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侵襲性大腸埃希菌Tat蛋白運輸系統(tǒng)與其生理功能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腸侵襲性大腸埃希菌Tat蛋白運輸系統(tǒng)與其生理功能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腸侵襲性大腸桿菌 雙精氨酸轉運系統(tǒng) 生理功能
【摘要】:目的構建TatABC基因缺失株,并探討其與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生理功能的關系。方法利用一步法基因缺失方法,敲除EIEC菌株的TatABC基因,探索該基因對EIEC形態(tài)、生長、生化及跨膜轉運等生理功能的影響。結果TatABC基因缺失株的EIEC在鏡下呈鏈狀排列,在LB培養(yǎng)基上生長顯著變慢;生化反應無明顯變化;在厭氧條件下,由于不能轉運TMAO還原酶,失去了在M9培養(yǎng)基上下生長的能力。結論 EIEC的Tat蛋白運輸系統(tǒng)與其生理功能密切相關。
【作者單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微量元素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腸侵襲性大腸桿菌 雙精氨酸轉運系統(tǒng) 生理功能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470095)
【分類號】:R378
【正文快照】: 細菌合成的許多蛋白質是通過Sec機制轉運系統(tǒng)運輸至功能部位,轉運的底物呈伸展狀態(tài),并且需要從ATP中獲取能量[1]。研究[2-4]表明,絕大多數(shù)細菌中具有與Sec系統(tǒng)明顯不同的蛋白運輸系統(tǒng)-Tat系統(tǒng),它主要運輸折疊蛋白,這些蛋白質通常是構成氧化呼吸電子傳遞鏈的重要組成成分,為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于洋洋;劉倩倩;徐恩麗;胡白石;;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雙精氨酸運輸系統(tǒng)基因(tatC)的功能分析[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11年06期
2 張明,蘇珍,楊曉志,張仁鎖,唐欣昀,吳龍飛,余增亮;一株Tat蛋白質轉運系統(tǒng)受阻菌株特性的研究[J];激光生物學報;2004年03期
3 楊平;周yN;劉娟;黃大可;桂麗;汪淵;賈雪梅;;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及高脂飲食小鼠皮質額葉區(qū)形態(tài)學及Mortalin表達的變化[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4 曹燕飛;鄒麗芳;趙文祥;紀志遠;鄒華松;陳功友;;水稻條斑病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敲除體系的建立[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曉玲;任建平;高穎;楊少芳;王效紅;侯佳宜;;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Tat蛋白運輸系統(tǒng)基因重組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下半月刊);2013年01期
2 宮照龍;葉長蕓;劉小兵;張敏;卓勤;;腸侵襲性大腸桿菌tatABC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學特性[J];微生物學報;2013年05期
3 李爭;熊鸝;紀志遠;鄒麗芳;鄒華松;陳功友;;白葉枯病菌和細菌性條斑病菌多樣性的TALE效應蛋白調控水稻抗(感)病性機理與利用策略[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年1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秀麗;張文高;鄭廣娟;;幼齡ApoE基因敲除小鼠認知功能障礙的行為學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年01期
2 姜佳;鄒華松;李玉蓉;陳功友;;水稻條斑病菌hrcC、hpa3和hrpE基因表達不依賴hrpG和hrpX基因調控[J];微生物學報;2009年08期
3 劉超;江志奎;程筱雯;肖林林;朱華慶;左莉;張素梅;胡若磊;陳孝宇;周青;汪淵;;阿伐他汀對高膽固醇血癥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臟骨橋蛋白表達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4 ;The 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Tat) Pathway Is Essential for Virulence,Flagellation,and Chemotaxis in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Strain RsGD42[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9年12期
5 郭亞輝,許志剛,胡白石,沈秀萍,陳志誼,劉永峰;中國南方水稻條斑病菌小種分化研究[J];中國水稻科學;2004年01期
6 陳功友,鄒麗芳,武曉敏,李玉蓉,王金生;水稻條斑病細菌中新發(fā)現(xiàn)的avrBs3/PthA家族新成員avr/pth13基因[J];中國水稻科學;2005年04期
7 紀志遠;楊娟;王寅鵬;周丹;李玉蓉;鄒麗芳;陳功友;;中國水稻白葉枯病菌小種C8菌株無毒基因的分離及功能鑒別[J];中國水稻科學;2009年05期
8 楊炯炯,匡培梓,管林初,翁旭初;老年記憶障礙與前額葉功能[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9年03期
9 陳功友,鄒麗芳,王邢平,向勇,王金生;水稻白葉枯病菌致病性分子遺傳學基礎[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4年09期
10 李玉蓉;鄒麗芳;武曉敏;楊娟;陳功友;;水稻黃單胞菌avrBs3/PthA家族基因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7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盧玲;梨火疫病菌的分子檢測技術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人體生理學[J];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yī)藥衛(wèi)生);1997年01期
2 孫德文,詹勇,許梓榮;表皮生長因子生理功能的研究進展[J];畜牧與獸醫(yī);2003年07期
3 林植芳;彭長連;林桂珠;;植物黃體素(Lutein)與環(huán)氧化黃體素-黃體素循環(huán)[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6年03期
4 胡亞歐;葉波平;王大勇;;核孔復合體的結構組裝及其生理功能[J];生命的化學;2006年06期
5 曹靜;陳耀星;王子旭;李俊英;;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7年05期
6 劉樹榮;張少斌;;水通道蛋白結構與功能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年12期
7 張鐘元;王強;田金強;周素梅;;L-肉堿的生理功能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8年06期
8 林惠昆;李翠;柯學;;NO參與的S-亞硝基化反應及其生理意義[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9 胡有貞;王艷;張富春;;液泡膜質子泵與植物耐鹽相關性研究[J];分子植物育種;2009年06期
10 宋江華;張立新;;植物跨膜蛋白研究進展[J];生物學雜志;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舒丹;王緯華;蘆銀華;姜衛(wèi)紅;;天藍色鏈霉菌A3(2)雙組分調控系統(tǒng)的初步研究[A];第二屆中國青年學者微生物遺傳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趙鳳云;涂長春;張玉靜;歐陽紅生;張永亮;劉思國;劉伯華;;偽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突變體的克隆與測序[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逄曉陽;龍淼;邢欣;劉國文;朱連勤;王哲;;反芻獸月形單胞菌ack基因缺失工程菌的構建[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內科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蘆銀華;舒丹;王緯華;陳磊;姜衛(wèi)紅;;天藍色鏈霉菌雙組分調控系統(tǒng)JyA1/A2缺失株的構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A];第二屆中國青年學者微生物遺傳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童建;;Clock基因的晝夜表達及生理功能[A];2009全國時間生物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林浩然;;Ghrelin:結構、分布和生理功能[A];第二屆中國動物學會比較內分泌學分會和發(fā)育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肖仔君;鐘瑞敏;陳惠音;楊汝德;;植物乳桿菌的研究進展[A];第三屆“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阿衣木姑·阿布拉;海肉拉·薩伊布扎提;蘇力坦·阿巴白克力;;黃酮和蕨類植物黃酮的研究進展[A];第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林實;黃子杰;徐斌;張仁川;陳璇;;行為類型和SCL-90評價對生理功能的影響[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10 李敏;蔣昌華;胡永紅;張浩;王堯峰;明鳳;;月季小分子熱激蛋白Rchsp17.8基因轉化煙草的多種非生物脅迫耐性研究[A];上海市植物生理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慶;顒郁叩谌龑蒙虾J兄参锷韺W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曉鵬邋實習記者 鐘嘯;小鼠搭橋[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2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郭伽;硫化氫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N];健康報;2009年
3 陳德仁 黃國良;人體內的水知識[N];福建科技報;2009年
4 ;人到老年腎臟有何改變[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8年
5 張強;血液真的能幫助大腦思考嗎?[N];科技日報;2007年
6 白毅;TRPC通道參與保護小腦神經元[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7 柳志卿;我國實驗成功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兔[N];中國礦業(yè)報;2007年
8 杏翁;人體生理學離不開陰陽[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9 黃小澗 馮超君;廣東誕生首例體細胞“克隆豬”[N];廣東科技報;2008年
10 錢紅嶺;從馬加爵大開殺戒看人類基因與性格的關系[N];大眾科技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巍;山羊痘病毒基因缺失轉移載體及基因缺失突變毒株的構建[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李龍;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缺失減毒株的構建[D];浙江大學;2006年
3 唐旭東;家蠶桿狀病毒vp80, Bm21及家蠶SUMO基因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4 葛均青;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ORF67等基因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5 王力;HBx羧基端缺失40個氨基酸相關上調/下調基因的篩選和初步功能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王少輝;禽致病性大腸桿菌DE205B黏附及侵襲相關因子的致病作用[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朱丹;小鼠器官發(fā)育中β-1,,3(4)-半乳糖基轉移酶的表達及功能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李剛;擬南芥磷脂酶Dzeta2通過影響囊泡運輸促進了植物對生長素的響應[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6年
9 楊曉農;豬圓環(huán)病毒Ⅱ型ORF1、ORF3及ORF5基因部分功能的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胡佳華;1.γ-氨基丁酸轉運蛋白Ⅰ(GAT1)在小鼠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生理功能 2.雄性生殖系統(tǒng)中基因表達與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文浩;三株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x基因缺失株生物學特性和免疫原性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2 張兆俊;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功能性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3 李耀坤;胸膜肺炎放線桿菌STM突變體庫的構建及tadD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李婷婷;胸膜肺炎放線桿菌STM突變體庫的構建和mre操縱子的結構與功能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逄曉陽;反芻月形單胞菌及其基因缺失工程菌對瘤胃微生物發(fā)酵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5年
6 于恩艷;中國新疆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人群線粒體DNA多態(tài)性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7 邵光喜;禽腸炎沙門氏菌ClpP基因缺失株的構建及毒力和免疫效果分析[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2年
8 張四化;胸膜肺炎放線桿菌STM突變體庫的構建及flp和dam基因的初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9 黎璐;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的STM突變體庫的構建及l(fā)uxS基因的結構與功能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10 劉雪威;雞致病性大腸桿菌FimC基因缺失菌株的構建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6503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ichuyixue/65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