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高血壓交互作用對缺血性卒中嚴重程度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糖尿病與高血壓交互作用對缺血性卒中嚴重程度的影響
【摘要】:目的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是卒中的強預測因子,然而兩者對卒中嚴重程度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仍不明確。文中通過流行病學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探討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交互作用對卒中嚴重程度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南京卒中注冊系統(tǒng)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于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886例。卒中嚴重程度評價采用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評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NIHSS10分為輕/中型卒中,而NIHSS≥10為重型卒中。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卒中嚴重程度的因素,糖尿病和高血壓交互作用分析采用相加尺度和相乘尺度。最后按患者年齡、性別分層分析糖尿病、高血壓的交互作用。結果重型卒中患者260例,占29.3%。多變量logistic回歸調整年齡、性別后,糖尿病(OR=1.707,95%CI:1.267~2.300)、高血壓(OR=1.603,95%CI:1.111~2.312)增加了重型卒中的危險性。糖尿病、高血壓之間存在協同的相加交互作用[相對超危險度比(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RERI)=1.001,95%CI:0.099~1.903],但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χ~2=1.700,P_(multiplicative)=0.192)。在男性患者中,糖尿病、高血壓相乘交互作用(P_(multiplicative)=0.015)和相加交互作用(RERI=1.82,95%CI:0.72~2.92)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糖尿病、高血壓可能存在交互作用使重型卒中風險顯著增加。改善血糖、血壓的控制可能會協同參與阻止卒中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金陵醫(yī)院(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神經內科;
【關鍵詞】: 糖尿病 高血壓 卒中嚴重程度 交互作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20108008)
【分類號】:R587.1;R544.1;R743.3
【正文快照】: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diabetes(OR=1.707,95%CI:1.267-2.300)and hypertension(OR=1.603,95%CI:1.111-2.312)were associated with severe stroke.Interac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on the additive scale for strokeseverity[the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基因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健康危險評定與預警》[J];工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2010年01期
2 Mc Elnay JC ,王仲山;藥物交互作用的部位與機制:體外、腸道內及代謝部位的交互作用[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1982年01期
3 高輝;胡良平;郭晉;;如何正確處理無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三因素或四因素設計定量資料[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08年05期
4 艾倫弘;汪模輝;李鑒倫;曾江萍;;鎘及鎘鋅交互作用的植物效應[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5年12期
5 姚志剛;鄂勇;王浩彥;;GSTM1基因多態(tài)性與吸煙因素交互作用影響肺癌發(fā)生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年02期
6 寧艷;賈崇奇;劉同濤;劉兆蘭;;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與年齡、吸煙的交互作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年02期
7 胡良平;郭晉;龔大勇;高輝;李長平;;如何正確認識具有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試驗設計——怎樣在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研究中正確運用統(tǒng)計學(七)[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9年01期
8 呂永生;錢吉生;韓建平;吳海磊;漆少廷;曲媛;李延平;;航空配餐微生物生長影響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9年04期
9 梁戈玉;浦躍樸;尹立紅;;基因多態(tài)性在肺癌發(fā)生中交互作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08期
10 龔瑩;梁軍;劉學奎;騰飛;王玉;;血γ谷氨酰轉肽酶與代謝危險因素交互作用對社區(qū)人群血壓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4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吳宏海;張秋云;盧平;曾麗璇;何廣平;;土壤和水體環(huán)境中礦物-腐殖質交互作用的研究進展[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礦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孫曉燕;李曉煦;侯杰泰;王寶玉;張瑤瑤;;用簡單斜率分析交互作用:優(yōu)勢與實際應用[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焦紅肖;時文濤;魏鳳江;蔡春友;Kai Wang;Struan Grant;Hakon Hakonarson;R.Arlen Price;李衛(wèi)東;;基于通路的肥胖癥全基因組交互作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王玉軍;王慎強;周東美;陳懷滿;;兩種土壤中鄰苯二胺和銅交互作用的比較研究[A];第七次“土壤與環(huán)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1年
5 焦紅肖;Kai Wang;Struan Grant;Hakon Hakonarson;R Arlen Price;李衛(wèi)東;;脂聯素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及基于通路的交互作用研究[A];第十二次全國醫(y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6 徐秋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交互作用[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劉國建;;“網絡社會”的特性及其哲學思考[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田駱冰;9p21上位點多態(tài)性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關聯研究及其與相關因素的交互作用探討[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岑晗;NF-κB信號通路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及其交互作用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關聯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王瀾;基于廣義相關性的多Agent交互作用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爽;全基因組基因—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兩階段多重檢驗調整方法[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周美玲;漢字刺激質量和頻率在N400上的交互作用:串聯加工的證據[D];西南大學;2015年
3 趙明旭;維生素D、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D];鄭州大學;2015年
4 吳建鋒;APOBEC-3A/B多態(tài)性與乙肝病毒變異在乙肝病毒相關肝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交互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古羽舟;廣州市大氣PM_(10)、NO_2和O_3污染對人群死亡風險的交互作用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6 石純生;兩個雙等位基因位點之間的交互作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趙迪;小麥鎘砷交互作用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8 單曉晨;2~m(2~l)~1設計包含純凈的兩因子交互作用成分的條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9 代杏子;Bronfenbrenner生態(tài)系統(tǒng)學說及演化:交互作用發(fā)展觀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郝麗榮;北京市居民職住分離影響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6306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63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