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致病微生物與藥物性牙齦肥大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牙周致病微生物與藥物性牙齦肥大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菌斑微生物在硝苯地平誘導的藥物性牙齦肥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術對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現(xiàn)藥物性牙齦肥大的高血壓患者(A組,23例)、服用硝苯地平后未出現(xiàn)藥物性牙齦肥大的高血壓患者(B組,23例)、慢性牙周炎者(C組,23例)齦下菌斑內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中間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齒垢密螺旋體(Treponema denticola,Td)和福賽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進行相對定量檢測,比較3組患者齦下菌斑中4種牙周致病微生物相對含量的差異。結果:Pg、Td、Tf、Pi在A組明顯高于B組,兩者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A組與C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菌斑微生物在硝苯地平誘導的藥物性牙齦肥大中起著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牙周科;遼寧省口腔醫(yī)學研究所牙周病學研究室;
【關鍵詞】: 藥物性牙齦肥大 牙周致病菌 硝苯地平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271153)
【分類號】:R781.4
【正文快照】: 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高血壓患者的數(shù)量日漸增多,硝苯地平作為一線降壓藥,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其在口腔中的副作用,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易引起藥物性牙齦肥大。研究顯示約30%的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物后會出現(xiàn)藥物性牙齦肥大[1]。藥物性牙齦肥大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樊慧珍;于化鵬;黃文杰;鄧火金;;DNA探針在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學檢測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6年08期
2 林莉;趙戩;李琛;劉靜波;潘亞萍;;反向基因芯片技術檢測牙齦卟啉單胞菌致病島基因[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年02期
3 李曉;欒慶先;李蓬;沙月琴;王淑玉;曹采方;;硝苯地平致藥物性牙齦增生的危險指征分析[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雪;潘亞萍;;牙周可疑致病菌在口腔內不同部位的分布特點[J];廣東牙病防治;2013年09期
2 薛紅蕾;楊德琴;;具核梭桿菌在牙菌斑生物膜中的作用[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5期
3 張體勇;孫玉剛;張玉杰;肖水清;;正畸牙齦炎患者齦溝液中牙齦卟啉單胞菌及致病島rag基因的研究[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4年01期
4 劉莉;譚穎徽;呂俊;張綱;;高原地區(qū)牙周炎患者唾液中3種牙周致病菌與臨床牙周指數(shù)的相關性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5 王學明;徐敏;;知柏地黃丸加減聯(lián)合牙周基礎治療對慢性牙周炎的炎癥因子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年S1期
6 蘇偉;羅美界;蘭秋奎;何灝逾;;不同材料修復牙體楔狀缺損的療效比較[J];廣西醫(yī)學;2014年04期
7 馬連山;朱桂花;;益腎地黃丸治療慢性牙周炎的療效觀察[J];甘肅醫(yī)藥;2014年04期
8 謝軍;陸玉林;曹慶堂;;干細胞在牙周病學中的應用進展[J];北方藥學;2014年05期
9 楊雷;季瑾;范亞賢;宋琛珉;劉怡;;雙黃連牙膏對牙菌斑、牙齦炎的控制效果[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4年03期
10 朱亞橋;盧樹靜;呂杰;李平;王遠勤;;牙冠延長術改善前牙牙齦美觀效果的臨床觀察[J];廣東牙病防治;201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蘇媛;牙周炎對肥胖大鼠脂肪組織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及其促胰島素抵抗機制初探[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阿亞茲(Ayaz Ahmed);牙菌斑的分子微生態(tài)結構分析以及乳酸桿菌抑制變異鏈球菌屬形成生物膜的治療作用[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陳帥;伴放線放線桿菌感染對不同組織器官免疫炎癥反應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陳小燕;NF-κB信號通路在炎癥狀態(tài)下人牙周膜干細胞成骨分化中的調控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5 王勤;伴放線放線桿菌磷脂酰膽堿致病機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陳小燕;NF-κB信號通路在炎癥狀態(tài)下人牙周膜干細胞成骨分化中的調控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延慧;單純牙周基礎治療對藥物性牙齦增生的療效觀察[D];山東大學;2009年
2 陳意;中國廣西牙周病人群齦溝液中主要牙周致病菌定量檢測與hBD-2相關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馬校衛(wèi);基于宏基因組篩選胰蛋白酶樣酶基因及慢性牙周炎齦下菌斑細菌群落結構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4 周志斐;α7nAChR在尼古丁對人牙周膜干細胞成骨分化負性調控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5 戴曉瑋;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動脈硬化斑塊中牙齦卟啉單胞菌牙齦素基因片段的檢測[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胡玲靜;1.人牙齦成纖維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和蛋白酶激活受體的檢測 2.聯(lián)合應用Bio-Gide及Bio-Oss治療改善牙周病患者骨缺損的臨床病例報告[D];浙江大學;2013年
7 陳剛;前牙斷牙再接后與牙周組織相關性的實驗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3年
8 李麗;戒煙對慢性牙周炎基礎治療效果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聶穎;伊犁恰甫其海水庫墓地出土顱骨人類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10 陳春雨;野菊花對牙齦卟啉單胞菌胰酶樣蛋白酶活性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楊泓,高京燕;非硝苯地平鈣離子拮抗劑與牙齦增生的關系研究[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4年04期
2 李聰智,譚德明,魯猛厚,吳英,周文紅,劉國珍,劉安國;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細菌16S rRNA基因[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3 方廠云;蘇征;陳蕾;樊明文;翦新春;陳智;;牙齦卟啉單胞菌脂多糖對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膠原吞噬作用的影響[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4期
4 周婷;徐屹;丁一;趙寰;;慢性牙周炎齦下菌斑中五種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分布[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5期
5 劉華;鐘良軍;李生彪;梁平;劉佳;姜涵;;牙周致病菌在冠心病患者齦下菌斑中的分布[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8年02期
6 ;醫(y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9年04期
7 潘衛(wèi)紅,鄭望茍,陳穗;高血壓病患者牙齦增生與鈣拮抗劑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年09期
8 鄭波,李家泰;多重聚合酶鏈反應檢測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宏偉;李芳;;牙周致病菌與冠心病致病因素相關性的研究探討[J];山東醫(yī)藥;2009年24期
2 熊萍;張明珠;雷雅燕;稅艷青;朱紅;楊帆;;云南蜂膠對3種牙周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9期
3 金笑一;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牙周致病菌研究進展[J];北京口腔醫(yī)學;1998年04期
4 姚文鑫;束蓉;;牙周基礎治療對齦下牙周致病菌的影響[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8年08期
5 梁平;張源明;木拉提;鐘良軍;;16SrDNA技術探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特點[J];新疆醫(yī)學;2009年12期
6 鄭義;張莉;馬寧;;牙周致病菌抑制方法的新進展[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年06期
7 丁琴鳳;馬麗;馮希平;;嗜酸乳桿菌及其滅活菌粘附及拮抗牙周致病菌特性研究[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年06期
8 裴振華;;牙周致病菌的快速量化檢測[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13年01期
9 裴振華;;牙周致病菌的快速量化檢測[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1期
10 楊美薷;肖曉蓉;蔣寒青;張萍;胡琳;夏傳初;吳婭菲;張舉之;;正?谇恢械目梢裳乐苤虏【鶾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198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倪雪巖;伊田博;鈴木基之;魏秀峰;呂亞林;井上美津子;佐々煃二;;應用PCR法對兒童口腔內牙周致病菌分布狀態(tài)的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全科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処f,
本文編號:7582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75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