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皮膚淋巴上皮瘤樣癌的組織病理特征
本文關鍵詞:頭頸部皮膚淋巴上皮瘤樣癌的組織病理特征
【摘要】:報告1例頭頸部皮膚淋巴上皮瘤樣癌(LELCs);颊吲,84歲。左顳部一粉紅色丘疹樣皮損,表面破潰。皮損組織病理檢查示腫瘤細胞呈團巢狀分布,癌巢周圍見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免疫組化示腫瘤細胞廣譜細胞角蛋白(CKp)、上皮膜抗原(EMA)、CK5/6彌漫陽性(+++),細胞核抗原(Ki-67)約40%陽性,白細胞共同抗原(LCA)、CK7、CK20、CD68、HMB-45、S-100蛋白及EB病毒陰性。診斷:頭頸部皮膚淋巴上皮瘤樣癌。術后隨訪1年,患者未見復發(fā)。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病理科;
【關鍵詞】: 癌 皮膚淋巴上皮瘤樣 頭頸部 組織病理
【分類號】:R739.5
【正文快照】: [J Clin Dermatol,2015,44(8):499-501]皮膚淋巴上皮瘤樣癌(LELCs)是一種病因及來源不明,低度惡性的罕見皮膚腫瘤,皮損形態(tài)上與鼻咽部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瘤)相似,多發(fā)生于頭、頸部皮膚。臨床多表現(xiàn)為灰紅色結節(jié)或斑塊,好發(fā)于老年人,平均年齡70歲,無性別差異。Swanson等[1]于19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志紅;;喉癌對頸部皮膚的直接擴展[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92年01期
2 葛俊恒,周維安,趙瑞力,樊景山;頭頸部皮膚癌的手術治療(附116例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4年01期
3 敖亞洲;張國輝;;頸部皮膚轉移癌1例[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4 ;頭頸部皮膚癌Moh氏化學切除后延期修復[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91年06期
5 ;頭頸部皮膚鱗狀細胞癌的轉移[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97年01期
6 張開文;;頭頸部皮膚黑瘤治療中改良性頸廓清術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88年01期
7 陳良嗣;吳佩娜;張思毅;羅小寧;宋新漢;陳少華;蒙翠原;;應用菱形皮瓣修復頭頸部皮膚腫瘤切除術后缺損[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年08期
8 馬向濤,余力偉,付靜,王杉,杜如昱,崔志榮;直腸癌頭頸部皮膚轉移一例[J];中華外科雜志;2005年17期
9 李柱;項一寧;李偉人;王偉;鐘愉;;頭頸部皮膚上皮性腫瘤2例[J];廣東醫(yī)學;2012年02期
10 余關鍵;情緒黑洞——癌癥的危險因素[J];中老年保健;199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占想;張莉;;青年女性頸部皮膚轉移癌一例[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本文編號:9014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90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