸纖維的制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J];材料研究與應用;2010年02期
3 陳向標;;水凝膠醫(yī)用敷料的研究概況[J];輕紡工業(yè)與技術;2011年01期
4 涂倩;姜麗萍;張靜偉;張恩;王艷艷;;傷口敷料選擇及其應用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0年04期
5 溫昕;安勝軍;侯志飛;焦展;;載銀緩釋型抗菌敷料[J];化學進展;2009年Z2期
6 謝峰;張文杰;陳凡凡;周廣東;崔磊;劉偉;曹誼林;;成熟軟骨細胞促進小鼠胚胎干細胞向軟骨分化[J];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2008年09期
7 丁元強;陳學剛;公靜;;改性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溫敏特性[J];精細石油化工;2010年05期
8 張潔,李東,李健寧;膨體聚四氟乙烯用于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實驗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3年05期
9 曾曉峰;魏坤;韓雪;羅云;舒麗君;吳遠;沈征宇;;含納米銀殼聚糖/聚乙烯醇抗菌敷料的制備和性能[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08期
10 ;Tissue engineering of blood vessels with endothelial cells differentiated from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J];Cell Research;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俊南,金巖;用組織工程技術制成的器官或組織如何命名?[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4年01期
2 高佩安;;醫(yī)學組織工程技術[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12期
3 董青山;毛天球;;組織工程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國際規(guī)范[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12期
4 胡幗穎;張志雄;溫葉飛;顧漢卿;;組織工程技術系列專題(一)——組織工程技術的產業(yè)化現狀[J];透析與人工器官;2009年01期
5 ;組織工程技術誘導毛囊再生[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進展;2009年02期
6 詹琪佳;陳方;;組織工程技術在泌尿外科的應用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9期
7 蔣米爾,黃英,李維敏,陸信武,張伯津,張培華;組織工程技術預制血管實驗研究的初步報告[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1年06期
8 胡曉潔,曹誼林;組織工程技術構建角膜組織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康復;2003年02期
9 韓平;楊宇如;;組織工程技術在泌尿道修復重建中的研究應用[J];四川醫(yī)學;2007年02期
10 劉陽,張燕中,陳瑾君,殷德民,曹穎,許志成,劉偉,崔磊,曹誼林;組織工程技術構建小口徑血管的實驗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盧慕峻;王忠;俞斌;周廣東;劉偉;曹誼林;;組織工程技術修復兔膀胱部分缺損的動物實驗[A];2007年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會議暨山東省泌尿外科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姚暉;李俊杰;張林樸;濮禮臣;董曉燕;陳亦平;張洪杰;王冠華;趙峰;;組織工程技術仿生構建顱頜骨組織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秀蘭;師宜健;張楊;;創(chuàng)面損傷修復和組織工程技術[A];第九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創(chuàng)傷骨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4 周廣東;崔磊;劉偉;曹誼林;;組織工程技術體外構建軟骨組織的相關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5 周廣東;崔磊;劉偉;曹誼林;;組織工程技術體外構建軟骨組織的相關研究[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四次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孫明學;劉芙進;盧世璧;;組織工程技術應用面臨的問題[A];第二屆海峽兩岸矯形外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應志強;徐耕;;組織工程技術在心肌梗塞中應用的研究進展[A];2007年浙江省心電生理與起搏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祖亮;組織工程技術補好破腦殼[N];家庭醫(yī)生報;2003年
2 記者 劉貞 朱秀敏 鄧娜 通訊員 陳華俐;平和水庫安然無恙[N];閩南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丁小邦;應用組織工程技術和人自體細胞探索可注射性真皮充填物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2 宗晨;基于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組織工程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王常勇;采用組織工程技術建造生物性人工軟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霞;采用組織工程技術體外再造心肌組織的初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2 侯衛(wèi)坪;采用組織工程技術建造生物性人工膀胱組織[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3 倪明;組織工程技術結合牽拉成骨技術修復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4 張鳳久;BDNF基因修飾施萬細胞結合組織工程技術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2010年
5 林炎水;組織工程技術制備人膝半月板組織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6 暴志國;ADSCs在組織工程化軟組織當中的應用與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80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28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