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濕疣復發(fā)相關危險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1 09:06
本文關鍵詞:尖銳濕疣復發(fā)相關危險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研究尖銳濕疣的復發(fā)情況,分析尖銳濕疣復發(fā)存在的高危因素。 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皮膚科門診72例尖銳濕疣患者的資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如性別、年齡、婚姻情況及教育程度,個人行為如吸煙、嗜酒、性伴數(shù)量、傳染源、安全套使用情況及合并其他性病或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皮損發(fā)生部位、數(shù)量及皮損組織的HPV-DNA分型及T細胞亞群、復發(fā)情況,采用卡方檢驗、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對復發(fā)性尖銳濕疣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64例患者符合本次研究,8例患者因不同原因無法參與本次研究,顯示皮損的部位(OR=20.864%,95%CI:1.589-273.912)、性伴數(shù)量(OR=1.572%,95%CI:0.716-3.448)、HPV-DNA分型(OR=4.128%,95%CI:0.609-27.975)、T細胞亞群(OR=83.232%,95%CI:5.399-1283.13)是尖銳濕疣復發(fā)的危險因素,而安全套使用是尖銳濕疣的保護因素。 結論:尖銳濕疣的復發(fā)與多種因素有關,,加強患者和性伴健康教育,采用個體化、綜合性治療手段是減少復發(fā)的關鍵。
【關鍵詞】:尖銳濕疣 高危因素 治療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52.53
【目錄】:
- 英文縮略詞表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0
- 臨床資料與方法10-13
- 結果13-15
- 討論15-21
- 參考文獻21-24
- 致謝24-25
- 綜述25-31
- 參考文獻30-3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張潔 ,任慕蘭;HPV與女性生殖道尖銳濕疣和宮頸病變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計劃生育分冊);2005年06期
2 劉澤虎,劉貞富;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機制[J];國外醫(y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3年01期
3 車雅敏,王家璧,劉躍華,左亞剛,方凱;尖銳濕疣患者外周血及皮損T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5年01期
4 韓凱;曾抗;;尖銳濕疣的細胞免疫研究進展[J];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2011年04期
5 季金峰;吳齊;曾顯奎;;81例尖銳濕疣伴包皮過長治療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年02期
6 趙會;;尖銳濕疣復發(fā)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3年01期
7 趙敏;張萬宏;董漢生;蔡娟麗;陳雷;李剛;劉道忠;石萍;周旺;;尖銳濕疣復發(fā)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年04期
8 應作霖;黨宏;李曉杰;徐曉寅;程斌;王豐;;尖銳濕疣局部皮損內的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和白介素12水平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21期
本文關鍵詞:尖銳濕疣復發(fā)相關危險因素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03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803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