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鐘通氣量與動脈血氣變化相關性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分鐘通氣量與動脈血氣變化相關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機械通氣時分鐘通氣量(MV)與動脈血氣變化的相關性,為患者設置合適的分鐘通氣量,避免通氣不當。方法擇期手術全身麻醉患者220例,常規(guī)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后接麻醉機機械通氣,將其依分鐘通氣量隨機分為四組:60m1/kg, 70m1/kg,80ml/kg和90ml/kg,常規(guī)監(jiān)測生命體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和氣道峰壓(Ppeak)等指標,并于通氣3O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抽動脈血行血氣分析。結果分鐘通氣量與動脈血氣的變化有明顯的相關性,且分鐘通氣量70ml/kg時患者的血氣結果(pH,PaC02,BE)基本維持正常。
【關鍵詞】:機械通氣 分鐘通氣量 血氣分析 相關性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61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英文縮略詞6-9
- 第一章 緒言9-11
-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11-15
- 2.1 藥品11
- 2.2 儀器設備11
- 2.3 材料11-12
- 2.4 研究對象與方法12-14
- 2.4.1 病例選擇12
- 2.4.1.1 一般資料12
- 2.4.1.2 入選標準12
- 2.4.1.3 排除標準12
- 2.4.2 研究分組12
- 2.4.3 麻醉方法12-13
- 2.4.3.1 麻醉前準備12
- 2.4.3.2 入室查對和監(jiān)護12
- 2.4.3.3 麻醉誘導12
- 2.4.3.4 麻醉維持12-13
- 2.4.4 機械通氣方法13
- 2.4.4.1 通氣氣源13
- 2.4.4.2 通氣模式13
- 2.4.4.3 通氣量設置13
- 2.4.5 動脈穿刺置管與測壓13
- 2.4.6 血氣標本采集和處理13
- 2.4.7 術中補液13
- 2.4.8 監(jiān)測和記錄指標13-14
- 2.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14-15
- 第三章 結果15-21
- 3.1 一般資料的比較15
- 3.2 手術的類型15
- 3.3 SpO_215-16
- 3.4 氣道峰壓(Ppeak)16-17
- 3.5 P_(ET)CO_217
- 3.6 血氣分析17-21
- 3.6.1 pH18-19
- 3.6.2 PaCO_219
- 3.6.3 BE19-21
- 第四章 討論21-27
- 4.1 病例選擇21-22
- 4.2 研究條件控制22
- 4.2.1 病例選擇及手術類型22
- 4.2.2 麻醉方法選擇22
- 4.2.3 儀器設備選擇22
- 4.3 血氣分析結果22-25
- 4.3.1 pH23-24
- 4.3.2 PaCO_224
- 4.3.3 BE24-25
- 4.4 機械通氣時分鐘通氣量和氣道峰壓(Ppeak)25
- 4.5 分鐘通氣量與pH值、PaCO_2、BE值相關性25-27
- 4.5.1 分鐘通氣量與pH值的相關性26
- 4.5.2 分鐘通氣量與PaCO_2的相關性26
- 4.5.3 分鐘通氣量與BE值的相關性26-27
- 結論27-28
- 參考文獻28-31
- 致謝31-33
- 綜述33-42
- 參考文獻39-4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槐永軍;張俊麗;;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分鐘通氣量高限報警原因分析及處理[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9年03期
2 王振剛;氣管內(nèi)給氧可以降低吸氣分鐘通氣量[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89年03期
3 趙新艷,,楊昶,陳莉娟;全麻前后潮氣量、分鐘通氣量、血氣的對比觀察[J];華西醫(yī)學;1995年04期
4 ShelleelgDC ,MiklesSP ,俞森洋;機械通氣的新方式(指令每分鐘氣量通氣)[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89年01期
5 ;名詞解釋[J];山東醫(yī)藥;1989年04期
6 劉瓊;黃紀堅;徐f ;;分鐘通氣量對NICO心輸出量測定的影響[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1年12期
7 胡勝英,陳旭華;SPO_2和分鐘通氣量監(jiān)測在全麻氣管拔管時的應用(附60例報告)[J];當代醫(yī)師雜志;1998年09期
8 孟祥湖;;ASV機械通氣模式的功能解析[J];中國醫(yī)療設備;2009年03期
9 楊經(jīng)文;譚玲;孫麗麗;劉進;;分鐘通氣量對小兒呼氣末異氟醚濃度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年03期
10 米永巍;李怡勇;郭赤;;呼吸機適應性支持通氣(ASV)的原理和應用[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博;潘旗開;;機械通氣中患者分鐘通氣量低限報警原因分析及其參數(shù)與模式合理應用[A];2013年河南省外科現(xiàn)代護理理論與循證實踐新進展學習班——創(chuàng)傷急救護理學組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2 周從陽;;機械通氣的監(jiān)護[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醫(yī)結合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軍;分鐘通氣量與動脈血氣變化相關性的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5年
2 楊曉春;全麻下機械通氣時合適分鐘通氣量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352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03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