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剝脫性激光嫩膚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17:14
目的探討激光非剝脫性嫩膚的作用機制。方法昆明小鼠分A、B、C三組,分別以1320nm激光照射小鼠背部左側(cè)皮膚1、2和3次,背部右側(cè)作自身對照,共4個療程。免疫組化法檢測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和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在受照射小鼠皮膚中的表達。體外培養(yǎng)人成纖維細胞,隨機分對照組及低、中、高三個照射能量組。用1320nm激光以15J/cm2、20J/cm2和24J/cm2能量照射,于0、24、48和72h ELISA法檢測上清液bFGF和TGF-β1的分泌水平。結(jié)果照射后bFGF和TGF-β1在組織中的表達增加,激光照射3次組與各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成纖維細胞計數(shù)增加(P<0.05);bFGF分泌的量,20J/cm2、24J/cm2能量組增加,24h達高峰,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TGF-β1分泌的量在照射的各能量組均下降,24h達峰底(P<0.01)。結(jié)論①激光對成纖維細胞的直接作用是促進bFGF分泌,抑制TGF-β1分泌;而對組織的綜合作用是兩者分泌均增加;②非剝脫性激光通過光或熱的作用直接刺激成...
【文章來源】: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7,(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595nm脈沖染料激光非損傷嫩膚治療對皮膚羥脯氨酸含量的影響[J]. 黨永巖,任秋實,楊青,李萬榮,劉毓秀. 激光生物學報. 2004(05)
本文編號:3297557
【文章來源】: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07,(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595nm脈沖染料激光非損傷嫩膚治療對皮膚羥脯氨酸含量的影響[J]. 黨永巖,任秋實,楊青,李萬榮,劉毓秀. 激光生物學報. 2004(05)
本文編號:32975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32975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