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與異氟醚對肝硬化患者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
本文選題:七氟醚 + 異氟醚。 參考:《臨床麻醉學雜志》2015年07期
【摘要】:目的比較七氟醚和異氟醚麻醉對肝硬化患者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方法60例擇期行肝臟部分切除的肝硬化患者,隨機均分為七氟醚組(S組)和異氟醚組(I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均靜脈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依托咪酯0.2~0.3mg/kg和順苯磺酸阿曲庫銨0.2~0.3mg/kg。S組和I組均維持麻醉藥呼氣末濃度為1.0 MAC,間斷靜注舒芬太尼、順苯磺酸阿曲庫銨維持麻醉。分別于麻醉誘導前(T0)、肝門阻斷前(T1)、阻斷開放后即刻(T2)、60 min(T3)、術后1d(T4)、術后3d(T5)取中心靜脈血,測定血清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結果與T0及T1時比較,T3~T5時兩組AST、ALT含量明顯升高(P0.05);T4、T5時兩組T-SOD含量明顯降低,MDA含量明顯升高(P0.05);T3~T5時S組AST、ALT含量明顯低于I組(P0.05),T4、T5時T-SOD含量明顯高于、MDA含量明顯低于I組(P0.05)。結論七氟醚可減輕肝硬化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程度,較適用于肝硬化患者行肝臟部分切除術。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sevoflurane and isoflurane anesthesia on 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undergoing partial hepat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evoflurane group (S group) and isoflurane group (n = 30).Sufentanil (0.4 渭 g / kg)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in both groups. Etomidate 0.2~0.3mg/kg and atracurium maleate (0.2~0.3mg/kg.S) and group I (group I) maintained the end expiratory concentration of 1. 0 MAC.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ufentanil and atracurium cisbenzenesulfonate were used to maintain anesthesia.Serum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T), 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were measured before anesthesia induction and hepatic porta occlusion.Conclusion sevoflurane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partial hepa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分類號】:R6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孫艷紅;崔ng;王俊科;;七氟醚對在體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年02期
2 王冰;汪根樹;陳規(guī)劃;;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機制研究進展[J];器官移植;2010年05期
3 王文悅;陳璽華;;缺血預處理對肝缺血再灌注損傷肝實質細胞的影響[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2年05期
4 烏云畢力格;烏云圖;金山;;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治[J];肝臟;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祥;李娟;方才;;七氟醚預處理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安徽醫(yī)學;2011年07期
2 鐘毅;高鴻;歐煒;李紅;;七氟烷預處理對心肺轉流術后肺氧化應激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10年02期
3 劉仁貴;張自華;秦燕;蘇娟;楊繼武;;葡萄籽原花青素對缺血再灌注肝臟氧化損傷和細胞凋亡的影響[J];大理學院學報;2014年08期
4 劉洋;潘甜;余亮;汪衛(wèi)星;;七氟醚吸入麻醉對肝硬化患者術后肝功能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4年23期
5 崔黎紅;郎丹丹;;我院兒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5年06期
6 張玲;;七氟醚預處理對臟器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5年02期
7 汪子儀;汪艷;韓非;黃寧;;乳腺癌仿根治術患者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與七氟烷復合氧化亞氮麻醉效果的比較[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8 章小山;;七氟醚聯(lián)合小劑量氯胺酮全麻在小兒眼科手術中的應用[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1年10期
9 王海蓮;周守靜;;七氟醚預處理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年01期
10 陳軼菁;連文潔;汪春英;;七氟醚吸入麻醉對乳腺癌根治術病人血漿兒茶酚胺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毛杰;烏司他丁預處理供體大鼠對供肝冷缺血保存的保護作用[D];蘭州大學;2011年
2 李龍云;七氟醚對大鼠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腎臟BSC1及AQP2表達的影響及對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的探討[D];吉林大學;2012年
3 趙雙平;七氟醚吸入對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HO-1表達的影響及機制初探[D];中南大學;2009年
4 楊在啟;DNA微陣列方法鑒別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下誘導的基因表達情況[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鴻;TNF-a、NF-κβ在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夏仁鵬;脾切除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沈j;肝臟不同的冷缺血時間對肝移植受體預后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4 康振明;七氟醚預處理對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致肝竇內皮細胞損傷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靖智利;七氟醚對大鼠急性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中南大學;2009年
6 金延武;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對肺癌患者圍術期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0年
7 關青;丹參對失血性休克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肺保護作用的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8 黃祥;七氟醚預處理在右肝切除術中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程彥;七氟醚預處理對小兒體外循環(huán)肺損傷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10 高鳳;大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后AQP2的表達及七氟醚預處理對腎保護作用的探討[D];吉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Biliary tract injury caused by different relative warm ischemia time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9年03期
2 李杰群;齊海智;賀志軍;胡偉;司中州;李一寧;;奧曲肽對肝臟熱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5期
3 黃海;梁霄;;參附注射液對兔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1年01期
4 徐鈞,王世明,蘇東明,鮑民生,李正中;缺血預處理對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肝臟中腫瘤壞死因子-α、細胞間黏附分子-1 mRNA表達的影響[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5 張章,蘇東明,陳璽華;缺血預處理對缺血再灌注肝臟中HSP70表達的影響[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6 李強;;羥乙基淀粉預先給藥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年08期
7 陳艷平,曹德權,常業(yè)恬;異氟醚對家兔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年08期
8 徐小平,劉發(fā)全,張積仁,李鵬;輔酶Ⅰ對L02肝細胞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2年02期
9 金山;戴朝六;楊蘊天;;肝血流阻斷方法的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年01期
10 金山;;肝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運祥;黃留業(yè);崔俊;吳承榮;;~(13)C-美沙西丁呼氣試驗定量評估肝硬化患者肝儲備功能[J];中華消化雜志;2006年11期
2 傅春彬;趙舒暢;朱曉艷;;~(13)C-美沙西汀呼氣試驗評價肝硬化患者肝細胞儲備功能的臨床價值[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年02期
3 于成功;;肝硬化患者肝細胞癌的預防和治療[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9年04期
4 楊雪;邱春華;;血清胱抑素C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評價中的意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年03期
5 張立明 ,王愛香;慢性活動性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癌的預防[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1年05期
6 廖克軍;調整腸道菌群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5年09期
7 袁昌道;;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程度與自主神經(jīng)功能及血鈣的關系[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8年09期
8 李顯忠;龐崍林;楊華;孫清榮;;多層螺旋CT在肝硬化患者肝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09年04期
9 顧胤杰;鐘玉兵;;膽堿酯酶測定對評估肝硬化患者肝儲備的意義[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年04期
10 段春蘭;王愛魚;吳昆;;~(13)C-美沙西汀呼氣試驗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檢測的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年3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雪玲;趙英恒;李瑜元;;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及其結合蛋白-3與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關系[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2 汪玲;胡國齡;謝建萍;;長期應用復方甘草甜素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血象的影響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第九次感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胡楊;游宇;王健;;臨床分析:甲狀腺激素與肝硬化患者肝功能[A];第二十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張曉嵐;姚希賢;李永軍;王麗芳;柴宏文;孫澤明;;大劑量維生素C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5 呂夕明;夏宣平;薛戰(zhàn)雄;閆峻;;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級與心臟結構和心功能變化的研究[A];第二屆長三角超聲醫(yī)學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鄭玉寶;王啟之;燕善軍;徐希岳;;一氧化氮及內皮素在肝硬化患者肝損傷中的作用及對肝門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7 殷國平;張維峰;王佳;;瑞芬太尼對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切除術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新發(fā)和再發(fā)傳染病201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8 張玲;蘭紹陽;李凌君;郭鳳霞;;肝硬化患者肝纖維化與糖代謝異常的關系[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曾聰;白嵐;;肝病預后評估系統(tǒng)及其臨床應用的分析比較[A];廣東省肝臟病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曾聰;白嵐;;肝病預后評估系統(tǒng)及其臨床應用的分析比較[A];廣東省肝臟病學會微創(chuàng)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暨消化道腫瘤靶向治療新技術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指導專家 重慶市中醫(yī)院 內科 羅本清 主任醫(yī)師 記者 張元婧;眼睛不適 可能是肝病[N];醫(yī)藥導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賀玉芳;肝硬化患者肝靜脈血流頻譜改變及其相關性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張煒;合并門脈血栓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影響的回顧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陳衛(wèi)斌;肝硬化患者肝供血動脈改變的DSA初步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2年
4 楊權;Western blotting檢測肝硬化患者肝組織中B7分子實驗條件的探討[D];東南大學;2006年
5 王凱;肝硬化患者肝移植術后門靜脈系統(tǒng)血流動力學變化[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劉麗云;肝硬化患者肝組織中IGFBPrP1與TGF-β1/Smad信號通路的相關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宋磊;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D];遵義醫(yī)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7328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73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