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楊酸封包治療甲真菌病的療效觀察
本文選題:甲真菌病 + 封包 ; 參考:《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年11期
【摘要】:正甲真菌病是由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組織引起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現統(tǒng)計本院門診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間采用水楊酸封包治療甲真菌病的病例進行臨床資料分析,評價其療效及影響因素。1資料與方法1.1入選標準有典型的甲真菌病的臨床表現,甲屑直接鏡檢菌絲和/或孢子陽性;1個月內未曾外用抗真菌藥物、6個月內未曾系統(tǒng)應用抗真菌藥物;愿意接受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封
[Abstract]:Normal onychomycos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aused by fungal invasion of deck or subnail tissue.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onychomycosis treated with salicylic acid in our outpatient clinic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its curative effec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1 data and method 1.1 inclusion criteria have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onychomycosis. The mycelium and / or spores were positive by direc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no antifungal drugs were used externally in 1 month, and antifungal drugs were not systematically used in 6 months; they were willing to receive treatment and sign informed consent. Seal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附屬醫(yī)院皮膚科;
【分類號】:R75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愛明;郭寧如;吳紹熙;;甲真菌病臨床評分指數計算公式的推導和計算尺的研制[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6年07期
2 周宗立;張建平;汪小敏;胡佳圓;邵祺;韓慶東;;1%聯苯芐唑乳膏封包治療甲真菌病49例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武軍;;1%聯苯卞唑軟膏聯合皮膚康洗液治療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年3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愛明,郭寧如,吳紹熙;甲真菌病臨床評分指數介紹[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偉擎;黃健誼;;口服氟康唑治療甲真菌病[J];內蒙古中醫(yī)藥;2008年16期
2 王家俊;;對甲真菌病治療方案選擇的建議[J];皮膚病與性病;2009年01期
3 李月嬌;;甲真菌病584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9年24期
4 徐春興;氟康唑治療31例甲真菌病療效觀察[J];皮膚病與性病;1999年03期
5 李英姬;;甲真菌病應用伊曲康唑間歇沖擊療法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34期
6 牛云彤;沈繼春;盧濤;林春玲;徐海環(huán);劉潔;;正常人甲真菌病與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比較[J];中國真菌學雜志;2013年05期
7 薄建華;;淺談甲真菌病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年16期
8 劉彤,張小蓮,趙恩兵,張志靈,武萌,穆欣,馬勇;伊曲康唑間歇沖擊療法治療甲真菌病對甲生長速度的影響[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0年03期
9 任忠芬,陳瑞娥,戴文麗;242例甲真菌病觀察報告[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0年02期
10 Pié rard GE,王端禮;從概念到實踐治療甲真菌病是合理的[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虞瑞堯;趙華;李恒進;漆軍;馮崢;樊建峰;;5%阿莫羅芬甲漆劑治療甲真菌病療效觀察[A];2001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2 黃欣;施偉民;貝毅樺;溫海;梁廣智;班超;王偉平;李永銳;劉丁;郭文麗;;洛陽地區(qū)1999年和2006年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質量調查的比較研究[A];2007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醫(yī)學真菌學術會議暨醫(yī)學真菌實驗室研究技術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3 蔡蕊;李福秋;莊園;姜輝;;影響甲真菌病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因素的分析[A];2008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王冰;李福秋;;2011年吉林省甲真菌病流行病學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5 曾建中;楊鈺鑫;何文麗;卓音;陶剛;;伊曲康唑間歇沖擊療法治療甲真菌病臨床追蹤觀察[A];2009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耿瑛;;三種方法治療甲真菌病的療效觀察[A];玉溪市第三屆性病、皮膚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5年
7 李筱芳;陳輝;呂桂霞;沈永年;劉維達;田偉;王紅;;多重PCR快速診斷甲真菌病的臨床研究[A];2006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李筱芳;呂桂霞;陳輝;沈永年;劉維達;;多重PCR診斷甲真菌病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金海生;洪為松;劉繼峰;許愛娥;;147例老年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學及相關知識調查[A];2008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10 金海生;洪為松;劉繼峰;許愛娥;;147例老年人群甲真菌病流行病學及相關知識調查[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皮膚科教授 李福秋;甲真菌病治療失敗之 原因剖析與對策[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王雪敏;炎夏逼近:甲真菌抬頭 治療快準狠[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3 記者 朱國旺;足部真菌病低就醫(yī)率引專家關注[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4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皮膚性病科 王愛平;口服藥物治療甲真菌病的安全性[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5 記者衣曉峰 靳萬慶 通訊員莊磊;臨床研究證實甲真菌病病原菌種發(fā)生變遷[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6 衣曉峰 莊磊;甲真菌病病原菌正在不斷變遷[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7 劉偉;甲真菌病的抗真菌藥物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朱國旺;結合臨床 關注皮膚科發(fā)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歐柏生;灰指甲不全是真菌感染[N];健康報;2004年
10 李艷佳;甲病“元兇” 逐個“通緝”[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冰;2011年吉林省甲真菌病流行病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2 郝宏藝;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皮膚性病科門診甲真菌病的調查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馮姣;HLA-DRB等位基因與蘇皖籍漢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關性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王鳳華;甲真菌病原菌的分離培養(yǎng)及耐藥性實驗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5 閆軍;藥物口服治療甲真菌病的系統(tǒng)評價[D];山東大學;2006年
6 李昌吉;蘭州地區(qū)手足癬甲真菌病的病原學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7 于思思;長脈寬Nd:YAG1064nm激光治療手、足甲真菌病臨床療效觀察[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劉楠;天津地區(qū)甲真菌病致病菌的流行趨勢及病甲形態(tài)與致病菌的關系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楊崇艷;特比萘芬與伊曲康唑治療甲真菌病療效的Meta分析[D];暨南大學;2009年
10 孫曉巖;甲真菌病甲組織DNA提取方法及AP-PCR快速診斷的初步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190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819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