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手術45例中的應用
【作者單位】: 江西省都昌縣婦幼保健院;
【分類號】:R6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醒華;剖宮產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2 黃維新,劉淮;剖宮產有關問題——剖宮產術的由來與發(fā)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3 曾蔚越;剖宮產指征的現(xiàn)代概念[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4 董文漪;剖宮產預防感染藥物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年05期
5 陳慧;1010例剖宮產指征分析[J];華夏醫(yī)學;2000年03期
6 聶小玲;改良式剖宮產90例分析[J];廣州醫(yī)藥;2000年03期
7 程美蘭,葛月萍;對剖宮產比率變化的分析[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8 孫麗萍,彭香玲;剖宮產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分析[J];河南醫(yī)藥信息;2000年05期
9 婁翠英;剖宮產706例分析(摘要)[J];開封醫(yī)專學報;2000年04期
10 謝燕萍,秦春玲;剖宮產率增高原因及護理對策[J];中原醫(yī)刊;200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梅;;402例剖宮產指征分析[A];紀念卓越的人民醫(yī)學家林巧稚大夫誕辰100周年——全國婦產科高級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1年
2 田甜;;剖宮產率上升的影響因素探討[A];第二十五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八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王小芬;;心理干預對剖宮產手術病人圍術期的應用體會[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馬翠萍;;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對策[A];浙江省第十七屆農村醫(yī)學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管理學術會議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陳春燕;侯章梅;馬華蘭;吳惠萍;秦永;;一起剖宮產手術部位感染的調查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八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資料匯編[C];2011年
6 才玉華;;如何降低剖宮產率的幾點體會[A];全國傳染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7 張連琴;;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預防對策[A];全國婦產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周郁鶴;;剖宮產指征的正確把握[A];2007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圍產醫(yī)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賀晶;;我們正在品嘗高剖宮產苦果[A];2012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及圍產醫(yī)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規(guī)范化治療新進展》及《圍產醫(yī)學熱點追蹤》學習班論文集[C];2012年
10 張林;;剖宮產率上升的原因調查及干預[A];2013年河南省婦產科護理安全管理研討班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林林;把剖宮產錄像當“感恩教材”應慎重[N];中國婦女報;2008年
2 醫(yī)生 武潔;規(guī)范剖宮產手術不應跌入指標化陷阱[N];健康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王潔;我們該怎樣面對如此高的剖宮產率?[N];中國婦女報;2013年
4 伍新華;剖宮產注意事項[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5 劉元旭;我國剖宮產率過高,已成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6 李衛(wèi)芹;剖宮產:危險未被充分認知[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7 記者 趙津;合理制定分娩收費標準 控制剖宮產率[N];天津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耿興敏;田惠光委員:降低剖宮產率 維護母嬰健康[N];中國婦女報;2009年
9 張為遠 何松明 畢曉紅 (北京婦產醫(yī)院副院長 張為遠);剖宮產會危害母嬰勿濫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程和平;誰推動了剖宮產的手術刀[N];樂山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湯文喜;局麻藥和腦脊液的實際密度對剖宮產時布比卡因鞘內擴散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5329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253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