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誘發(fā)的皮膚黏膜反應20例臨床分析
本文選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 切入點:不良反應 出處:《臨床皮膚科雜志》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腫瘤靶向治療藥物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EGFRI)誘發(fā)皮膚黏膜反應的臨床特征及治療。方法:對20例應用EGFRI后發(fā)生皮膚黏膜反應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20例患者年齡48~78歲,痤瘡樣疹11例,脂溢性皮炎7例,毛發(fā)改變3例,口腔黏膜潰瘍2例,甲溝炎2例;11例痤瘡樣疹中9例累及面頸部,2例累及下肢;7例脂溢性皮炎均位于頭面部;皮疹嚴重程度分級輕度12例,中度7例,重度1例;輕度患者中9例自行緩解,3例通過局部治療好轉(zhuǎn),中度患者中6例通過局部治療好轉(zhuǎn),1例系統(tǒng)用藥后好轉(zhuǎn);1例重度患者中斷EGFRI治療后好轉(zhuǎn)。結(jié)論:EGFRI誘發(fā)的皮膚黏膜反應中,痤瘡樣疹占首位,其次為脂溢性皮炎,多數(shù)皮膚黏膜不良反應為輕、中度,經(jīng)對癥處理或停藥后自行緩解。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EGFRI) induced by tumor targeting thera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0 patients with skin and mucosal reaction after EGFRI were reviewed. Results 20 cases of 20 patients were 48 to 78 years old. 11 cases of acne like rash, 7 cases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 3 cases of hair change, 2 cases of oral mucosal ulcer, 2 cases of thyroiditis and 11 cases of acne like rash, 9 cases involving face and neck, 2 cases involving seborrheic dermatitis of lower extremity, 7 cases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 were all located on the head and face. The grade of severity of rash was mild in 12 cases, moderate in 7 cases, severe in 1 case, in which 9 cases of spontaneous remission were improved by local treatment. Among the moderate patients, 6 cases were improved by local therapy, 1 case was improved after systemic therapy and 1 case was improved after EGFRI treatment. Conclusion Acne rash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kin and mucosal reaction induced by EGFRI, followed by seborrheic dermatitis. Most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 were mild and moderate.
【作者單位】: 第二軍醫(yī)大學長海醫(yī)院皮膚科;
【分類號】:R758.2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紅巖;鄒超;崔慧娟;王巍;焦順昌;李峻嶺;;外用清熱利濕中藥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拮抗劑相關(guān)皮疹120例臨床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2013年04期
2 李道明;孫美娟;;中藥外洗方治療特羅凱所致藥物性皮疹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3 陳少山;;觀察中藥補益劑在介入療法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中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年0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紅巖;外用清熱利濕中藥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拮抗劑相關(guān)痤瘡樣皮疹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章津敏;EGFR-TKI相關(guān)性皮疹的中醫(yī)證型分析及與炎癥指標關(guān)系的初步探討[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王學謙;中醫(yī)藥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相關(guān)皮疹的隨機對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3 張心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拮抗劑相關(guān)皮膚不良反應的變化規(guī)律及中醫(yī)證型變化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4 董雪;維生素K乳劑對結(jié)直腸癌患者應用西妥昔單抗所致皮膚毒性反應的臨床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娜沙;李莉;包圖雅;江麗芬;;廣州地區(qū)女性陰部皮膚黏膜疾病532例臨床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年08期
2 李英女;楊寧江;;3種罕見的皮膚黏膜良性腫瘤[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7年20期
3 袁寶芳;徐旭娟;朱建偉;;造口皮膚黏膜分離患者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年08期
4 劉云峰;陳速;;放射治療皮膚防護劑防治皮膚黏膜放射性損傷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年10期
5 丁世娟;王淑紅;王巖;;造口皮膚黏膜分離患者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年14期
6 梁桂花;梁霞;黃夏蕾;;醫(y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在造口皮膚黏膜深部分離的應用效果[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10期
7 范淑紅,劉青梅;金葡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患兒皮膚黏膜的護理[J];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8 馬芳;高彩霞;;開蓋式傷口引流袋在造口壞死及周圍皮膚黏膜分離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年04期
9 梁建博;龔海英;劉雨絲;黎耀萍;;放射性皮膚黏膜炎的防護現(xiàn)狀[J];全科護理;2009年24期
10 夏愛梅;;1例Stevens-Johnson綜合征患兒皮膚黏膜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曉維;;防漏膏治療造口皮膚黏膜分離一例報告[A];中華護理學會第9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2 丁世娟;王淑紅;王巖;;造口皮膚黏膜分離患者的護理[A];吉林省護理學會外科學護理分會第十五次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袁寶芳;徐旭娟;朱建偉;;造口皮膚黏膜分離患者的護理[A];全國第5屆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shù)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程茹虹;李明;余紅;姚志榮;;遺傳性皮膚黏膜發(fā)育不良1例[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倪合一;秋冬季常見病的自我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2 杜念念;氨水中毒的急救護理[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12年
3 謝傅斌;老人怎樣發(fā)現(xiàn)癌癥苗頭[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8年
4 ;四種創(chuàng)傷的處置方法[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5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副院長 王笑民;五類出血提示患腫瘤[N];健康時報;2009年
6 魏河;消毒劑不宜用于洗澡[N];保健時報;2005年
7 羅玉菊;蕁麻疹傷身又傷“心”[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時瀚;HIV/AIDS患者皮膚黏膜疾病與免疫狀況的相關(guān)性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15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61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