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引起氣道高反應性,導致可逆性氣道阻塞性疾病。在哮喘的發(fā)病機制中,其細胞因子網(wǎng)絡十分復雜。任何對細胞因子或者網(wǎng)絡中的某一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影響的藥物或干預措施可影響哮喘的嚴重程度及預后。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年幼兒童急性喘息發(fā)作最常見的誘因,而細菌脂多糖可能是保護因素。 目的: 1.建立哮喘模型,從肺組織病理改變、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等細胞因子的變化研究哮喘的免疫發(fā)病機制,探討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其影響,評價兩者的抗炎效果。 2.低劑量照射對機體的效應隨劑量不同而不同,研究低劑量照射對卵白蛋白(OVA)激發(fā)的哮喘小鼠肺組織病理、HMGB1等細胞因子的影響,探討低劑量照射對哮喘小鼠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3.檢測不同病原感染后支氣管肺炎嬰幼兒外周血HMGB1mRNA表達水平及CRP、WBC計數(shù)、免疫球蛋白、T細胞亞群,分析其相關(guān)性,研究HMGB1在支氣管肺炎的臨床意義。 方法: 1.使用OVA建立小鼠過敏性哮喘模型,給予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布地奈德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斯特進行干預,逆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T-PCR)檢測各組小鼠肺組織HMGB1 mRNA的表達,免疫組化標記肺組織HMGB1、IL-1β、IL-6、IL-10、TLR4蛋白的表達。 2.OVA致敏后的小鼠給予低劑量X射線全身照射(20mGy-400mGy),再激發(fā)建立哮喘模型,RT-PCR檢測各組肺組織小鼠HMGB1、TNF-αmRNA的表達,免疫組化標記肺組織IL-1β、IL-6、IL-10蛋白的表達。 3.檢測不同病原感染后支氣管肺炎患兒外周血的13個指標:RT-PCR檢測外周血HMGB1mRNA的表達,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T細胞亞群,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夾層酶聯(lián)免疫分析C-反應蛋白(CRP),用細胞計數(shù)器進行白細胞(WBC)計數(shù)。分析13個指標相關(guān)性及預測病原菌95%可信區(qū)間曲線下面積。 結(jié)果 1.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治療后哮喘小鼠肺組織炎癥較哮喘組減輕。哮喘組肺組織HMGB1的表達較對照組增高,第二周出現(xiàn)高峰。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后HMGB1的表達第一周出現(xiàn)高峰,然后逐漸減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治療后HMGB1的表達第二周出現(xiàn)高峰。兩者不同程度地減少了IL-1β、IL-6的表達,增加IL-10、TLR4的表達。 2 .在OVA激發(fā)小鼠哮喘模型組增加了低劑量X射線全身照射(20mGy-400mGy)后,HE染色示OVA+70mGy組肺組織炎癥較輕。OVA+50mGy和OVA+70mGy組與OVA+20mGy組相比,TNF-α、IL-1β、IL-6、IL-10的表達逐漸增強,HMGB1的表達降低,OVA+100mGy、OVA+200mGy和OVA+400mGy組的TNF-α、IL-1β、IL-6、IL-10的表達下降,HMGB1的表達增強。 3.支氣管肺炎患兒外周血HMGB1的表達:以1.0256為切點,HMGB1對診斷是混合感染還是單一感染的靈敏度為88.0% ,特異度為67.9%;以0.7472為切點,HMGB1對診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的靈敏度為73.1% ,特異度為11.1%。HMGB1與WBC、CRP、IgM、CD3+、CD4+CD25+細胞之間的相關(guān)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毒感染組HMGB1的表達低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稍高于健康對照組。 結(jié)論: 1.HMGB1參與了哮喘的氣道炎癥反應,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布地奈德對細胞因子HMGB1、IL-1β、IL-6、IL-10、TLR4的影響較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明顯,推測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抗過敏性炎癥作用優(yōu)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2.低劑量照射對哮喘小鼠的效應隨劑量不同而不同,50-70mGy低劑量誘導興奮效應的產(chǎn)生,100-400mGy導致免疫功能的抑制和組織細胞的損傷效應。 3. HMGB1可作為兒童支氣管肺炎混合感染的有效指標,如HMGB1在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表達小于1.0256可以排除混合感染。HMGB1小于1.0256同時WBC≥13×10~9/L單一細菌性肺炎的陽性預測價值是92.3%。適量的HMGB1表達增高可能是哮喘的保護因子。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562.2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淑賢;殷凱生;卞濤;陳子慶;;咪喹莫特對小鼠哮喘模型氣道炎癥和STAT6表達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2 付亮;蔡紹曦;趙海金;李文軍;佟萬成;;N-乙酰半胱氨酸對哮喘小鼠肺組織HMGB1、RAGE表達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3 孫義敏,劉樹錚;小鼠受X射線全身照射后腹腔巨噬細胞IL-1β蛋白表達的變化[J];輻射防護;2000年06期
4 孫義敏,劉樹錚;X射線全身照射后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表達量的變化[J];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00年03期
5 劉曉冬,劉樹錚,馬淑梅,劉楊;低劑量X射線全身照射后小鼠IL-10和IL-12的反向變化[J];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01年04期
6 金河天;陳大偉;湯鵬飛;齊景偉;;PET-CT中心注射護士受照劑量估算[J];吉林醫(yī)學;2009年06期
7 張儒林,程國棟,劉錦文,李清河,王連知,楊蒼珍;上消化道造影受檢者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的觀察[J];中國輻射衛(wèi)生;1992年01期
8 袁鏞齡,森島彌重,沈泓,古賀妙子,魏履新,菅原努;天然輻射源致陽江高本底輻射地區(qū)居民的劑量估算[J];中國輻射衛(wèi)生;2004年01期
9 朱虹;蔡佩佩;王俏;周龍女;朱健;;膿毒癥大鼠肝組織高遷移率族蛋白B1和Toll樣受體4基因的表達及相關(guān)性[J];上海醫(yī)學;2009年12期
10 胡儀吉;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的診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年02期
,
本文編號:
2614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61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