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不同測量方法評價磨牙拔牙位點保存術后牙槽骨的變化

發(fā)布時間:2017-07-16 03:01

  本文關鍵詞:不同測量方法評價磨牙拔牙位點保存術后牙槽骨的變化


  更多相關文章: 位點保存 磨牙 牙周炎 錐束計算機體層攝影術


【摘要】:目的:采用臨床直接測量、平行投照根尖片和錐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評價存在骨缺損的磨牙拔牙同期位點保存6個月后牙槽骨的變化,并分析不同方法的測量效果。方法:納入20名患者共23顆因牙周病變拔除的磨牙,牙齒拔除后應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質(deproteinized 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汶)和可吸收膜(bioab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Bio-Gide~汶)進行拔牙位點保存術,術中臨床直接測量,術后即刻及術后6個月拍攝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通過上述3種方法測量分析術后6個月牙槽骨高度和寬度的變化并比較測量效果的異同。結果:比較23個拔牙位點的牙槽骨高度在拔牙位點中央、遠中中央、頰側遠中3個觀察點的術中臨床測量與CBCT測量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觀察點的高度及寬度測量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個月接受翻瓣再進入實施種植的10名患者中,拔牙位點中央相應觀察點的牙槽骨高度顯著增加,臨床直接測量和CBCT測量分別增加(6.15±1.73)mm和(6.59±2.53)mm,牙槽骨寬度測量值分別為(8.45±1.18)mm和(8.52±1.27)mm,兩種方法測量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平行投照根尖片觀察術前和術后6個月拔牙位點中央的牙槽骨高度變化為增加(5.84±4.28)mm,測量數值與另兩種方法接近。結論:存在骨缺損的磨牙應用Bio-Oss~汶與Bio-Gide~汶進行拔牙位點保存后,臨床直接測量和CBCT測量兩種方法對牙槽嵴頂骨高度和寬度變化的評價基本一致。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牙周科;
【關鍵詞】位點保存 磨牙 牙周炎 錐束計算機體層攝影術
【基金】:首都衛(wèi)生發(fā)展科研專項基金(2011-4025-04)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2012-45)資助~~
【分類號】:R782.11
【正文快照】: 種植治療已逐步成為一種常規(guī)的修復方法,其成功與否依賴于缺牙區(qū)的軟、硬組織條件[1-2]。眾所周知,在拔牙窩愈合過程中或因重度牙周炎拔牙前已經存在的牙槽骨吸收直接影響實施種植治療所必需的充足骨量[3]。拔牙位點保存術是在拔牙窩內植入骨替代品或其他生物材料,支撐和充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鳳山,吳麗萍,梁儻;牙槽骨高度對旋轉移動的影響[J];上海鐵道大學學報;1998年09期

2 陳鳳山,吳麗萍,梁儻;牙槽骨高度對垂直移動的影響[J];上海鐵道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3 李瑤琴;李琥;陳文靜;;正畸治療中牙槽骨變化的研究進展[J];口腔生物醫(yī)學;2014年01期

4 吳賈涵;楊萍;;測量牙槽骨密度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年03期

5 黃桂林;程賢書;姜群;陳偉;滿城;陳尚;;智齒拔除后羥基磷灰石恢復牙槽骨高度的臨床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5年04期

6 郭鑫;劉進;;正畸治療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十九)——豎直近中阻生下頜第三磨牙牙槽骨改建分析[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6期

7 施斌;周毅;王貽寧;程祥榮;;種植前牙槽骨保存的動物實驗[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2期

8 史鳳芹,于世鳳,徐莉,段云波,劉忠厚;牙周炎患者腰椎和牙槽骨骨密度測量分析[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6年01期

9 陳鳳山,吳麗萍,梁儻;牙槽骨高度對阻力中心和旋轉中心位置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2年05期

10 王曉敏,楊宗萍,于世鳳;Alendronate阻止牙槽骨骨吸收的實驗研究[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郁;;成年牙周病患者矯治前后前牙牙槽骨高度的變化[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尚姝環(huán);三維有限元法分析下頜切牙牙槽骨吸收與應力分析的相關關系[D];武漢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阮曉慧;11~16歲維漢骨性Ⅱ類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區(qū)牙槽骨結構的對比[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偉峰;前牙牙槽骨功能性改建過程的數值模擬[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3 江寰;慢性牙周炎基礎治療前后牙槽骨變化的錐形束CT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4 蘭曉敏;AutoCAD軟件在牙槽骨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楊凱云;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療過程中牙槽骨密度變化的CBCT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惠元;成人骨性下頜偏斜患者牙槽骨形態(tài)學特點的CBCT觀察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7 賈淑霞;基于CBCT數據成人骨性Ⅲ類錯牙合前牙區(qū)牙槽骨形態(tài)學分析[D];山東大學;2012年

8 王娜娜;成人雙頜前突患者正畸治療后上頜切牙區(qū)牙槽骨密度變化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9 劉椺;拔牙后位點保存的臨床及組織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10 周巍;骨保護素基因修飾聯合細胞移植技術治療牙周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54676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54676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ac7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