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異常對大鼠咬肌MyHC異構型特征及其蛋白表達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12-02 22:13
目的:查明大鼠咬肌肌纖維MyHC異構型蛋白的表達和空間分布,探明咬合異常因素作用下咬肌肌纖維MyHC異構型分布特征及其蛋白表達水平的變化,揭示咬合異常所致咀嚼肌生理特性的變化,為探討咬合對TMD的致病機制,探索以調節(jié)和阻斷咀嚼肌結構與功能紊亂為策略的TMD治療方法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jù)。 方法:8周齡SD雄性大鼠80只,隨機編號,設立咬合異常模型組和對照組。(1)單側后牙缺失咬合異常模型建立和分組:拔出右側上頜所有磨牙建立單側咀嚼咬合異常模型,并分為建模2周組、4周組、8周組、12周組;(2)個別后牙早接觸咬合異常模型建立和分組:用結扎絲將一長約1.5mm直徑約0.75mm的圓形針管固定在右側上頜第二磨牙牙合面上形成早接觸咬合異常,并分為建模1周組、2周組、4周組、6周組、8周組、以及去除早接觸組。每組5只,建模組共50只;同期設立對照組,共30只。應用免疫組織化學ABC法檢測咬肌肌纖維MyHC異構型的表達、定位及空間分布,并用圖象分析儀對檢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量化處理;應用Western Blot技術定量檢測咬肌組織MyHC異構型蛋白的表達水平及含量。 結果:正常SD大鼠咬肌主...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3992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周組4周組8周組,2周組單側后牙缺失各組大鼠咬肌MyHc一I型肌纖維百分率
非拔牙側MyHc一I型陽性肌纖維百分率逐漸下降,至建模12周其陽性肌纖維百分率接近同側正常對照組,兩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單側后牙缺失各組咬肌MyHC一I型陽性肌纖維百分率比較及統(tǒng)計分析見表1,圖1。表1單側后牙缺失各組大鼠咬肌MyHc一型肌纖維百分率(o/o)(萬....
圖2個別后牙早接觸各組咬肌MyHC一I型肌纖維百分率
接觸6周組干擾側視野內均沒有發(fā)現(xiàn)陽性肌纖維。早接觸8周組、去除早接觸組與4周組之間雙側咬肌MyHc一I型陽性肌纖維局域構成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個別后早接觸各組咬肌MyHc一I型陽性肌纖維百分率比較及統(tǒng)計分析見表2,圖2。
圖1一1咬合異常動物模型
圖1一1咬合異常動物模型a示拔除大鼠右側上領所有磨牙b示將一長約1.51nln直徑約0.75~的圓形針管固定在右側上領第二磨牙牙合面。示大鼠出現(xiàn)明顯搔抓面部的行為學反應d一l示正常大鼠磨牙排列情況,d-Zd一3示大鼠干擾側上領第二磨牙牙合面磨損,低于鄰牙
圖2一1正常和咬合異常組大鼠咬肌組織HE染色結果
圖2一1正常和咬合異常組大鼠咬肌組織HE染色結果A示正常咬肌組織,HE染色,標尺示200林mB示單側后牙缺失組拔牙側咬肌組織,HE染色,標尺示200林mC示單側后牙缺失組非拔牙側咬肌組織,HE染色,標尺示200林mD示個別后牙早接觸組咬合干擾側咬肌組織,HE染色,標尺示200林m....
本文編號:4013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4013992.html
上一篇:受體活性修飾蛋白1過表達對降鈣素基因相關肽促MG-63增殖和分化作用的影響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