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與預后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與預后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的變化特點,探討其在ARDS患者液體管理中的指導意義以及對預后評估的價值。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選取浙一醫(yī)院ICU2013年1月至12月采用脈搏指示持續(xù)心輸出量監(jiān)測(Pulse 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的ARDS患者共24例,根據(jù)臨床轉歸分為存活組(16例)與死亡組(8例),比較兩組患者入ICU后3天APACHEⅡ評分、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氧和指數(shù)、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心排指數(shù)(CI)和血乳酸的差異,并分析EVLWI與氧和指數(shù)、CVP、預后有無相關性,評價EVLWI在分析ARDS患者預后中的臨床價值。結果兩組患者入ICU時一般情況、APACHE Ⅱ評分、MAP、CVP、氧合指數(shù)、血乳酸水平、心排指數(shù)(CI)和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I(EVLWI)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而在第2、3天,存活組相較于死亡組氧合指數(shù)上升,EVLWI、血乳酸降低,而死亡組則存在相反的結果,三個指標在兩組間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另外,在第2、3天,EVLWI與氧和指數(shù)呈明顯負相關(r=0.46,P0.01);EVLWI與CVP無明顯相關性(r=-0.11,P=0.146)。置管第3天的EVLWI對ARDS患者預后的ROC曲線下面積(AUC)的均值為0.738。置管第3天的EVLWI8.5ml/kg時,預后評價的敏感性為85.3%,特異性為56.8%。結論EVLWI的動態(tài)變化與氧合指數(shù),乳酸及死亡率有一定的相關性,提示EVLWI可能是評價ARDS患者治療效果較好的預測值。
【關鍵詞】: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 ARDS 液體管理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63.8
【目錄】:
- 致謝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縮略詞表10-12
- 前言12-14
- 1 資料與方法14-17
- 1.1 研究對象14-15
- 1.2 PiCCO測定方法15
- 1.3 其他觀測指標15
- 1.4 統(tǒng)計學方法15-17
- 2 結果17-24
- 2.1 兩組患者間氧合指數(shù)、EVLWI和血乳酸水平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17
- 2.2 EVLWI與氧和指數(shù)、CVP的相關性17
- 2.3 對預后評價的ROC曲線分析17-24
- 3 討論24-31
- 4 結論31-32
- 參考文獻32-35
- 綜述35-50
- 參考文獻47-50
-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0-52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雪;張宏濤;卞淼;逄利;;肌鈣蛋白對82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預后判斷的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3年32期
2 李瑞;謝志;劉江偉;錢建輝;錢若筠;張瓊;楊向新;楊帆;;COX-2在沙漠干熱環(huán)境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肺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4年03期
3 王劍彬;王華;陳啟康;岑仲然;唐穎;蔡靚;劉占國;常平;;中心靜脈壓、全心舒張末期容積指數(shù)和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在評估膿毒性休克液體復蘇中的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9期
4 覃紅梅;吳先榮;甘枚;龐武成;;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對嚴重膿毒癥患者的預后評價[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5 韋妍飛;曹莉;劉燕;張黎;盤璇;;脈搏指示連續(xù)心排血量監(jiān)測技術在重度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醫(yī)學;2015年02期
6 徐云欽;李強;申屠剛;蘇佩華;王剛;姚有榕;鄧盼;羅正理;魏強強;邱成斌;陳偉;沈海強;;足趾末梢血氧飽和度動態(tài)監(jiān)測在閉合性乆動脈傷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5年08期
7 方偉;黃群英;;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液動力學監(jiān)測的研究進展[J];內科;2014年01期
8 張瑜榮;鄧立普;張小華;;血管外肺水及肺血管通透性監(jiān)測在ARDS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4年05期
9 韓玉;代慶春;苗曉云;回志;吳忠榮;張曉衛(wèi);;全心舒張末容積指數(shù)在不同呼氣末正壓區(qū)間預測機械通氣感染性休克患者液體反應性準確性比較[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05期
10 陳超;李啟芳;姜虹;;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后急性肺損傷的治療策略研究進展[J];上海醫(yī)學;201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梅;阿司匹林誘生型脂氧素A4對小鼠急性肺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李懷東;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對原發(fā)肺沖擊傷犬生物學作用及機制的初步探討[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4年
3 徐采云;轉錄因子SP1參與TNF-α介導的肺泡上皮細胞氧化損傷中Nox1基因的表達調控[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李嫣;共刺激分子B7-H3對LPS誘導的急性肺損傷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5 陶文強;老年肺炎相關性膿毒癥中醫(yī)證候學研究及中醫(yī)藥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小云;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應用價值探討[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余水秀;限制性液體管理策略改善嚴重燒傷早期肺功能的臨床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3 胡煒;血管外肺水在ARDS患者液體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D];浙江大學;2012年
4 陸駿;Lund概念在重型創(chuàng)傷性顱腦損傷中的運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牛小娟;血必凈對高原MODS模型的防治作用研究及與炎性因子表達的關系[D];甘肅中醫(yī)學院;2014年
6 郁雅瓊;高頻振蕩通氣應用于單肺通氣對氧合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4年
7 薄麗艷;NFAT5和Ang-Ⅱ及其受體AT1在海水吸入型肺損傷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8 孫麗曉;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預后評價[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黃莉花;納洛酮對油酸型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影響研究[D];延邊大學;2014年
10 張少巍;乙�;邹继J醇對脂多糖引起的急性肺損傷作用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與預后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49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47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