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和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對高血壓患者圍術期血液流變性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硬膜外麻醉和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對高血壓患者圍術期血液流變性的影響
【摘要】:目的觀察硬膜外麻醉和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對高血壓患者圍術期血液流變性的影響。方法選擇ASAⅠ~Ⅱ級、擇期行腹部手術并伴有高血壓的患者6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為硬膜外麻醉組和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組各30例,麻醉前及麻醉后30分鐘、術畢、術后24小時、術后48小時、術后72小時進行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血流動力學指標檢測。包括高切變率全血黏度(Hηb)、低切變率全血黏度(Lηb)、血還原黏度(ηr)、血漿黏度(ηp)、紅細胞比容(Hct)、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EAI)、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TK)、紅細胞剛性指數(shù)(ERI)、細胞沉降指數(shù)(ESR)。結果硬膜外麻醉組術畢Hηb、Lηb、ηr、ηp、Hct、EAI均較麻醉前明顯降低,術后24小時的ηr、ηp、EAI較麻醉前明顯降低。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組麻醉后30分鐘的Hηb、Lηb、ηr、ηp、EAI、TK較麻醉前明顯降低,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組術畢Lηb、ηr、ηp、Hct較麻醉前明顯降低,術后24、48小時的TK明顯低于麻醉前。兩組麻醉后血壓、心率明顯低于麻醉前(P0.01),但均在正常范圍。麻醉期間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組血壓、心率明顯低于硬膜外麻醉組(P0.01)。結論硬膜外麻醉和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均能明顯改善高血壓患者術中血液黏度,有利于高黏滯血癥并發(fā)癥的預防,麻醉后30分鐘內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對血液流變性改善作用更佳,硬膜外麻醉無明顯作用,但術后24小時硬膜外麻醉仍能維持改善血液流變性的作用,全身麻醉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顯著下降,血液流變性恢復麻醉前狀態(tài)。
【作者單位】: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順義醫(yī)院麻醉科;
【關鍵詞】: 高血壓 手術 麻醉 血液流變性 血流動力學
【分類號】:R614
【正文快照】: 血液流變性是保障人體血液循環(huán)功能和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因素,由于手術應激反應大,可對血液流變學產生較大影響,易引發(fā)心肌梗死、腦梗死、肺動脈栓塞等嚴重的并發(fā)癥。高血壓患者圍術期出現(xiàn)血液流變性障礙的風險較高,與術前麻醉技術、麻醉藥物、手術刺激及術后恢復等因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盈兵;;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中的應用[J];西藏醫(yī)藥;2014年01期
2 蘇秀霞;趙兵;陳鵬;;靜吸復合麻醉誘導期的護理配合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年08期
3 董明遠,朱麗霞;靜吸復合麻醉蘇醒期興奮原因分析[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4 王桂杰;剛黎生;王桂芝;杜淑梅;;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14期
5 李繼周;羅瑞;安海華;王憲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靜吸復合快通道麻醉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年19期
6 張玉英;張鑒影;劉曉霞;鄭茹鳳;李秀娟;;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的護理配合[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年09期
7 張春紅;張軍;;低流量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的具體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年02期
8 陳麗;李永榮;程希熊;;頜面整形外科經鼻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身麻醉的應用及管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年09期
9 刁云霞;王德有;;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在新生兒手術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研究;2014年09期
10 張琴;;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剖宮產術臨床比較[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2年1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何苗;全憑靜脈與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對病人血清γ-氨基丁酸水平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8年
2 王琳;靜吸復合與全憑靜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術的比較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204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72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