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陶瓷與成骨細胞生物相容性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09 12:13
牙齒缺失后,剩余牙槽骨會發(fā)生持續(xù)的、漸進的吸收,導致牙槽骨骨量的喪失和形態(tài)的改變,影響義齒的修復。這種現(xiàn)象已成為口腔修復學領域有待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本課題基于電刺激成骨理論,設想把壓電陶瓷材料嵌入傳統(tǒng)義齒基托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利用材料的壓電效應,在咀嚼運動中產生微電流刺激牙槽骨定向生長,達到緩解和穩(wěn)定牙槽骨吸收的目的。本實驗旨在研究Bi0.5Na0.5TiO3基(簡稱BNT)和堿金屬鈮酸鹽(LixNayK1-x-y)NbO3基(簡稱NKN)無鉛壓電陶瓷對成骨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影響,以了解這兩種材料的骨細胞相容性。實驗使用骨組織塊法進行成骨細胞的原代培養(yǎng),并進行形態(tài)學觀察、堿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膠原蛋白免疫組化染色以及鈣化結節(jié)染色鑒定:采用傳統(tǒng)壓電陶瓷制備方法制備了BNT和NKN壓電陶瓷并對它們的壓電性能進行了測試。設置實驗組為NKN和BNT、材料對照組PMMA和空白對照組四組,觀察細胞接種后材料周圍細胞的形態(tài)和附著情況。...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成骨細胞原代培養(yǎng)一周Figl.1Primaryosteoblasts(1week)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一周后可見碎骨片周圍有細胞長出,形態(tài)多為梭形(圖1.1)。兩周后細胞長滿瓶底,可以傳代(圖1.2)。2.2成骨細胞的鑒定2.2.1形態(tài)學觀察倒置相差顯微鏡下,剛接種的成骨細胞呈球形,懸浮于培養(yǎng)液中并逐漸沉降貼壁,3一4小時即可觀察到有細胞貼壁,單個生長的細胞形態(tài)為短梭形、錐形或三角形,;24小時已完全貼壁展開,展開后的細胞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較多突起,核位于細胞的一端,核圓,生長期細胞分裂相多見。(HE染色見圖1.3)2.2.2堿性磷酸酶染色成骨細胞胞質內有大量ALP陽性顆粒,呈藍紫色(圖1.4)。2.2.3工型膠原蛋白免疫組化染色細胞胞漿可見到大量棕黃色陽性顆粒(圖1.5)。2.2.4鈣化結節(jié)觀察連續(xù)培養(yǎng)10天左右
形或三角形,;24小時已完全貼壁展開,展開后的細胞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較多突起,核位于細胞的一端,核圓,生長期細胞分裂相多見。(HE染色見圖1.3)2.2.2堿性磷酸酶染色成骨細胞胞質內有大量ALP陽性顆粒,呈藍紫色(圖1.4)。2.2.3工型膠原蛋白免疫組化染色細胞胞漿可見到大量棕黃色陽性顆粒(圖1.5)。2.2.4鈣化結節(jié)觀察連續(xù)培養(yǎng)10天左右,顯微鏡下可見細胞呈鋪路石樣生長;繼續(xù)培養(yǎng)可見細胞重疊生長,基質堆積;繼而基質礦鹽沉積,不透明的鈣化結節(jié)形成。整個過程約三周左右。ARS染色后,不透明區(qū)域染為紅色(圖1.6)23成骨細胞細胞生長曲線的描記成骨細胞生長曲線(圖1.7)顯示,該實驗培養(yǎng)的成骨細胞與其它細胞一樣經歷了潛伏期 (Latentphase)、指數生長期 (ExponentialGrowthPhase)和平臺期 (PlateauPhase)。第一天細胞數為接種時的細胞數,一直到第三天細胞處于潛伏狀態(tài);從第三天開始細胞開始迅速生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鼠成骨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和鑒定[J]. 李先安,雷光華,劉文和,李康華,覃芙. 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07(01)
[2]手術顯微鏡聯(lián)合超聲技術在塑化根管再治療中的應用評價[J]. 徐瓊,凌均棨,麥穗,劉建偉. 上?谇会t(yī)學. 2006(02)
[3]體外培養(yǎng)成骨細胞的影響因素(英文)[J]. 金黎明,劉萬順,韓寶芹,楊艷,田文杰,范圣第. 中國臨床康復. 2006(09)
[4]高性能、高居里溫度壓電陶瓷研究進展[J]. 陳林,陳異,肖定全,朱建國. 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S1)
[5]電磁場促進骨形成的作用機制[J]. 蘇獻雙,張敏.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05(02)
[6][(Bi1-x-yLax)Na1-y]0.5BayTiO3壓電陶瓷的性能與微結構[J]. 賃敦敏,肖定全,朱建國,余萍,莊嚴.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04(11)
[7]超聲清洗的原理及最新進展[J]. 鮑善惠,陳玲. 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 2004(02)
[8]牙釉質表面處理儀研制及其對離體牙拋光效果的研究[J]. 付善民,丁寅,史真,曹猛,周紅生.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4(03)
[9]鈮酸鹽系無鉛壓電陶瓷的研究與進展——無鉛壓電陶瓷20年專利分析之四[J]. 賃敦敏,肖定全,朱建國,余萍,鄢洪建. 功能材料. 2003(06)
[10]振動測量的原理及其在口腔醫(yī)學中的應用[J]. 李明勇,馬軒祥,李玉龍,李斌,郭偉國,徐緋,趙令誠. 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 2003(01)
碩士論文
[1]鈦酸鉍鈉基壓電陶瓷制備及性質研究[D]. 王曉穎.山東大學 2005
[2]牙釉質表面處理儀的研制及其臨床應用研究[D]. 付善民.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16985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成骨細胞原代培養(yǎng)一周Figl.1Primaryosteoblasts(1week)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一周后可見碎骨片周圍有細胞長出,形態(tài)多為梭形(圖1.1)。兩周后細胞長滿瓶底,可以傳代(圖1.2)。2.2成骨細胞的鑒定2.2.1形態(tài)學觀察倒置相差顯微鏡下,剛接種的成骨細胞呈球形,懸浮于培養(yǎng)液中并逐漸沉降貼壁,3一4小時即可觀察到有細胞貼壁,單個生長的細胞形態(tài)為短梭形、錐形或三角形,;24小時已完全貼壁展開,展開后的細胞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較多突起,核位于細胞的一端,核圓,生長期細胞分裂相多見。(HE染色見圖1.3)2.2.2堿性磷酸酶染色成骨細胞胞質內有大量ALP陽性顆粒,呈藍紫色(圖1.4)。2.2.3工型膠原蛋白免疫組化染色細胞胞漿可見到大量棕黃色陽性顆粒(圖1.5)。2.2.4鈣化結節(jié)觀察連續(xù)培養(yǎng)10天左右
形或三角形,;24小時已完全貼壁展開,展開后的細胞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較多突起,核位于細胞的一端,核圓,生長期細胞分裂相多見。(HE染色見圖1.3)2.2.2堿性磷酸酶染色成骨細胞胞質內有大量ALP陽性顆粒,呈藍紫色(圖1.4)。2.2.3工型膠原蛋白免疫組化染色細胞胞漿可見到大量棕黃色陽性顆粒(圖1.5)。2.2.4鈣化結節(jié)觀察連續(xù)培養(yǎng)10天左右,顯微鏡下可見細胞呈鋪路石樣生長;繼續(xù)培養(yǎng)可見細胞重疊生長,基質堆積;繼而基質礦鹽沉積,不透明的鈣化結節(jié)形成。整個過程約三周左右。ARS染色后,不透明區(qū)域染為紅色(圖1.6)23成骨細胞細胞生長曲線的描記成骨細胞生長曲線(圖1.7)顯示,該實驗培養(yǎng)的成骨細胞與其它細胞一樣經歷了潛伏期 (Latentphase)、指數生長期 (ExponentialGrowthPhase)和平臺期 (PlateauPhase)。第一天細胞數為接種時的細胞數,一直到第三天細胞處于潛伏狀態(tài);從第三天開始細胞開始迅速生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鼠成骨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和鑒定[J]. 李先安,雷光華,劉文和,李康華,覃芙. 湘南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07(01)
[2]手術顯微鏡聯(lián)合超聲技術在塑化根管再治療中的應用評價[J]. 徐瓊,凌均棨,麥穗,劉建偉. 上?谇会t(yī)學. 2006(02)
[3]體外培養(yǎng)成骨細胞的影響因素(英文)[J]. 金黎明,劉萬順,韓寶芹,楊艷,田文杰,范圣第. 中國臨床康復. 2006(09)
[4]高性能、高居里溫度壓電陶瓷研究進展[J]. 陳林,陳異,肖定全,朱建國. 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S1)
[5]電磁場促進骨形成的作用機制[J]. 蘇獻雙,張敏. 口腔材料器械雜志. 2005(02)
[6][(Bi1-x-yLax)Na1-y]0.5BayTiO3壓電陶瓷的性能與微結構[J]. 賃敦敏,肖定全,朱建國,余萍,莊嚴.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04(11)
[7]超聲清洗的原理及最新進展[J]. 鮑善惠,陳玲. 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 2004(02)
[8]牙釉質表面處理儀研制及其對離體牙拋光效果的研究[J]. 付善民,丁寅,史真,曹猛,周紅生.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4(03)
[9]鈮酸鹽系無鉛壓電陶瓷的研究與進展——無鉛壓電陶瓷20年專利分析之四[J]. 賃敦敏,肖定全,朱建國,余萍,鄢洪建. 功能材料. 2003(06)
[10]振動測量的原理及其在口腔醫(yī)學中的應用[J]. 李明勇,馬軒祥,李玉龍,李斌,郭偉國,徐緋,趙令誠. 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 2003(01)
碩士論文
[1]鈦酸鉍鈉基壓電陶瓷制備及性質研究[D]. 王曉穎.山東大學 2005
[2]牙釉質表面處理儀的研制及其臨床應用研究[D]. 付善民.第四軍醫(yī)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16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61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