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患者圍術期心肌的保護作用
本文關鍵詞:右美托咪啶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患者圍術期心肌的保護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鹽酸右美托咪定 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 心肌保護 腫瘤壞死因子-α 白細胞介素-1β 白細胞介素-6 細胞介素-10 心肌肌鈣蛋白
【摘要】:目的:觀察鹽酸右美托咪定(DEX)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OPCABG)患者圍術期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鈣蛋白(c Tn I)水平的影響,探討和評價鹽酸右美托咪定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患者圍術期的心肌保護作用與減輕炎癥反應和心肌損傷的關系。方法:按照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的分級標準,隨機選擇Ⅱ~Ⅲ級的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60例。年齡50~70歲;體重50~85kg;術前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大于45%;肝、腎功能正常。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試驗組(輸注鹽酸右美托咪定組,D組)30例和對照組(輸注等容量生理鹽水組,C組)30例。試驗組患者于入手術室后輸注鹽酸右美托咪定的負荷劑量為1.0μg/kg,繼以0.4μg/kg/h的速率維持至術畢,并在輸注鹽酸右美托咪定即刻(T0)、手術開始(T1)、術畢5 min(T2)及術畢12 h(T3),對照組患者輸注等容量的生理鹽水。在上述相應時間點分別經(jīng)中心靜脈取血3 m L/次,注入抗凝管中靜置分離血清,2000r/min離心10min,離心半徑12cm,取上清放入-70°C冰箱待測。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分析(ELISA)方法定量測定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細胞介素-1β(IL-1β)、細胞介素-6(IL-6)、細胞介素-10(IL-10)以及心肌肌鈣蛋白(c Tn I)等含量。試驗結果的處理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結果:試驗組和對照組術前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BMI)、ASA分級、左室射血分數(shù)(LAEF)及手術時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T0至T3過程中HR和MAP均有所下降,但試驗組的HR和MAP變化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患者的HR和MAP在T2和T3時分別顯著(P0.05)的低于T0和T1時點,同時也顯著(P0.05)的低于試驗組T2和T3時點的HR和MAP水平。T0至T3時間點的試驗組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指標有所降低,但變化沒有顯著差異(P0.05),T2和T3時間點的HR和MAP變化高于對照組水平(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T0至T3時間點的血清TNF-α、IL-1β、IL-6和c Tn I水平均表現(xiàn)為明顯的先上升后有顯著下降的趨勢(P0.05),均在T2時點升高到峰值,此后顯著下降;在T2時點,TNF-α和IL-1β的水平均顯著低于手術前水平(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在T0和T1時點,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c Tn I的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T2和T3時點的試驗組組血清中TNF-α和c Tn I的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組血清IL-1β水平在T2時點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T3時點,顯著低于對照組水平(P0.05)。試驗組中血清中IL-6的水平也在T2時表現(xiàn)為顯著(P0.05)低于對照組。在T3時點,表現(xiàn)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血清中細胞介素-10的水平在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中變現(xiàn)相對的一致性,T0和T1均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在T3時點達到峰值,在T0時點兩組血清中白細胞介素-10的水平差異不顯著,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T1時試驗組組血清中細胞介素-1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而T2和T3時試驗組組血清中細胞介素-10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術前輸注鹽酸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誘導可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同時能夠顯著降低術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并顯著提高術后患者血清中IL-10水平,通過減弱炎癥反應和增強抗炎癥反應的作用機制,減少了c Tn I的釋,減輕心肌組織損傷,有明顯的心肌保護作用。鹽酸右美托咪定可減輕患者圍術期的炎癥反應,對提高冠心病患者在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OPCABG)圍術期的安全性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減輕患者術后引起的全身炎性反應綜合癥(SIRS)來減少患者術后發(fā)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機率,為臨床麻醉提供醫(yī)學參考。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61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長華;袁林輝;李昌;熊云飛;陳勇;徐國海;;鹽酸右美托咪啶對OPCABG高齡病人術后炎癥反應及氧化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年21期
2 趙海濤;李亮;蔡勤芳;田冶;曹福羊;;右美托咪啶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心肌保護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4年03期
3 韋鈺;;鹽酸右美托咪啶在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年02期
4 郎志斌;韓雪萍;;右美托咪定對非體外循環(huán)冠脈搭橋術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影響[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2年12期
5 張小寶;章云海;;右美托咪定致嚴重呼吸抑制一例[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年11期
6 沈社良;王文元;胡雙飛;;右美托咪定與哌替啶預防全麻患者術后寒戰(zhàn)效果的比較[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年10期
7 徐蓉蓉;黃文起;;右美托咪定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的研究進展[J];廣東醫(yī)學;2012年08期
8 宮麗榮;余劍波;張圓;王曼;高寶來;劉志學;張?zhí)m芳;;右美托咪啶對冠心病患者非心臟手術期間的心肌保護效應[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1年02期
9 易利丹;彭六保;譚重慶;崔巍;萬小敏;羅霞;曹俊華;曾小慧;陽巧鳳;;新型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右美托咪定[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1年01期
10 陳曉偉;池一凡;牛兆倬;孫龍;侯文明;孫忠東;孫勇;;非體外循環(huán)與并行循環(huán)不停跳冠脈搭橋術炎性因子的比較(英文)[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年21期
,本文編號:1262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26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