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頻經(jīng)顱磁刺激聯(lián)合抗抑郁藥物治療抑郁癥住院患者的效果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3-11-05 09:04
目的觀察超低頻經(jīng)顱磁刺激聯(lián)合抗抑郁藥物治療抑郁癥住院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抑郁癥住院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將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對照組采用抗抑郁藥物(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行超低頻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抑郁情況(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認知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WCST、言語流暢性測驗VFT)、神經(jīng)遞質功能與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AMD評分(7.12±1.33)分明顯低于對照組(9.36±2.0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WCST、VFT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WCST完成分類數(shù)、正確應答數(shù)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VFT正確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jīng)遞質功能各指數(shù)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1.3.2 觀察組
1.4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4.1 觀察指標
1.4.2評價標準
1.4.3 數(shù)據(jù)采集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情況比較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jīng)遞質功能情況比較
2.4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情況比較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860726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1.3.2 觀察組
1.4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4.1 觀察指標
1.4.2評價標準
1.4.3 數(shù)據(jù)采集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情況比較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jīng)遞質功能情況比較
2.4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情況比較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8607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8607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