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類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在肺纖維化的表達及其機制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0-04-15 11:20
【摘要】: 肺纖維化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引起的間質(zhì)性肺疾病,是許多慢性肺病的共同結(jié)局。其病理特點包括肺泡上皮損傷、肺成纖維細胞積聚以及細胞外基質(zhì)的過度沉積,最終導致不可逆性損傷。肺纖維化病因復雜、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近年研究表明,免疫機制參與了肺纖維化的發(fā)病。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MHC)II類分子是抗原呈遞細胞將外源性抗原提呈給CD4+Th細胞的必要載體,同時影響著T細胞的選擇、免疫耐受的誘導及抗體產(chǎn)生等,是機體免疫反應(yīng)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II類反式激活蛋白(CIITA)是MHC II類分子表達的限速因子,人白細胞抗原(HLA)-DR是經(jīng)典的MHC II類抗原。MHC II類抗原在靶器官的異常表達是組織特異性炎癥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標記。研究表明,MHC II類分子參與了肝、腎纖維化的發(fā)病過程。MHC II類分子參與肝臟纖維化的機制可能是MHC II類分子相關(guān)的抗原呈遞導致B細胞的分化,由此產(chǎn)生高免疫球蛋白血癥;而在腎臟則認為與MHC II類分子的抗原呈遞作用刺激初始T細胞的特異性免疫應(yīng)答,Th1/Th2極化失衡有關(guān)。MHC II類分子與肺纖維化之間的關(guān)系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在博來霉素誘導的大鼠肺纖維化模型上,觀察肺組織MHC II類分子及其上游調(diào)控因子CIITA表達水平的變化,臨床實驗觀察HLA-DR在特發(fā)性肺纖維化的表達,探討MHC II類分子在肺纖維化發(fā)病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意義。 方法:(1)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肺纖維化組(經(jīng)氣管內(nèi)注入BLMA5 5mg/kg),分別于造模后第7天、28天取肺組織行HE染色、Masson染色,并依據(jù)szapiel方法對肺部病變進行半定量評分;生化方法檢測肺組織羥脯氨酸含量;(2)免疫組化染色觀察大鼠肺組織MHC II類分子表達,實時定量PCR技術(shù)測定肺組織總CIITA及I型、III型、IV型CIITAmRNA和TGF-β1mRNA表達;(3)ELISA法檢測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FN-γ及IL-4水平變化;(4)收集肺活檢的特發(fā)性肺纖維化(IPF)患者肺組織石蠟標本10例,免疫組化染色觀察肺組織HLA-DR的表達情況。 結(jié)果:(1)氣管內(nèi)給予博萊霉素后第7天及第28天,大鼠肺組織MHC II陽性細胞明顯增多(P0.05, P0.01),第28天較第7天增多(P0.05);(2)第7天時,纖維化組大鼠肺組織總CIITA較對照組升高170.4%(P0.05),I型CIITA較對照組升高258.8%(P0.05),IV型CIITA較對照組降低87.2%(P0.01);第28天時,纖維化組大鼠肺組織總CIITA較對照組升高98.6%(P0.05),I型CIITA較對照組升高137.1%(P0.05),IV型CIITA仍較對照組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纖維化組肺組織IV型CIITA在第28天時較第7天時升高667.3%(P0.01);(3)纖維化組肺組織第7天TGF-β1mRNA水平升高,達對照組的8倍多(P0.01),第28天TGF-β1mRNA較第7天略有下降,但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約為對照組的4倍;(4)纖維化組大鼠第7天及第28天BALF中IFN-γ含量均較對照組下降(均P0.01),而同時期BALF中IL-4含量均較對照組升高(均P0.01);(5)IPF肺組織細支氣管肺泡上皮HLA-DR表達上調(diào),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002, P=0.001)。 結(jié)論:肺組織MHCII/CIITA體系參與了博萊霉素誘導的肺纖維化的病理生理過程,這可能是通過調(diào)節(jié)肺組織局部的Th1/Th2平衡實現(xiàn)的;纖維化肺組織上皮細胞異常表達MHC II類抗原,推測這可能使這些上皮組織更易遭受MHC II類分子介導的免疫損傷,導致上皮損傷及異常修復的持續(xù)存在,最終導致肺纖維化形成并持續(xù)進展。
【圖文】:
(二) 病理改變:1. 對照組:光鏡下HE 染色見支氣管粘膜完整、無脫落,肺泡腔內(nèi)無分泌物,肺泡壁結(jié)構(gòu)完整,無炎性細胞浸潤(圖1①);Masson染色肺組織肺泡壁未見纖維化(圖1②)。2. 纖維化組:光鏡下第 7 天 HE 染色見支氣管壁明顯炎癥浸潤,不同大小支氣管均有炎癥,粘膜脫落,肌層明顯增厚,支氣管周圍肺組織炎癥明顯,肺泡結(jié)構(gòu)破壞,肺泡間隔顯著增厚,肺泡腔內(nèi)可見出血,明顯炎性細胞浸潤,并見纖維蛋白滲出,肺實變,未見明顯的纖維化(圖 1③),Masson 染色肺泡壁未見藍色(圖 1④);第 28 天肺組織彌漫性炎癥已明顯減輕(圖1⑤),僅見少量炎癥細胞浸潤,,但肺泡結(jié)構(gòu)進一步破壞、結(jié)構(gòu)紊亂,纖維組織成條索樣、斑片狀分布,可見纖維結(jié)節(jié)形成(圖 1⑥)。(三) 形態(tài)學半定量評分:肺組織切片 HE 染色顯示大鼠肺組織從注入 BLM 后第 7 天出現(xiàn)明顯炎癥
圖8 TGF-β1 熒光擴增圖及標準曲線Figure 8 Real time PCR amplification kinetics curve and standard curve of TGF-β1表 6 大鼠肺內(nèi)灌注博來霉素 TGF-β1 mRNA 表達變化趨勢(x ±S)Table 6 Real time PCR results of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GF-β1 (x ±S)Groups 7thday 28thdayC(n=4) 0.73±0.39 1.25±0.49F(n=6) 6.46±1.83* 5.29±1.91**P <0.01 vs control group圖9 大鼠肺組織TGF-β1 mRNA表達的實時定量PCR結(jié)果(x ±S)**9cintcontrol fibrosis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563.9
本文編號:2628494
【圖文】:
(二) 病理改變:1. 對照組:光鏡下HE 染色見支氣管粘膜完整、無脫落,肺泡腔內(nèi)無分泌物,肺泡壁結(jié)構(gòu)完整,無炎性細胞浸潤(圖1①);Masson染色肺組織肺泡壁未見纖維化(圖1②)。2. 纖維化組:光鏡下第 7 天 HE 染色見支氣管壁明顯炎癥浸潤,不同大小支氣管均有炎癥,粘膜脫落,肌層明顯增厚,支氣管周圍肺組織炎癥明顯,肺泡結(jié)構(gòu)破壞,肺泡間隔顯著增厚,肺泡腔內(nèi)可見出血,明顯炎性細胞浸潤,并見纖維蛋白滲出,肺實變,未見明顯的纖維化(圖 1③),Masson 染色肺泡壁未見藍色(圖 1④);第 28 天肺組織彌漫性炎癥已明顯減輕(圖1⑤),僅見少量炎癥細胞浸潤,,但肺泡結(jié)構(gòu)進一步破壞、結(jié)構(gòu)紊亂,纖維組織成條索樣、斑片狀分布,可見纖維結(jié)節(jié)形成(圖 1⑥)。(三) 形態(tài)學半定量評分:肺組織切片 HE 染色顯示大鼠肺組織從注入 BLM 后第 7 天出現(xiàn)明顯炎癥
圖8 TGF-β1 熒光擴增圖及標準曲線Figure 8 Real time PCR amplification kinetics curve and standard curve of TGF-β1表 6 大鼠肺內(nèi)灌注博來霉素 TGF-β1 mRNA 表達變化趨勢(x ±S)Table 6 Real time PCR results of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GF-β1 (x ±S)Groups 7thday 28thdayC(n=4) 0.73±0.39 1.25±0.49F(n=6) 6.46±1.83* 5.29±1.91**P <0.01 vs control group圖9 大鼠肺組織TGF-β1 mRNA表達的實時定量PCR結(jié)果(x ±S)**9cintcontrol fibrosis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563.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孫桂芝,周同,吳開胤,李曉,陳玉英,胡慶沈,張冬青,陳楠;樹突狀細胞在大鼠單側(cè)輸尿管梗阻后腎組織中的分布與作用[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2 周同,吳開胤,孫桂芝,張玉梅,張冬青,胡慶沈,陳玉英,陳楠;樹突狀細胞在5/6腎切除大鼠中分布及與腎間質(zhì)纖維化的關(guān)系[J];上海醫(yī)學;2004年08期
本文編號:2628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6284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