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致病金葡菌的剝脫毒素基因型及耐藥研究
發(fā)布時(shí)間:2020-05-09 06:20
【摘要】: 背景: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產(chǎn)生的表皮剝脫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所引起的以皮膚淺表水皰形成為特征的皮膚疾病。該病好發(fā)于新生兒及嬰幼兒,其發(fā)病率近年來有明顯上升。本病即使在正確使用抗生素治療后,嬰幼兒仍有3%死亡率,成人高達(dá)50%,其中具有潛在疾病的成人患者死亡率幾乎為100%。ET為一種外毒素,包括A、B、C、D四種血清型,目前的研究已證實(shí)ETA和ETB與人類SSSS的發(fā)病相關(guān)。流行病學(xué)資料顯示不同的ET血清型存在顯著的地域分布差異。在美國、歐洲和非洲,ETA是導(dǎo)致SSSS的主要毒素類型,而在日本則以ETB菌株致病為主。ETD基因陽性的菌株可能與皮膚深部感染如癤,皮膚膿腫和指腹感染等有關(guān)。此外,根據(jù)歐美和日本報(bào)道,SSSS致病金葡菌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國內(nèi)目前尚無相關(guān)研究資料。 目的:了解本地區(qū)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致病金葡菌株分泌表皮剝脫毒素的主要類型,并與尋常型膿皰瘡及皮膚膿腫比較。了解SSSS金葡菌株對20種常見抗生素的耐藥情況及MRSA的比例,為臨床用藥提供指導(dǎo)。 方法:108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分別分離自SSSS(36例),尋常型膿皰瘡(36例)及皮膚膿腫(36例)。應(yīng)用多重PCR法測定致病金葡菌株產(chǎn)ETA、ETB、ETD基因型;Kirby-Bauer紙片法檢測其對20種抗生素的敏感性。 結(jié)果: 1. 36株來源于SSSS的金葡菌100% (36/36)為產(chǎn)ET菌株,其中單產(chǎn)ETA 2株(6%),ETB 7株(19%),兼產(chǎn)ETA和ETB 27株(75%)。來源于尋常型膿皰瘡的36株金葡菌78% (28/36)為產(chǎn)ET菌株,單產(chǎn)ETA 5株(14%),兼產(chǎn)ETA和ETB 23株(64%),未發(fā)現(xiàn)單產(chǎn)ETB金葡菌。而分離自皮膚膿腫的36株金葡菌僅3%(1/36)產(chǎn)ET,為兼產(chǎn)ETA和ETB菌株。108株金葡菌均未檢測到ETD產(chǎn)生。三組金葡菌產(chǎn)ET毒素的型別分布存在差異(x2=89.4,P0.01);且產(chǎn)ET毒素的比例在三組金葡菌之間也存在差異(x2=80.0,P0.01),SSSS組金葡菌產(chǎn)ET毒素的比例高于膿皰瘡組(x2=9.0,P0.01)和皮膚膿腫組(x2=68.1,P0.01);而膿皰瘡組產(chǎn)ET毒素的比例高于皮膚膿腫組(x2=42.1,P0.01)。 2. SSSS,尋常型膿皰瘡及皮膚膿腫三組致病金葡菌對青霉素的耐藥率分別達(dá)到100%、97%、92%;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分別達(dá)100%、97%、97%;對紅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89%、89%、78%;對克拉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89%、92%、75%;對克林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78%、75%、36%。而108株金葡菌對頭孢一代、二代和三代抗生素均敏感。膿腫組發(fā)現(xiàn)2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株(MRSA)。 結(jié)論: 1.本地區(qū)SSSS及尋常型膿皰瘡患兒的致病金葡菌主要為產(chǎn)ET菌株,并以兼產(chǎn)ETA和ETB菌株為主。金葡菌的ET類型和臨床表現(xiàn)型之間存在一定關(guān)系。 2.本組108株分離自SSSS、尋常型膿皰瘡、皮膚膿腫的致病金葡菌對青霉素、氨芐西林、大環(huán)內(nèi)酯類及克林霉素高度耐藥,但對頭孢類等抗生素均敏感。 3.本地區(qū)SSSS、尋常型膿皰瘡及皮膚膿腫的致病金葡菌中MRSA比例極低。
【圖文】:
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血液瓊脂平皿上生長的菌落Picture1-3Staphylococcusaureusstrainsonbloodagarplate
SSSS組金葡菌ET基因的表達(dá)Fig1-4:ETgenesexpressionofSAfromSSSS
【學(xué)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753.1
本文編號:2655723
【圖文】:
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血液瓊脂平皿上生長的菌落Picture1-3Staphylococcusaureusstrainsonbloodagarplate
SSSS組金葡菌ET基因的表達(dá)Fig1-4:ETgenesexpressionofSAfromSSSS
【學(xué)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753.1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云鳳;閆國華;;75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分析[J];北京醫(yī)學(xué);2006年04期
2 李姝,鄧列華;膿皰瘡研究新進(jìn)展[J];國外醫(yī)學(xué).皮膚性病學(xué)分冊;2004年04期
3 姚錦繡;聶振榮;何鳳蘭;林麗蘭;;175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藥敏結(jié)果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xué);2006年02期
4 菅井基行;林紫雯;;大泡性膿皰病與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J];日本醫(yī)學(xué)介紹;2006年04期
5 張霞;馬琳;沈敘莊;楊永弘;張桂榮;王詠紅;;6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表皮剝脫毒素A、B情況及與疾病的相關(guān)性研究[J];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6年06期
6 曾軍榮;157株葡萄球菌的耐藥性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05年03期
7 趙國慶;李薇;冉玉平;何曉丹;李發(fā)增;;臨床結(jié)合皰頂表皮病理鑒別診斷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年07期
8 馬琳;金葡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J];中國實(shí)用兒科雜志;2001年11期
9 毛淑炯;華春珍;李珊;;紙片擴(kuò)散法和E-test法檢測金黃色葡萄球菌藥敏結(jié)果比較[J];浙江預(yù)防醫(yī)學(xué);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2655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6557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