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情緒管理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8 08:04
本文關(guān)鍵詞:ABC情緒管理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ABC情緒管理訓練對于社區(qū)非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情況,探索能夠提高社區(qū)非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并且能夠有效改善其社會功能的康復措施。方法:于2013年10月按入組標準選取60例社區(qū)非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在接受藥物治療、常規(guī)心理治療及健康教育的同時,在社區(qū)工作人員帶領(lǐng)下,每月接受1次、每次約60分鐘的ABC情緒管理訓練,而對照組僅接受藥物治療、常規(guī)心理治療及健康教育。ABC情緒管理訓練的主要內(nèi)容為:通過團體成員敘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典型事件,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信念并與之辯論,用新的辯證的合理的信念替代其不合理的信念,從而改變情緒。于入組時采用一般情況問卷、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SP)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兩組患者進行測評;另外,分別于入組3月后、6月后及12月后采用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SP)、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對兩組患者各重復測評一次,并作對照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統(tǒng)計處理。結(jié)果:1入組患者一般情況本研究共入組60例社區(qū)非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在1年的干預研究中,研究組脫落1例,對照組脫落1例。入組時及研究對象脫落后,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年限、病程以及住院次數(shù)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脫落病例均沒有納入統(tǒng)計分析中。2接受ABC情緒管理訓練后對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情況2.1入組時,兩組患者個人和社會功能量表(PSP)、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總分及其各項因子基線評分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2入組3月后,研究組PSP評分(58.14±2.46)高于對照組(52.14±2.08),而ADL、BPRS總分及缺乏活力因子評分(分別為:30.97±4.14、26.69±1.47、5.79±0.68)低于對照組(分別為:34.90±4.57、28.24±1.27、6.34±0.61),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2.3入組6月后,研究組PSP評分(62.66±2.84)高于對照組(52.72±2.19),而ADL、BPRS總分、焦慮憂郁因子、缺乏活力因子及敵對猜疑因子評分(分別為:25.86±3.58、24.41±1.52、4.79±0.94、5.17±0.76、4.83±0.66)低于對照組(分別為:33.90±4.70、27.76±1.33、5.59±0.68、6.28±0.65、5.79±0.73),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2.4入組12月后,研究組PSP評分(74.07±4.21)高于對照組(53.41±1.97),而ADL、BPRS總分、焦慮憂郁因子、缺乏活力因子、思維障礙因子、激活性因子及敵對猜疑因子評分(分別為:18.86±2.34、20.24±1.62、3.83±1.00、4.17±0.76、4.21±0.62、4.00±0.71、4.03±0.68)低于對照組(分別為:32.79±4.75、27.62±1.40、5.55±0.78、6.28±0.65、4.97±0.57、5.07±0.75、5.76±0.74),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2.5入組3月后,研究組PSP、ADL、BPRS總分及缺乏活力因子評分(分別為:58.14±2.46、30.97±4.14、26.69±1.47、5.79±0.68)均優(yōu)于入組時(分別為:51.45±2.34、35.52±4.41、27.90±1.72、6.17±0.76),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而對照組所有指標與入組時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2.6入組6月后,研究組PSP、ADL、BPRS總分、焦慮憂郁因子、缺乏活力因子及敵對猜疑因子評分(分別為:62.66±2.84、25.86±3.58、24.42±1.52、4.79±0.94、5.17±0.76、4.83±0.66)均優(yōu)于入組時(分別為:51.45±2.34、35.52±4.41、27.90±1.72、5.76±1.09、5.76±0.79),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而對照組只有PSP及BPRS總分(分別為:52.72±2.19、27.76±1.33)優(yōu)于入組時(分別為:51.59±1.84、28.76±1.30),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2.7入組12月后,研究組所有指標與入組時比較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而對照組仍然只有PSP及BPRS總分優(yōu)于入組時,差異均存在顯著性意義(P0.05)。結(jié)論:實施ABC情緒管理訓練能夠能夠有效改善我國社區(qū)非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
【關(guān)鍵詞】:情緒管理訓練 慢性精神分裂癥 社會功能 康復治療 對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9.3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0
- 前言10
- 材料與方法10-13
- 結(jié)果13-17
- 附圖17-22
- 附表22-24
- 討論24-28
- 結(jié)論28-29
- 參考文獻29-31
- 綜述31-38
- 參考文獻36-38
- 致謝38-39
- 個人簡歷39-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敏慧;陶梅芳;章暉;王祖承;;精神疾病社區(qū)康復研究進展[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7年04期
本文關(guān)鍵詞:ABC情緒管理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1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718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