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對其肝細胞線粒體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對其肝細胞線粒體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脈沖電流刺激 運動性疲勞 肝臟線粒體 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活性 Na~+-K~+-ATP酶 Ca~(2+)-Mg~(2+)-ATP酶
【摘要】:背景運動性疲勞是部隊軍事訓練中常見的問題,當運動性疲勞發(fā)生后,如果機體疲勞不及時糾正和恢復,日積月累后,會引起“過勞”,并導致“慢性疲勞綜合征”等亞健康狀態(tài)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正常的軍事體能訓練。目前,所采取的各種抗疲勞措施,其效果多收效甚微,如何采用簡便有效科學的方法來緩解運動性疲勞,提升訓練成績,同時減少運動性損傷的發(fā)生,是一個有研究價值和迫切需求的課題。所以,對于如何延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如何加快運動性疲勞的恢復,是分子生物化學、軍事訓練醫(yī)學及運動醫(yī)學等學科研究的熱點之一。通過進一步研究以期闡述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和大鼠肝臟線粒體氧化呼吸相關酶活性之間的密切關系,并豐富和完善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相關系列的研究,為“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儀”的投入實際應用提供更多充實完善的理論依據(jù)。目的通過無負重的力竭性游泳運動方式,建立運動性疲勞的實驗動物模型,密切觀察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對其肝臟線粒體細胞呼吸鏈酶復合物活性,以及對大鼠肝臟線粒體Na+-K+-ATP酶活性和Ca2+-Mg2+-ATP酶活性的不同影響,進-步探討和闡述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和運動性疲勞之間的關系,了解運動性疲勞后線粒體主要酶的活性改變以及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干預方式對肝臟能量代謝的影響,豐富和完善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對于緩解運動性疲勞的相關研究。方法選擇健康狀況良好的8周齡雄性Wistar大鼠共80只,實驗動物體重為204±15g,均由河南省醫(y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飼養(yǎng)室的溫度保持在23±2℃,濕度維持在41%±15%,實驗動物均分籠飼養(yǎng),全部自由光照、攝食以及飲水,適應性地喂養(yǎng)1w,為了減少實驗的誤差,確保所有實驗大鼠在實驗進行前均沒有進行過游泳性訓練運動。將實驗動物隨機分成安靜對照組(A組)、疲勞對照組(B組)、疲勞前刺激組(C組)和疲勞后刺激組(D組),共四組,每組動物各占18只,剩余的8只動物留作備用。實驗動物按組別分籠飼養(yǎng)。實驗干預進行前3d,每只實驗大鼠每天適應性游泳練習30min,泳池水溫保持在32±1℃,泳池水深至少70cm以上,然后進行5周的實驗干預措施。其中每周B組、C組及D組的大鼠游泳訓練6d,休息1d,游泳2次/日,每次所有動物均達到力竭的狀態(tài),當實驗大鼠浮在水面漂浮靜止不動時用木棒輕微驅趕,保證實驗動物一直處于游泳運動的狀態(tài)。實驗動物的游泳力竭標準,以實驗動物下沉后10s內(nèi)不能露出水面為標準,記錄每組每只實驗動物的游泳力竭時間。每組大鼠游泳后更換清水。在每次游泳訓練結束后使用干毛巾將實驗動物皮毛擦拭干凈,置于暖風的環(huán)境中烘干實驗動物的皮毛,減少感冒的發(fā)生率和大鼠的意外死亡。B、D組的大鼠在游泳運動結束后,C組的大鼠在游泳運動開始前分別采取腹腔注射鹽酸氯胺酮注射液0.25g/kg的麻醉方式對實驗大鼠進行麻醉。C組的大鼠在游泳運動前,D組的大鼠在游泳運動力竭后分別給予頻率為1024Hz的脈沖電流刺激大鼠肝區(qū),電流刺激強度均為10mA,間動周期為1s,時間20min。各組實驗大鼠分別于第1、3、5周休息日分批處死,動物處死前禁食水過夜,采取斷頭處死的方法,剖腹取肝臟標本1g,用液氮迅速冷凍保存以備用。肝臟標本溶化后仍保持2-8℃的溫度,眼科剪剪碎后,加入9ml的PBS液(PH7.4),用超聲勻漿器將標本勻漿充分。離心20min(3000轉/分)。收集上清液,分裝后一份待檢測,其余冷凍備用,整個操作過程均在0-4℃中進行。采用分光光度法來測定三周各組動物的肝臟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Ⅰ~Ⅳ)及線粒體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實驗動物肝臟線粒體的蛋白定量采用Bradfood蛋白定量法進行測定。結果1.力竭時間觀察:第1周末3組大鼠的游泳力竭時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3周末疲勞對照組(B組)大鼠的力竭時間短于疲勞前刺激組(C組)及疲勞后刺激組(D組),疲勞前刺激組(C組)和疲勞后刺激組(D組)大鼠游泳力竭時間差異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疲勞后刺激組(D組)和疲勞對照組(B組)疲勞前刺激組(C組)大鼠游泳力竭時間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5周末疲勞對照組(B組)大鼠力竭時間短于疲勞前刺激組(C組)和疲勞后刺激組(D組),疲勞對照組(B組)和疲勞前刺激組(C組)大鼠游泳力竭時間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疲勞后刺激組(D組)和疲勞對照組(B組)、疲勞前刺激組(C組)大鼠游泳力竭時間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大鼠肝臟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Ⅰ~Ⅳ)活性的比較:第1周末4組大鼠肝臟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Ⅰ~Ⅳ)活性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安靜對照組(A組)、疲勞前刺激組(C組)及疲勞后刺激組(D組)大鼠肝臟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Ⅰ~Ⅳ)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均高于疲勞對照組(B組),且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疲勞后刺激組(D組)大鼠的肝臟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Ⅰ~Ⅳ)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均高于疲勞前刺激組(C組),且差異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線粒體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的比較:第1周末4組大鼠肝細胞線粒體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水平的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安靜對照組(A組)、疲勞前刺激組(C組)及疲勞后刺激組(D組)大鼠的肝臟線粒體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高于疲勞對照組(B組),且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疲勞前刺激組(C組)大鼠肝臟線粒體的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水平在第3、5周末均高于疲勞后刺激組(D組),且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結論1.運動性疲勞會降低大鼠肝臟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Ⅰ~Ⅳ)及肝臟線粒體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水平,導致運動成績的下降。2.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可以提高其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Ⅰ~Ⅳ)的活性水平,提高線粒體氧化磷酸化水平,使ATP合成增加,提高運動耐力及運動成績,緩解運動性疲勞。3.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性疲勞大鼠肝區(qū)可以提高其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水平,刺激氧化磷酸化,加快呼吸鏈速率,加速機體運動性疲勞的消除。
【關鍵詞】:脈沖電流刺激 運動性疲勞 肝臟線粒體 線粒體氧化呼吸鏈酶復合物活性 Na~+-K~+-ATP酶 Ca~(2+)-Mg~(2+)-ATP酶
【學位授予單位】: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82
【目錄】:
- 摘要5-9
- Abstract9-14
- 前言14-15
- 實驗一 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肝區(qū)對運動性疲勞大鼠肝臟線粒體呼吸鏈酶復合物活性的影響15-23
- 1 材料15
- 2 方法15-19
- 3 結果19-21
- 4 討論21-22
- 參考文獻22-23
- 實驗二 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肝區(qū)對運動性疲勞大鼠肝細胞線粒體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的影響23-31
- 1 材料23
- 2 方法23-27
- 3 結果27-28
- 4 討論28-29
- 參考文獻29-31
- 綜述:運動性疲勞的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31-53
- 參考文獻47-53
- 附錄53-55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55-56
- 致謝56-57
- 個人簡歷57-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曹兆豐;程伯基;林克椿;;耗竭運動時線粒體心磷脂含量和細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改變[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1991年06期
2 黃昌林;朱履剛;;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運動疲勞大鼠肝區(qū)對肝細胞Bcl-2、Bax表達及超微結構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9年06期
3 代朋乙;黃昌林;;不同間動周期中頻脈沖電流經(jīng)皮刺激肝區(qū)對運動性疲勞士兵的抗疲勞作用觀察[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2年01期
4 萬利;淺析運動強度對運動員血氨值的影響及相關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3年03期
5 宋亞軍;影響運動性疲勞的神經(jīng)生物學因素淺析[J];山東體育科技;1998年04期
6 姜濤;;運動員運動性疲勞的診斷與恢復措施[J];中國西部科技;2010年07期
7 陳祥塔;賴月波;;運動性疲勞的產(chǎn)生和消除[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48期
8 呂梅,,張勇,李靜先,時慶德,張薇,陳家琦;運動性疲勞狀態(tài)下線粒體膜生物學特征的研究-Ⅲ:遞增負荷力竭性運動后大鼠肝線粒體膜NADH-CoQ還原酶及肝組織NAD~(+)的變化[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98年01期
9 邱海洪;;試述中醫(yī)藥對運動性疲勞的恢復[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醫(yī)學版);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5221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52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