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麻風患者麻風分枝桿菌分型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31 11:28
背景:麻風曾被認為是由麻風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單獨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外周神經,并導致不可逆性的神經功能損害和慢性畸殘。在2008年以來,墨西哥、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從麻風患者中檢測到了麻風的新型病原菌Mycobacterium lepromatosis.目的:應用基因分型技術檢測中國的麻風患者中是否存在Mycobacterium lepromatosis.方法:應用Taqman genotyping技術對中國85名麻風患者的16S rRNA基因的特異性片段進行擴增及測序,通過特異性序列的檢測對其病原菌進行分型研究。結果:72例樣本(84.7%)確認由M.Leprae感染,13例樣本PCR結果陰性,并未檢測到Mycobacterium lepromatosis相關基因的特異性片段.結論:在中國麻風患者中,未檢測到Mycobacterium lepromatosis,到目前為止,Mycobacterium leprae可能為感染中國麻風患者的唯一的病原菌。
【文章來源】:濟南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實驗試劑
2.3 實驗相關器材
2.4 分析軟件和電子數(shù)據(jù)庫查詢信息
2.5 實驗方法
第三章 實驗結果
3.1 病例資料
3.2 測序結果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發(fā)表文章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468050
【文章來源】:濟南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實驗試劑
2.3 實驗相關器材
2.4 分析軟件和電子數(shù)據(jù)庫查詢信息
2.5 實驗方法
第三章 實驗結果
3.1 病例資料
3.2 測序結果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發(fā)表文章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4680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34680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