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ASP在腎癌的表達及其其沉默后對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2-12 01:52
【摘要】:[目的]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占到成人惡性腫瘤的2-3%,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腎癌根治術(shù)是治療早期腎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仍有30%的患者術(shù)后仍發(fā)生轉(zhuǎn)移。對于轉(zhuǎn)移性腎癌,以內(nèi)科治療為主,極少數(shù)患者可通過外科手術(shù)延長生存期;內(nèi)科治療包括免疫療法、化療、分子勒向治療、單克隆抗體治療等。細胞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是一種組蛋白結(jié)合蛋白,存在于所有分裂的細胞中,但其最初命名為睪丸特異性和精子特異性的自身免疫蛋白。NASP有兩個剪接變異體:即tNASP和sNASP.但是tNASP只有在腫瘤、生殖細胞和胚胎細胞中高表達。tNASP在腫瘤中廣泛研究,但在腎癌中表達及其作用機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課題擬探討tNASP在腎癌中的表達及其發(fā)生發(fā)展機制。 [方法]1.采用熒光定量RT-PCR檢測16對腎癌和癌旁組織中tNASP的表達。2.通過小干擾RNA下調(diào)腎癌細胞株中的tNASP評估其對腫瘤細胞增殖和侵襲和細胞周期的影響。同時應(yīng)用western blot檢測cyclinD1、P21以及p-ERK的表達情況。 [結(jié)果]1. RT-PCR證實tNASP在腎癌組織中有一個相對高的表達,干擾tNASP表達后通過上調(diào)P21和下調(diào)cyclinDl來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誘導細胞周期阻滯,這調(diào)節(jié)過程一過程也許與ERK通路有關(guān)。 [結(jié)論]我們研究證實沉默tNASP可以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誘導腫瘤細胞G1期阻滯,針對tNASP的RNAi技術(shù)有望成為腎癌基因治療的新方法。
【圖文】:
總體來說,,與癌旁組織相比,腎癌組織中tNASP的表達水平是顯著升高的。62.5%的病人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比起來tNASP表達量升高2倍以上;18.75%的病人tNASP在癌組織中有一個相對低的表達(圖.1)。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7.11
本文編號:2578649
【圖文】:
總體來說,,與癌旁組織相比,腎癌組織中tNASP的表達水平是顯著升高的。62.5%的病人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比起來tNASP表達量升高2倍以上;18.75%的病人tNASP在癌組織中有一個相對低的表達(圖.1)。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7.1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房建正;tNASP在腎癌的表達及其其沉默后對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578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5786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