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泌尿論文 >

轉酮醇酶樣蛋白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0-07-16 00:16
【摘要】:目的: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患者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并且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在美國為男性患者發(fā)病率第一位的腫瘤~([1]),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治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包括直腸指檢(DRE)、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前列腺MR等~([2]),使前列腺癌的診斷率大幅度提升。然而,前列腺癌的漏診率仍很高,我們需要發(fā)現(xiàn)特異性及敏感性更高的指標,來協(xié)助前列腺癌的診斷,并對其惡性程度進行評估。大量文獻證明,研究轉酮醇酶樣蛋白1(TKTL1)在包括尿路上皮癌在內的大量癌組織中異常表達。本文通過免疫組化的方法研究TKTL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并結合臨床資料分析TKTL1與前列腺癌預后的關系。方法: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法(SP法)檢測TKTL1在前列腺癌組織及正常組織中的表達,用卡方檢驗分析各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對前列腺癌治療后預后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行Log-rank檢驗。結果:1.TKTL1在前列腺增生組織中的陽性率為22.7%(5/22),在前列腺癌組織中的陽性率為55%(55/100),TKTL1在前列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組織(P=0.006)。2.在前列腺癌組織中,TKTL1的陽性率在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中為64.9%(37/57),在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中為41.9%(18/43),TKTL1在有淋巴結轉移中的表達明顯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織(P=0.022)。3.在前列腺癌組織中,TKTL1的陽性率在有骨轉移的患者中為68.9%(31/45),在無骨轉移的患者中為49.1%(27/55),TKTL1在有骨轉移患者中的表達明顯高于無骨轉移患者(P=0.046)。4.在前列腺癌組織中,TKTL1的陽性率在年齡大于70歲的患者中為65.1%(28/43),在年齡小于等于70歲的患者中為52.6%(30/57),TKTL1在年齡70歲與≤70歲患者中無明顯差異(P=0.21)。5.在前列腺癌組織中,TKTL1的陽性率在低、中危患者中為46.5%(20/43),在高;颊咧袨66.7%(38/57),TKTL1在高;颊呓M織中的表達明顯高于低、中危組(P=0.043)。6.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后的患者中,TKTL1陽性患者生化復發(fā)(BCR)時間為(41.1±3.9),TKTL1陰性患者生化復發(fā)時間為(53.6±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4)。7.在前列腺癌行內分泌治療的患者中,TKTL1陽性患者發(fā)生去勢抵抗的時間為(18.0±2.9)個月,TKTL1陰性患者發(fā)生去勢抵抗的時間為(32.2±5.4)個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結論:TKTL1在前列腺癌組織中高表達,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組織。前列腺癌患者中TKTL1的表達與患者的淋巴結轉移、骨轉移、危險度分級有關,與患者年齡無關。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后的患者中,TKTL1的表達與術后生化復發(fā)有關。在前列腺癌行內分泌治療的患者中,TKTL1的表達與去勢抵抗有關。TKTL1對前列腺癌診斷、治療及判斷預后有一定的意義,可能成為診斷及判斷前列腺癌預后的生物標記。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37.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吉續(xù);王強;;轉酮醇酶樣基因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其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年15期

2 趙靜;鐘春玖;;轉酮醇酶的研究進展(英文)[J];Neuroscience Bulletin;2009年02期

3 張德太;左曙蓉;楊文;石伍和;涂啟明;梁濤;張科;;siRNA沉默轉酮醇酶樣基因1下調人宮頸癌細胞HIF-1α表達及糖酵解關鍵酶活性[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4年01期

4 張德太;左曙榮;楊文;張科;宋斌;涂啟明;;siRNA沉默轉酮醇酶樣蛋白1基因對人肝癌HepG2細胞生長微環(huán)境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2年08期

5 簡美誠;徐嘉溪;張杰;石漢平;繆明永;;轉酮醇酶樣蛋白-1與惡性腫瘤關系研究進展[J];腫瘤代謝與營養(yǎng)電子雜志;2018年03期

6 王春暉;翟科;李勇;張琦;;轉酮醇酶1在胃癌及胃癌前病變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7年08期

7 賈巍;;膠質瘤中原癌基因轉酮醇酶1和組織蛋白酶D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年17期

8 高衛(wèi);李曉天;任達;董存濤;陳來;霍靜倩;張金林;;基于轉酮醇酶為靶標的除草活性分子篩選及其除草活性評價[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9年04期

9 徐容容;葉雯;凌云;徐旭東;;轉酮醇酶基因插入失活菌株的構建及D-核糖發(fā)酵條件的研究[J];藥物生物技術;2007年06期

10 米麗娟,孫文敬,謝紅,趙峰梅,楊慶文;枯草芽孢桿菌轉酮醇酶變異株C1-B941菌種特性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學;200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趙斌;霍靜倩;張哲;時佳妹;張金林;董金皋;;以植物轉酮醇酶為靶標的除草活性物質篩選及其生物活性測定[A];病蟲害綠色防控與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2 孫俊勇;郭偉;袁泉;趙輔昆;張陳平;張志愿;邱蔚六;;頭頸部腺樣囊性癌肺轉移相關蛋白質的篩選鑒定[A];第三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教育論文集[C];2004年

3 劉繼鵬;奚金寶;王喜生;閻志;;評價硫胺素營養(yǎng)狀況的酶功能試驗 Ⅰ、紅細胞中-轉酮醇酶活性(E-TKA)測定方法的簡化[A];中國生理科學會第三屆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營養(yǎng)學會成立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彥坤;轉酮醇酶樣蛋白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青島大學;2019年

2 王敬東;Escherichia coli K12 tktA基因的克隆及其在Zymomonas mobilis CP4中的表達[D];天津大學;2005年

3 王蒙;轉酮醇酶基因在植物感應AHLs中的功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張耀剛;細粒棘球絳蟲原頭節(jié)和囊壁抗原篩選與烯醇酶和轉酮醇酶生物信息學分析[D];青海大學;2017年

5 郭建武;TKTL1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關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6 趙艷玲;轉酮醇酶活性下降及磷酸戊糖途徑功能障礙參與硫胺素缺乏腦區(qū)選擇性損傷的病理機制[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5721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75721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228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