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復合麻醉對肺切除術患者單肺通氣期間肺氧合及肺內分流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針刺復合麻醉對肺切除術患者單肺通氣期間肺氧合及肺內分流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針刺復合麻醉 單肺通氣 血氧分壓 肺內分流 肺保護
【摘要】:目的觀察針刺復合麻醉對胸腔鏡下肺切除手術患者單肺通氣期間肺氧合及肺內分流的影響。方法將60例擇期行胸腔鏡下肺切除手術的患者隨機分為針刺復合麻醉組及全身麻醉組,每組30例。全身麻醉組予常規(guī)全身麻醉方法;針刺復合麻醉組在常規(guī)全身麻醉的基礎上,取雙側后溪、支溝、內關、合谷穴,手術前30 min予2~100 Hz的疏密波進行電針刺激,直至手術結束。分別于麻醉后雙肺通氣30 min(T0)、單肺通氣15 min(T_1)、單肺通氣30 min(T_2)、單肺通氣60 min(T_3),抽取混合靜脈血(本研究采用右心房血作為混合靜脈血樣)進行血氣分析,計算肺內分流量(Qs/Qt)。結果 1雙肺通氣(T0)與單肺通氣(T_1、T_2、T_3)期間比較,兩組患者的MAP、HR、CVP、Paw以及p H、Pa CO_2、Pv O_2、Sa O_2、Sv O_2、Hb無顯著性變化(P0.05);組間相同時點比較,上述各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2與雙肺通氣時(T0)比較,兩組單肺通氣各時點(T_1、T_2、T_3)Pa O_2明顯下降(P0.05)。其中全身麻醉組在單肺通氣30 min時(T_2)達到最低值,之后開始回升,而針刺復合麻醉組直到60 min時(T_3)才達到最低值;針刺復合麻醉組Pa O_2值在T_1、T_2、T_3時點明顯高于全身麻醉組(P0.05)。兩組單肺通氣各時點(T_1、T_2、T_3)Sa O_2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兩組患者術前Qs/Qt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均在正常范圍內;單肺通氣后,Qs/Qt值明顯增加(P0.05)。針刺復合麻醉組Qs/Qt峰值發(fā)生在單肺通氣15 min(T_1),而全身麻醉組肺內分流峰值發(fā)生在單肺通氣30 min(T_2);針刺復合麻醉組在T_1、T_2、T_3時點的Qs/Qt值均明顯低于全身麻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刺復合麻醉可以降低肺切除術患者單肺通氣期間的肺內分流,改善肺的氧合作用,對圍手術期的肺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胸外科;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特色診療技術研究所;
【關鍵詞】: 針刺復合麻醉 單肺通氣 血氧分壓 肺內分流 肺保護
【基金】: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013CB531901) 上海申康醫(yī)院發(fā)展中心市級醫(yī)院新興前沿技術聯合攻關項目(SHDC12013120)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2401903201) 上海市衛(wèi)計委中醫(yī)藥事業(yè)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重大研究)資助項目(ZYSNXD-CC-ZDYJ01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12-2017)
【分類號】:R655.3
【正文快照】: 近年來,隨著胸腔鏡在胸外科手術中的廣泛運用,單肺通氣(one-lung ventilation,OLV)已成為常規(guī)的通氣方式(便于胸腔鏡手術時手術視野的暴露)[1]。但在單肺通氣期間,無通氣萎陷患側肺仍有一定的血流通過而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該部分血液由于不能與氧充分結合,易造成肺內分流量(Qs/Q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志,劉健康,蔣佳榮;針刺復合麻醉下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臨床應用報告[J];成都醫(yī)藥;2002年03期
2 曹小定;針刺復合麻醉的產生和發(fā)展[J];針刺研究;1997年Z1期
3 秦必光,胡北喜,張?zhí)m英;中國近10年針刺復合麻醉臨床研究概況[J];針刺研究;2003年04期
4 孟平;王玲玲;徐斌;孫海翔;;針刺復合麻醉在經陰道取卵術中的應用[J];中國針灸;2008年06期
5 孟平;王玲玲;;針刺復合麻醉對不同痛閾患者的鎮(zhèn)痛效果[J];中國針灸;2009年01期
6 童秋瑜;沈衛(wèi)東;;針刺復合麻醉對機體保護的臨床及機理研究概況[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年03期
7 童秋瑜;馬文;沈衛(wèi)東;張治軍;趙創(chuàng);;針刺復合麻醉在功能性鼻內窺鏡術中的鎮(zhèn)痛作用[J];中國針灸;2012年09期
8 熊光偉;嚴根佩;錢忠甫;于山鳳;劉天祿;郭海城;李延厚;;針刺復合麻醉在下腹部幾種常見手術中的應用[J];人民軍醫(yī);1985年09期
9 曹作禎;李錦成;馬長青;張重光;;針刺復合麻醉應用于計劃性頸動脈體瘤切除術的探討(附21例報告)[J];中國腫瘤臨床;1993年04期
10 ;針刺復合麻醉技術獲新突破[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嘉;池浩;周文雄;吳瑤瑤;葛文;;針刺復合麻醉在心臟手術中的實踐與探索[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胸心血管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中華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本報記者 馮磊;針刺復合麻醉再顯中醫(yī)風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年
2 何裕民;針麻冷暖20年的反思[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龔丹韻;針麻手術:上海還有多家醫(yī)院能做[N];解放日報;2012年
4 趙長林;濰坊市中醫(yī)院成功實施針刺麻醉[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施嘉奇;針刺麻醉:塵封多年煥發(fā)新生[N];文匯報;2008年
,本文編號:813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81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