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帶瓣血管液氮凍存時間對其活性和組織中IGF-I水平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大鼠帶瓣血管液氮凍存時間對其活性和組織中IGF-I水平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檢測經(jīng)液氮凍存不同時間大鼠帶瓣血管的大體標本、管壁結構和細胞代謝情況及其組織中IGF-Ⅰ的分布和含量,研究帶瓣管道的活性與IGF-Ⅰ之間的關系,提供一種評價帶瓣管道活性的新思路。 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限,體重150至250g,隨機分為3組:空白對照組20只(A組),液氮凍存標本1個月20只(B組),液氮凍存標本3個月20只(C組)。采用腹腔內注射濃度為10%的水合氯醛麻醉,消毒并用無菌操作直接開胸取帶瓣主動脈。將3組帶瓣血管植入含有頭孢西丁鈉、林可霉素、兩性霉素B、多粘菌素及萬古霉素的M199培養(yǎng)基中37℃水浴6h。A組置入含含10%胎牛血清的M199培養(yǎng)基中孵育24h,計算檢測其糖代謝率,B、C組經(jīng)滅菌后置入含有10%胎牛血清和10%二甲基亞楓的M199培養(yǎng)基的凍存管中密封,經(jīng)控制性階段降溫后分別置于-196℃液氮中凍存1個月、3個月。B、C組凍存結束后取出,放置于37℃水浴箱中快速升溫后亦檢測糖代謝率。3組標本經(jīng)福爾馬林固定后,石蠟包埋、切片,行HE染色和二步法免疫組化試劑盒染色,分別觀察、統(tǒng)計各組標本的組織結構和細胞IGF-Ⅰ陽性染色。 結果:1、大體標本外觀及形態(tài):肉眼見3組帶瓣大動脈均無潰爛、衰敗及鈣化灶,B、C兩組帶瓣主動脈的大體外觀、形態(tài)無明顯差異,而顏色較A組略微灰白。 2、葡萄糖代謝率:A組為3.812±0.4768mmol/L·24h,B組3.826±0.3495mmol/L.24hC組3.655±0.3736mmol/L.24h,3組數(shù)據(jù)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組織結構:顯微鏡下觀察A組標本病理切片可見管腔內被覆平整的單層扁平內皮細胞,胞核清晰,管壁中層有多層完整平滑肌細胞,胞外基質排列整齊,另見少許成纖維細胞。B組可見管腔一側內皮細胞排列較為緊密、平整,中層血管平滑肌細胞輪廓清晰,排列整齊。C組可見管腔面內皮細胞輪廓清晰,無明顯脫落,中層血管平滑肌細胞完整,較A組稍顯疏松,未見排列紊亂及斷裂現(xiàn)象。 4、免疫組化染色:3組標本均觀察到較強陽性染色,可于細胞胞質中觀察到深淺不等的棕黃色著色!申栃匀旧毎嗉蟹植加诠鼙谥袑拥钠交〖毎筒糠殖衫w維細胞,內皮細胞亦可見染色。陽性率分別為:A組35%,B組30%,C組30%,3組數(shù)據(jù)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1、本實驗采用目前主流的帶瓣管道制備和保存方法可以在短時期內較好的保留組織和細胞的活性。 2、IGF-Ⅰ在帶瓣主動脈中的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及成纖維細胞均有一定比例的陽性染色,提示其在為保留帶瓣管道活性所發(fā)揮的作用方面有明確的細胞學證據(jù)。 3、由本實驗的結果及IGF-Ⅰ的生物學作用,推測該分子可以作為評估帶瓣管道活性的新指標,也為更為長久的保存帶瓣管道活性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關鍵詞】:帶瓣管道 血管活性 IGF-I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18.52
【目錄】:
- 主要英文縮寫4-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
- 材料和方法10-17
- 結果17-20
- 討論20-33
- 結論33-34
- 參考文獻34-43
- 綜述43-67
- 參考文獻55-67
- 致謝67-68
- 研究生階段發(fā)表論文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子榮,楊冬華,覃漢榮,徐重,邱慶林;IGF-I、IGF-II及其受體在肝癌和癌旁肝組織中的表達[J];癌癥;2000年02期
2 徐志云,張寶仁;組織工程心臟瓣膜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3 徐磊,黃慶恒,張鵬,任滬平,趙晏;液氮保存對人主動脈瓣組織細胞活力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8期
4 侯廣杰,韓濤,姚祖武;豬動脈瓣膜冷凍保存方法比較[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3年01期
5 余海彬,馮德廣,趙根尚,初佩俊,蔣素娟,郭龍輝,李紅衛(wèi),徐成陽;同種帶瓣大動脈滅菌實驗研究[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5年04期
6 董雷,景在平,曹貴松,黃晟;奧曲肽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內源性IGF-I的表達[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1年09期
7 薛炎,李伯君;同種瓣膜及帶瓣血管免疫原性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5年05期
8 黃偉;鄧亮生;高鐘鎬;王玉麗;宋影文;郭凱琪;陳曉旋;馮來武;;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基因P1啟動子區(qū)域CA微衛(wèi)星多態(tài)性對啟動子活性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年09期
9 孫宗全,董念國,付平,杜心靈,蔣雄剛,藍鴻鈞;同種帶瓣管道在復雜先心病外科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1999年06期
10 薛亞梅;李坤;呂杰強;;IGF-1對細胞凋亡的抑制調控[J];生命科學;2007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汪澎;蛋白激酶B(Akt)促進氧誘導的鼠視網(wǎng)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2 徐楠;納米載體攜載兩性霉素B治療隱球菌性腦膜炎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李秋澤;人細胞外基質包被豬去細胞瓣膜支架組織工程心臟瓣膜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麗琴;人IGF-1對HIBD新生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王勛華;同種帶瓣大動脈活性影響因素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3 肖敏;活性同種帶瓣主動脈補片重建F4右室流出道遠期效果分析[D];青島大學;2003年
4 紀志嫻;深低溫保存對大月齡胎兒帶瓣血管細胞活性的影響[D];青島大學;2005年
5 陳斌;三七總皂甙對骨髓基質細胞成骨分化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汕頭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12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101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