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覆蓋義齒與種植固定義齒修復對無牙頜患者治療效果及其滿意度比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17:43
目的:分析種植固定義齒修復與種植覆蓋義齒修復對無牙頜患者的滿意度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筆者醫(yī)院進行無牙頜種植修復治療的71例患者病例資料,根據(jù)無牙頜種植修復治療方式的不同將71例患者分為A組(n=33)與B組(n=38),A組患者行種植固定義齒修復,B組患者行種植覆蓋義齒修復,比較兩組患者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狀況[改良菌斑指數(shù)(PLI)評分、改良出血指數(shù)(BI)評分、探診深度]、主觀感受(咀嚼功能、語言功能、舒適程度、固定功能、方便程度及美觀程度方面分值)及治療滿意度(治療費用、治療周期及治療效果方面分值)。結果:B組種植成功率與A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B組修復后1、6、12個月種植體改良PLI評分、種植體改良BI評分與A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B組修復后1、6、12個月種植體探診深度明顯高于A組(P<0.05);B組修復后1、6、12個月咀嚼功能、語言功能、固定功能及舒適程度方面分值與A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B組修復后1、6、12個月美觀程度方面分值明顯高于A組(P<0.05...
【文章來源】:中國美容醫(yī)學. 2020,29(0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3 修復方法:
1.4 評價指標
1.4.1 兩組種植體成功率:
1.4.2 兩組種植體改良菌斑指數(shù)(Plaque index,PLI)評分:
1.4.3 兩組種植體改良出血指數(shù)(Bleeding index,BI)評分:
1.4.4兩組種植體探診深度:
1.4.5 兩組患者主觀感受及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種植體成功率比較:
2.2 兩組修復后的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狀況比較:
2.3 兩組修復后的主觀感受比較:
2.4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骨質疏松老年無牙頜患者全口義齒重襯與骨轉化標志物的相關性[J]. 毓天昊,賈興亞,薛燕青,戰(zhàn)德松,閻旭.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22)
[2]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作鈦支架在無牙頜患者種植固定修復中的應用現(xiàn)狀[J]. 李燕玲,王勁茗. 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7(03)
[3]兩種型全口義齒對老年無牙頜患者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J]. 毓天昊,賈興亞,薛燕青,閻旭. 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7(02)
[4]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牙周炎臨床研究進展[J]. 陳惠娟,洪文,譚永寧,李麗惠,譚周純,陳振宇. 河北中醫(yī). 2015(08)
[5]無牙頜下頜種植修復患者的臨床效果療效分析[J]. 胡勁松,李春林,余鑫.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5(21)
[6]上頜后牙缺損竇內提升同期種植術后療效觀察[J]. 鄧天政,呂晶,楊捷緋,柯杰. 空軍醫(yī)學雜志. 2015(01)
本文編號:3576997
【文章來源】:中國美容醫(yī)學. 2020,29(0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3 修復方法:
1.4 評價指標
1.4.1 兩組種植體成功率:
1.4.2 兩組種植體改良菌斑指數(shù)(Plaque index,PLI)評分:
1.4.3 兩組種植體改良出血指數(shù)(Bleeding index,BI)評分:
1.4.4兩組種植體探診深度:
1.4.5 兩組患者主觀感受及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種植體成功率比較:
2.2 兩組修復后的種植體周圍軟組織狀況比較:
2.3 兩組修復后的主觀感受比較:
2.4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骨質疏松老年無牙頜患者全口義齒重襯與骨轉化標志物的相關性[J]. 毓天昊,賈興亞,薛燕青,戰(zhàn)德松,閻旭.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22)
[2]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作鈦支架在無牙頜患者種植固定修復中的應用現(xiàn)狀[J]. 李燕玲,王勁茗. 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7(03)
[3]兩種型全口義齒對老年無牙頜患者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J]. 毓天昊,賈興亞,薛燕青,閻旭. 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7(02)
[4]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牙周炎臨床研究進展[J]. 陳惠娟,洪文,譚永寧,李麗惠,譚周純,陳振宇. 河北中醫(yī). 2015(08)
[5]無牙頜下頜種植修復患者的臨床效果療效分析[J]. 胡勁松,李春林,余鑫.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5(21)
[6]上頜后牙缺損竇內提升同期種植術后療效觀察[J]. 鄧天政,呂晶,楊捷緋,柯杰. 空軍醫(yī)學雜志. 2015(01)
本文編號:35769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5769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