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阻滯復合全麻在新生兒巨結腸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01:53
目的探討在新生兒巨結腸根治術中應用骶管阻滯復合全麻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收治擇期行先天性巨結腸經肛門改良Soave根治術的患兒80例,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2組均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羅庫溴銨靜脈誘導,七氟醚吸入維持麻醉,觀察組于誘導后行單次骶管阻滯,統(tǒng)計2組患兒各時點血流動力學相關指標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T0、T1、T3時,2組患兒的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水平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而T2時,觀察組HR、SBP、DBP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5%,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5%,2組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在新生兒巨結腸根治術中應用骶管阻滯復合全麻,能夠降低圍術期應激反應,保證血流動力學的持續(xù)穩(wěn)定,效果優(yōu)于單純全麻,而且未增加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借鑒。
【文章來源】:基層醫(yī)學論壇. 2020年17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標準
1.3 排除標準
1.4 方法
1.5 評價指標
1.5.1 血流動力學
1.5.2 不良反應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血流動力學
2.2 不良反應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腹腔鏡嬰幼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不同麻醉方式的臨床效果對比[J]. 瞿琬林,譚玲,謝敏,陳峰,趙迪. 西部醫(yī)學. 2017(03)
[2]腹橫肌平面阻滯和骶管阻滯用于患兒先天性巨結腸術后鎮(zhèn)痛的比較[J]. 王文凱,郭文斌,劉煌,徐國鋮,楊慶耿.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6(09)
[3]新生兒非氣腹腹腔鏡下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麻醉管理[J]. 黃懿.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5(06)
[4]舒芬太尼全麻聯(lián)合骶管阻滯在小兒腹腔鏡下先天性巨結腸手術麻醉中應用[J]. 馬媛,梁勇升,唐培佳.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4(14)
[5]七氟醚聯(lián)合骶管阻滯用于嬰幼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 付暉,劉涌,王阿琳. 中外醫(yī)療. 2014(16)
[6]連續(xù)骶管阻滯復合靜脈麻醉在腹腔鏡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中的應用[J]. 陳淼嵐,周瑞仁,唐小曼. 微創(chuàng)醫(yī)學. 2013(04)
[7]不同麻醉方法對新生兒巨結腸根治術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 王俊林,張斯璧,劉存明,仲山,費建. 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9)
本文編號:2955913
【文章來源】:基層醫(yī)學論壇. 2020年17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標準
1.3 排除標準
1.4 方法
1.5 評價指標
1.5.1 血流動力學
1.5.2 不良反應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血流動力學
2.2 不良反應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腹腔鏡嬰幼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不同麻醉方式的臨床效果對比[J]. 瞿琬林,譚玲,謝敏,陳峰,趙迪. 西部醫(yī)學. 2017(03)
[2]腹橫肌平面阻滯和骶管阻滯用于患兒先天性巨結腸術后鎮(zhèn)痛的比較[J]. 王文凱,郭文斌,劉煌,徐國鋮,楊慶耿.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6(09)
[3]新生兒非氣腹腹腔鏡下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麻醉管理[J]. 黃懿.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5(06)
[4]舒芬太尼全麻聯(lián)合骶管阻滯在小兒腹腔鏡下先天性巨結腸手術麻醉中應用[J]. 馬媛,梁勇升,唐培佳.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4(14)
[5]七氟醚聯(lián)合骶管阻滯用于嬰幼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 付暉,劉涌,王阿琳. 中外醫(yī)療. 2014(16)
[6]連續(xù)骶管阻滯復合靜脈麻醉在腹腔鏡小兒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中的應用[J]. 陳淼嵐,周瑞仁,唐小曼. 微創(chuàng)醫(yī)學. 2013(04)
[7]不同麻醉方法對新生兒巨結腸根治術圍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 王俊林,張斯璧,劉存明,仲山,費建. 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9)
本文編號:29559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9559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