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瘦素、25羥維生素D水平與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關系的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eptin 25 hydroxyvitamin D [25 (OH) D] and (LLPAD) in patients with T2DM. Methods 220 patients with T2DM were divided into LLPAD group (100 cases) and non-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Non-LLPAD) group (12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lower extremit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80 healthy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NC)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collected and serum leptin and 25 (OH) D level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serum level of 25 (OH) D in LLPAD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LLPAD group [(23 鹵13) vs (42 鹵24) nmol / L P 0.05] the leptin level in LLPA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LLPAD group [(7.24 鹵0.46) vs (5.66 鹵0.84) PG / ml P 0.0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ptin and 25 (OH) D (P0.01). The age of SBP- HbA-1 and leptin 25 (OH) D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lesions. Conclusion High leptin level, low 25 (OH) D level, old age, high HbA_1 c, high SBP and high LDL-C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LLPAD in T2DM patients.
【作者單位】: 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華北理工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分類號】:R58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雌友;姚偉峰;王智;陸時運;吳衛(wèi)國;陳一丁;;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缺血性下肢血管病變臨床研究[J];山東醫(yī)藥;2008年38期
2 張貴麗;張鐸;;三維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病變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01期
3 劉劍;倪英群;方朝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血脂異常的臨床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9年09期
4 唐麗麗;江艷;李紅;徐玉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5 許金秀;李佳芮;張金成;張玲;趙永才;;血尿酸與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的關系[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年12期
6 楊生;;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與晚期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及脂聯(lián)素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年15期
7 焦雪琴;申雅君;姚建宇;王紅梅;趙惠豐;馮波;;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19期
8 陳曉云;楊庚明;;絡泰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118例[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年05期
9 王亮;竇京濤;敖國昆;張妍;申晶;呂波;菅小紅;常小燕;;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變血管介入治療觀察[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10期
10 田文真;馬風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相關因素的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喬華;代全明;劉麗紅;姚宏輝;皮德鳳;蘭正福;于海容;;超聲評價168例下肢血管病變的臨床價值[A];第九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朱斌;朱家源;唐冰;畢良寬;薛春利;;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危險因素分析[A];第八屆全國燒傷外科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譚擎纓;李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高敏C-反應蛋白與下肢血管病變關系[A];2008年浙江省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劉紅霞;董硯虎;張磊;;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郭華珍;惲曉平;孟申;李煒垣;;紅外熱像對糖尿病并發(fā)下肢血管病變的早期診斷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聶圓圓;謝云;;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A];2008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內分泌代謝科醫(yī)師分會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郝賀;胡鳳楠;;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與下肢血管病變的相關性[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8 付阿丹;毛志錦;;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護理[A];全國第五屆糖尿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9 鄔月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變的相關因素分析[A];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第十次全國糖尿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成志鋒;汪嘵霞;閻爽;房澤慧;郎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藥物治療[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周圍血管病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記者 白毅;高血尿酸女性糖尿病患者易發(fā)下肢血管病變[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2 特約記者 杜恩;腳趾發(fā)黑險截大腿[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3 華東醫(yī)院醫(yī)師 嵇鳴邋李黎;警惕“下肢血管病變”[N];文匯報;2008年
4 健康時報記者 趙紹華;糖尿病足別走鵝卵石[N];健康時報;2006年
5 海空;糖尿病人冬季洗腳水要溫[N];保健時報;2006年
6 第二軍醫(yī)大學長征醫(yī)院內分泌科教授 博士生導師 劉志民;用良好心態(tài)正確面對糖尿病[N];家庭醫(yī)生報;2004年
7 記者 朱國旺;糖尿病足的治療要以“血管”為本[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8 盛宏光;糖尿病患者的并發(fā)癥——糖尿病足[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廣瑞;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汕頭大學;2010年
2 王雪鷹;2型糖尿病餐后血脂與下肢血管病變相關性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胡紅蕾;肥胖與非肥胖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4 馮秀蓮;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探討[D];山東大學;2011年
5 禹遠遠;血管內皮功能與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劉穎慧;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D];浙江大學;2003年
7 趙麗娟;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小板α-顆粒膜蛋白140與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相關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羅莎;經(jīng)皮氧分壓與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9 何云光;86例糖尿病足臨床特點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趙允;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介入治療進展[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473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nfm/214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