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美學區(qū)臨時種植修復體引導牙齦成型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前牙美學區(qū)臨時種植修復體引導牙齦成型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浙江大學》 2013年
前牙美學區(qū)臨時種植修復體引導牙齦成型的臨床研究
陳肖依
【摘要】:目的:本文介紹了5例對前牙美學區(qū)接受種植修復的患者使用臨時種植修復體對牙齦進行誘導塑型的病例及效果評價。 方法:以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來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口腔醫(yī)院種植科就診的前牙美學區(qū)牙列缺損的五位患者為研究對象,術前對患者進行口內檢查,根據對患者X線、CBCT的術前測量結合口內情況設計可行的種植治療方案,恢復患者缺失牙齒,并在制作最終修復體前使用一段時間的臨時種植修復體對缺牙區(qū)牙齦進行誘導塑型,采用PES評分標準,評估使用臨時種植修復體的美學效果。 結果:(1)五例手術病人術后3-6個月后復診,口腔內檢查結合術后CBCT檢查發(fā)現均符合種植體成功標準。 (2)采用Furhauser等在2005年提出紅色美學指數這一標準,其每例得分如下: 患者一:近中齦乳頭得分為2分,遠中齦乳頭得分為1分,唇側齦緣水平得分為2分,軟組織形態(tài)2分、牙槽突外形2分、軟組織顏色2分、軟組織質地2分。總分為13分。 患者二:近中齦乳頭得分為1分,遠中齦乳頭得分為2分,唇側齦緣水平得分為2分,軟組織形態(tài)1分、牙槽突外形2分、軟組織顏色1分、軟組織質地1分?偡譃10分。 患者三:近中齦乳頭得分為1分,遠中齦乳頭得分為0分,唇側齦緣水平得分為0分,軟組織形態(tài)0分、牙槽突外形1分、軟組織顏色1分、軟組織質地1分?偡譃4分。 患者四:近中齦乳頭得分為0分,遠中齦乳頭得分為2分,唇側齦緣水平得分為1分,軟組織形態(tài)0分、牙槽突外形1分、軟組織顏色1分、軟組織質地1分。總分為6分。 患者五:近中齦乳頭得分為1分,遠中齦乳頭得分為1分,唇側齦緣水平得分為1分,軟組織形態(tài)1分、牙槽突外形1分、軟組織顏色1分、軟組織質地1分。總分為7分。 結論:臨時種植修復體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種植修復美學效果。所以為了減少種植修復的美學風險,在美學區(qū)使用臨時修復體對牙齦進行誘導和塑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83.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鮑琰;齊翊;哈斯巴根;張健;韓靜;孫曜;;前牙區(qū)單個牙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牙齦誘導后的美學評價[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2年03期
2 余玲梅;施斌;;臨時冠對美學區(qū)單顆種植修復體美學效果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2年06期
3 胡秀蓮;林野;于海燕;崔宏燕;;種植暫時修復體在上頜前牙種植美學修復中軟組織處理技術[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康林;陸鈺;吳海珍;;上頜前牙區(qū)種植義齒術前評估及美學影響因素[J];安徽醫(yī)學;2013年10期
2 王小容;陳悅;楊小東;劉樸;廖瑩;周良;門乙;;骨水平Xive種植體系統用于前牙美學修復的臨床研究[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2年02期
3 胡禮明;胡麗曼;柳鋒;黃衛(wèi)東;;珊瑚骨粉、口腔修復膜應用于即刻種植的臨床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2年10期
4 陸春露;王佐林;;美學區(qū)單牙種植的美學評價及患者滿意度的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3年03期
5 索萬奎;龍文;毛俊木;;上頜前牙區(qū)種植美學修復的臨床探討[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年03期
6 姚峰;袁衛(wèi)斌;陳麗明;原浩培;;前牙美學區(qū)即刻種植即刻美學修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年04期
7 張翔;曲哲;賀平;;BEGO牙種植系統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年15期
8 張翔;曲哲;賀平;周宏志;趙佳明;關昌俊;;應用BEGO種植系統進行前牙區(qū)冠橋修復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樂;即刻種植后牙槽嵴骨改建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年
2 張震;懸臂梁式種植固定義齒的回顧性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林野;邱立新;胡秀蓮;李建慧;邸萍;;硬腭結締組織游離移植在上頜前牙區(qū)種植中的應用[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1期
2 阿蘭;徐文洲;周延民;;即刻負重技術的研究進展[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0年01期
3 馬兆峰,宋應亮,李德華,劉寶林,姜惠娟;前牙美學區(qū)種植義齒臨時冠牙齦成型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4年06期
4 胡秀蓮;林野;邸萍;李健慧;張宇;;應用異體脫細胞真皮基質關閉即刻種植軟組織創(chuàng)面的臨床研究[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年01期
5 林野;李健慧;邱立新;邸萍;胡秀蓮;王興;;口腔種植修復臨床效果十年回顧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農樂;劉敏;;瓷貼面修復的臨床研究進展[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7年01期
2 萬英明;王景云;;玻璃纖維根管樁修復前牙殘根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08年24期
3 朱強;;20例前牙樁核冠修復的回顧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年22期
4 夏纓,陳曉鐘;前牙烤瓷熔附金屬全冠37例失敗原因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4年10期
5 呂曉春;;超瓷復合纖維全瓷冠修復前牙的美學探討[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07期
6 鮑淑琴;前牙美觀修復臨床觀察[J];張家口醫(yī)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7 張君;;烤瓷熔附金屬全冠修復失敗原因分析(附32例報告)[J];貴州醫(yī)藥;2006年02期
8 王萍珍;昝昊;;修復前正畸85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9年12期
9 張振庭;前牙再修復患者的審美心理探討[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1995年04期
10 屠美萍;光固化復合樹脂修復中色澤問題的處理[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199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建能;;金屬烤瓷冠橋修復的臨床效果[A];海南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閆偉;吳群;王澤鋒;虞軍;王真;張建民;;27例開放性凹陷性顱骨骨折一期鈦網修復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陳國常;;牙楔狀缺損復合樹脂修復體懸突,欠充的臨床觀察及其防治探討摘要[A];全國第四次牙體牙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5年
4 劉永表;劉可群;馬坯;李書成;張誠;王延平;;磁連接固位體在修復無牙頜上頜骨顴骨、眼眶聯合缺損中的應用[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5 余海;令狐昌智;;人工種植牙265顆近期臨床療效觀察[A];海南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6 蘭菁;孫俊;沈志浩;;染色在烤瓷牙美學修復中的應用[A];全國第六屆口腔修復工藝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方曉;王鋒君;;烤瓷修復體引起牙齦炎的臨床分析[A];浙江省口腔醫(yī)學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屆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宋應亮;徐君伍;馬軒祥;林升;王寶成;李紅梅;安運錚;;人工唾液中修復體電偶序測定及腐蝕傾向的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口腔修復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9 聶寶達;;單側下頜骨缺損修復一例[A];全國第六屆口腔修復工藝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10 石衛(wèi)紅;金文潮;;CEREC系統(Ⅱ型)的臨床應用評估[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雪飛 褚曉明 任常青;[N];健康報;2003年
2 蘇玉軍;韓富明;[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3 周亞軍;[N];內蒙古日報(漢);2006年
4 張雯;[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5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李智;[N];健康報;2009年
6 呂培軍;[N];健康報;2002年
7 ;[N];科技日報;2003年
8 解放軍305醫(yī)院口腔科 孫振宇;[N];健康時報;2008年
9 涂端玉 郭江;[N];市場報;2006年
10 主治醫(yī)師 趙袆;[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蓉;Cerec CAD/CAM全瓷修復體的臨床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2 李俊;(牙合)向牽引在保留前牙殘根中的應用及短期療效觀察[D];武漢大學;2004年
3 戴寧;口腔修復體造型關鍵技術研究及其應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4 夏德林;基于CT數據、快速成型技術個體化鈦合金顱骨缺損修補術的實驗與臨床應用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王敏;Cercon氧化鋯材料色度學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6 魯成林;全瓷冠修復體的破壞機理研究[D];上海大學;2012年
7 趙鵑;自制鑄鈦包埋材料鑄造工藝與鑄鈦修復體鑄造精度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吐爾遜·牙生;鈦生物力型下頜骨(BMM)設計和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程筱勝;口腔修復曲面設計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10 辛海濤;金—瓷結合的有限元與無限元法力學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肖依;前牙美學區(qū)臨時種植修復體引導牙齦成型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2 劉輝;兩種拋光系統對復合樹脂修復體滲漏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3 馬瑞雯;核高度及樁核彈性模量對樁核冠修復體應力分布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4 王冠超;樁核修復體抗折強度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徐晗;瓷層厚度對IPS e.max修復體顏色及遮色性能的影響[D];南昌大學;2011年
6 劉玉紅;Captek修復體的應用基礎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駱筱秋;患者因素對前牙PFM修復美觀滿意度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4年
8 馬丹;四種比色方法制作修復體顏色匹配性的實驗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王敏;前牙全冠修復的臨床效果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周穎蕊;兩種不同冠邊緣設計對牙周組織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前牙美學區(qū)臨時種植修復體引導牙齦成型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0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7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