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條件下急性失血模型不同途徑輸注纖維蛋白原濃縮物差異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01:13
目的:探討寒冷條件下急性失血模型不同途徑輸注纖維蛋白原濃縮物的差異。方法:12只巴馬豬隨機分為骨內(nèi)輸注(intraosseous,IO)組和靜脈輸注(intravenous,IV)組,每組6只。建立急性失血模型,控制失血量為35 ml/kg。等量補充乳酸鈉林格氏液后輸注纖維蛋白原濃縮物80 mg/kg。對比兩組麻醉誘導后(T1)、急性失血補液后(T2)、纖維蛋白原濃縮物治療30 min后(T3)3個時間點的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PLT)、血紅蛋白(haemoglobin,Hb)、白細胞計數(shù)(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凝血酶原時間指數(shù)(prothrombin time index,PT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并評估凝血狀態(tài)。結(jié)果:兩組在T1、T2、T3 3個時間點的Hct、Hb、PLT、WBC、PTI、APTT、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T3時間點的體內(nèi)纖維蛋白原水平均基本恢復...
【文章來源】: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20,41(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實驗流程及時間節(jié)點
各時間點,兩組纖維蛋白原濃度水平比較,差異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2時間點兩組急性失血模型補液完成,體液水平恢復,但纖維蛋白原濃度均明顯低于T1時間點。T3時間點兩組補充纖維蛋白原濃縮物基本恢復至T1時間點水平,且明顯高于T2時間點水平,見圖2。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骨髓輸液動物模型建立及評價[J]. 張賀,孫蕊,黑任軼,謝冰,田競.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8(05)
本文編號:3263722
【文章來源】: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20,41(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實驗流程及時間節(jié)點
各時間點,兩組纖維蛋白原濃度水平比較,差異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2時間點兩組急性失血模型補液完成,體液水平恢復,但纖維蛋白原濃度均明顯低于T1時間點。T3時間點兩組補充纖維蛋白原濃縮物基本恢復至T1時間點水平,且明顯高于T2時間點水平,見圖2。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骨髓輸液動物模型建立及評價[J]. 張賀,孫蕊,黑任軼,謝冰,田競.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8(05)
本文編號:3263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3263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