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脈內瘺成形術中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
本文關鍵詞:動靜脈內瘺成形術中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 出處:《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究動靜脈內瘺形成手術實施過程中,通過臂叢神經阻滯實施麻醉的效果。方法選取張掖市山丹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行動靜脈內瘺成形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A、B兩組,兩組均為45例。在手術過程中,A組患者通過臂叢神經阻滯實施麻醉,B組實施局部浸潤麻醉,對比兩組患者術中、術后的疼痛和焦慮情況。結果術中,兩組患者的VAS和SAS評分組間對比,差異不大(P0.05)。術后,A組患者的VAS和SAS評分情況優(yōu)于B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臂叢神經阻滯作用下實施麻醉,對改善患者術后焦慮與疼痛情況有明顯效果,值得推薦使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ve process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who were treated in Shand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gye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re were 45 cases in both groups.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anesthetized by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d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The pain and anxiety during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and S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VAS and SAS scores in group A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under the action of brachial plexus block, anesthesia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postoperative anxiety and pain, which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人民醫(yī)院;
【分類號】:R614.4
【正文快照】: 局部浸潤與通過臂叢神經阻滯實施麻醉均屬于臨床上較常使用的麻醉方法,其中后者麻醉效果較佳[1]。本院為進一步研究這種麻醉方法在動靜脈內瘺成形手術中的效果,對45例患者的麻醉效果進行對比觀察,具體情況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品林,龐家瑜,何國友,梁鳳珍,陶惠榮;應用鈦輪釘制作動靜脈內瘺50例體會[J];醫(yī)師進修雜志;2002年03期
2 柳婧月,王小彥,黃樞;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人工動靜脈內瘺的意義[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2年06期
3 王濟東,張麗芹,陳連華,徐煜英;應用鈦輪釘和縫合兩種方式建立動靜脈內瘺的體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2年08期
4 朱虎章,黃大偉,王文潔;鈦輪釘動靜脈內瘺臨床改進體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3年01期
5 高愛華,李海艷,劉霞;動靜脈內瘺的護理[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3年02期
6 張紅霞,楊春芳,徐秀瑛;動靜脈內瘺成形術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張兆星,張敏,苗世萍;尿毒癥患者動靜脈內瘺形成術后的護理體會[J];中國血液凈化;2003年12期
8 潘榮華;支撐縫合動靜脈內瘺42例臨床分析[J];中國航天醫(yī)藥雜志;2003年06期
9 高秀芳,普麗萍,郭蘭芬,耿金枝;動靜脈內瘺的穿刺體會[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4年03期
10 林冬芳,王鶴令;鼻煙壺處建立動靜脈內瘺的體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愛弟;;動靜脈內瘺在臨床應用中的護理體會[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第7屆血液凈化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陸宇;;動靜脈內瘺的臨床觀察與護理[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心臟內、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第8屆糖尿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第8屆血液凈化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朱瑞英;;動靜脈內瘺的應用及護理[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4 厲淑榮;;健康教育在動靜脈內瘺護理的應用[A];全國血液凈化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5 鄭秋月;吳廣禮;王麗暉;;首次穿刺動靜脈內瘺的標準化管理[A];全國第四屆血液凈化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黃卓燕;;動靜脈內瘺10年使用壽命30例的觀察與護理[A];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馬軍梅;;小兒動靜脈內瘺的護理體會[A];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吳風華;王玉敏;周麗梅;車云;任紅晶;;如何預防動靜脈內瘺血管瘤樣改變護理體會[A];全國第五屆血液凈化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9 吳素文;;動靜脈內瘺的護理[A];中華醫(yī)學會第11屆全國內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10 汪前英;;3例動靜脈內瘺自我維護不當對健康教育的啟示[A];中華醫(yī)學會第11屆全國內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市二醫(yī)院腎病內科主任 袁慧中;動靜脈內瘺新方法[N];黃石日報;2007年
2 ;上、前臂動靜脈內瘺對心功能的影響[N];科技日報;2005年
3 李哲;于國濤:巧手造瘺,開啟生命的閥門[N];健康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賈嵐;動靜脈內瘺功能障礙的血流動力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家蓮;遠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馬鈴薯外敷治療動靜脈內瘺并發(fā)癥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王博;犬動靜脈內瘺模型的建立及初步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樊蕓蕓;單中心動靜脈內瘺的生存分析及益氣活血中藥的影響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魏建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生存分析[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5 曲立枝;937例血液透析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的臨床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徐海斌;電子脈沖導入丹參注射液對動靜脈內瘺成熟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7 李追;高壓氧防治動靜脈內瘺靜脈內膜增生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徐晗;動靜脈內瘺早期通暢率相關影響因素分析[D];南昌大學;2012年
9 劉晏汝;中藥溻漬及TDP照射對動靜脈內瘺成熟的影響[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10 戴林楓;近心端動靜脈側側吻合修復自體動靜脈內瘺失功的臨床分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592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35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