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股藍總皂苷對光老化人皮膚成纖維細胞Caspase-3信號通路的影響
【作者單位】: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基金】: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1102150)
【分類號】:R758.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黃梅;王學軍;楊凱;;中藥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體外評價方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薛書霞;張景華;李景武;張志勇;;P53、Caspase-3和凋亡調節(jié)蛋白FasL在乳腺癌的表達及其意義[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李楠;谷繼卜;曲桂霞;;絞股藍水煎劑對老齡小鼠SOD和LPO的抗衰老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2年04期
4 李杰;楊舟;詹t$t$;;絞股藍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2年10期
5 李里;宮亮;吳玉斌;;增殖細胞核抗原和caspase-3在單側輸尿管梗阻大鼠模型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年30期
6 蘇齊鑒;梁飛立;李益忠;鄧鑫;鄧梅花;張亞萍;劉振威;;絞股藍總甙片聯(lián)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療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后血脂異常的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年33期
7 蔣令修;王金蘭;婁季宇;李建章;宋晶晶;;硫酸鎂對實驗性腦出血大鼠細胞凋亡及Caspase-3表達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2年02期
8 陶冶;張小卿;馬賢德;吳景東;;絞股藍總皂苷含藥血清對光老化HaCaT細胞NF-κB通路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蓉;鄒懷波;池小雷;;薄荷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31期
2 田影;何克江;朱靖博;;丹酚酸B的體外抗氧化活性[J];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3 朱靖博;韓少華;王妍妍;王宏艷;;氮藍四唑光照法評價丹參水溶性成分清除超氧陰離子(O_2~-·)活性[J];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4 朱道玉;;板藍根多糖對中華鱉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響[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9年08期
5 陳莉;肖永成;林晶;;刺山柑果實醇提取物的體外抗氧化活性[J];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6 欒增強;曹文富;;抗氧化延緩衰老中藥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1年05期
7 王新風;楊芳;戈群妹;陳珊珊;;凬草多糖含量測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廣西植物;2009年03期
8 黃素梅;韋紹龍;韋弟;郭暢;龍盛風;陳少珍;;幾種香蕉廢棄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J];北方園藝;2012年15期
9 賈杰;周瑛;韋中奎;;中藥治療心血管疾病研究概況[J];北方藥學;2014年02期
10 藍建京;;絲素蛋白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性研究[J];廣東化工;2013年2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黎;玉米幼芽提取物對皮膚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2 呂春平;箭根草總黃酮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康杰芳;兩種金粟蘭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及相關生物活性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金奎;芪術藥對抗氧化協(xié)同機制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高元峰;丹酚酸B對大鼠心肌缺血損傷保護效應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徐燕;黃芪升麻藥對抗氧化活性及協(xié)同作用的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歐圣;復方中藥在艾維茵肉雞生產(chǎn)上應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5 欒增強;延衰合劑對衰老小鼠抗氧化及學習記憶能力影響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李博;芫花黃酮苷元的制備及其構效關系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趙丹;薄荷和留蘭香資源揮發(fā)油抗菌活性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齊晉楠;人參、西洋參和高麗參水提物成分比較及體外抗氧化活性分析[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柳艷;丹酚酸抗氧化活性標識及對組織損傷保護作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7年
10 徐佳佳;紅樹植物桐花樹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連玉樹;;絞股藍藥理與應用[J];福建中醫(yī)藥;1989年04期
2 王向昱;張建新;李利義;金洲祥;;大腸癌K-ras、p53基因突變分析及其與肝轉移的關系[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0年01期
3 王樹桂,潘瑩;復方絞股藍膠囊對高脂血癥小鼠血脂的影響[J];廣西中醫(yī)藥;2005年03期
4 鄧世林,李新鳳,陳本美,,鄧富良,周曉娟;絞股藍中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化學元素的分析[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4年06期
5 馬麗萍,趙培榮,張惠芳,婁振嶺;絞股藍不同部位多糖含量的測定[J];河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6 王福云;高守泉;彭淑珍;夏麗江;;絞股蘭的初步藥理研究[J];湖南中醫(yī)雜志;1988年06期
7 包旭;肖md;;葫蘆科植物絞股藍成分與藥理研究進展[J];華西藥學雜志;1991年01期
8 眭文妍;陳春燕;羅招陽;李維;;PARP-1和Caspase-3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2期
9 王復新;劉永剛;黃作義;;大鼠腦出血周邊組織TNF-α、ICAM-1的表達及NAC對其變化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6年06期
10 徐翠鳳,羅嘉梁,王碧蘭,郁青,沈兆邦;絞股藍化學成分分析[J];林產(chǎn)化工通訊;199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吳景東;絞股藍抗皮膚光老化的實驗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魯華;絞股藍皂苷含藥血清對谷氨酸氧化性神經(jīng)損傷的保護作用[D];山東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朝暉,王敏,秦詠梅;細胞凋亡與皮膚創(chuàng)傷愈合及病理性瘢痕形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4年06期
2 烏日勒,烏日娜;Survivin與皮膚惡性腫瘤[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3 龔顯峰,王敏偉,池島喬;辣椒素誘導人黑色素瘤A375-S2細胞凋亡的研究[J];中華腫瘤雜志;2005年07期
4 王巖;角質形成細胞與細胞因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4年01期
5 夏云,陳興平;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及其受體在尖銳濕疣中的研究進展[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5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羅顯雁;許愛娥;關翠萍;尉曉冬;鄭俊惠;胡晶晶;;穩(wěn)定期白癜風表皮角質形成細胞凋亡的檢測及對移植療效的影響[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鄭薇;陳勇軍;李穎倩;鐘潔瑩;紀建國;沈萍萍;;亞甲基藍聯(lián)合光動力療法治療黑色素瘤的機理研究[A];合理用藥及新藥評價專題研討會日程安排與論文摘要[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淼;FAS凋亡通路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白癜風相關性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2 陳鈮;黑色素瘤基因表達譜和Caspase家族、IAP家族、Bcl-2家族及Cytokeratin家族分子改變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周昕欣;加味四君子湯治療惡性黑色素細胞瘤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4 陳旭;紫外線致皮膚成纖維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中的自噬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5 徐浩翔;中波紫外線誘導皮膚成纖維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張躍;P53介導的ROS及線粒體通路在Azurin及其聯(lián)合化療藥物誘導骨肉瘤細胞凋亡的機制探討[D];浙江大學;2013年
7 陳嶸yN;pcDNA3.1-IGFBP7抑制鼠惡性黑素瘤生長的基因治療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陶s
本文編號:2544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54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