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循環(huán)下肺損傷及肺保護策略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肺損傷 + 全身炎癥反應 ; 參考:《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年09期
【摘要】:正體外循環(huán)(cardioplumonary byass,CPB)使得大多數(shù)心臟手術得以開展,而肺損傷作為心臟手術后的一個常見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臨床轉(zhuǎn)歸。目前認為肺損傷主要與術后全身炎癥反應、肺缺血-再灌注損傷及炎癥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等因素有關。CPB期間血液與CPB循環(huán)回路表面的接觸、輸血輸液、肝素-魚精蛋白的使用、術中肺動脈阻斷等均可引起顯著的全身炎癥反應,導致肺內(nèi)粒細胞集聚最終引起彌漫
[Abstract]: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makes the majority of cardiac surgery possible, but lung injury, a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seriously affects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At present, it is considered that lung injury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after operation, lu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gene polymorphism. The contact between blood and CPB circulation loop during CPB, transfusion, heparin and protamine use are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lung injury. During the operation, pulmonary artery occlusion can cause significant systemic inflammation, leading to the accumulation of granulocytes in the lung and eventually diffuse.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
【分類號】:R56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貝娜;何龍泉;王玉;;缺血預適應和缺血后適應在腦缺血耐受中的作用[J];安徽醫(yī)學;2011年12期
2 王楊;徐志云;;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體外循環(huán)心臟術后全身炎性反應的研究進展[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4年04期
3 李東升;楊新星;李慎茂;焦力群;繆中榮;王斌;凌鋒;;MoMa腦保護裝置在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中的作用[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1年02期
4 馬春;羅玉敏;吉訓明;;短暫肢體缺血預適應對遠隔組織器官保護作用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1年02期
5 王丹;田國剛;;七氟烷預處理對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機制[J];海南醫(yī)學;2014年14期
6 ;Protective effects of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rat hindlimb on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2年08期
7 王小華;吉冰洋;龍村;;遠端缺血預處理心肌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1年02期
8 王小華;吉冰洋;龍村;;MicroRNA在心肌缺血損傷及預處理保護中的表達和調(diào)控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體外循環(huán)雜志;2011年04期
9 馮肖肖;周麗佳;吳建永;;遠程缺血處理的臨床應用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3期
10 雷遷;曾慶詩;羅沙;張曉慎;謝斌;朱平;羅智超;郭惠明;;肢體遠隔缺血預處理對胸腔鏡體外循環(huán)心臟手術的肺保護作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安;肺動脈灌注低溫HTK液對未成熟肺體外循環(huán)損傷作用的臨床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0年
2 熊軍;α7nAChR激動劑后處理對大鼠在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3 李莉;心臟停跳期間肢體缺血及全身常氧處理減輕瓣膜置換術后心肌損傷[D];中南大學;2011年
4 高建波;無創(chuàng)性延遲肢體缺血預適應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效應動力學和線粒體功能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陳敏;肢體缺血預適應大鼠血清對HUVEC和H9c2(2-1)細胞H_2O_2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周程輝;內(nèi)源性心肌保護措施:策略優(yōu)化、新機制及臨床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7 謝克亮;氫氣對膿毒癥的保護效應及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劉睿;七氟醚抗單肺通氣致急性肺損傷保護作用機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楊勇;連續(xù)灌注不停跳心臟移植的實驗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10 李文雷;烏司他丁肺灌注液在深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中未成熟肺保護及microRNA表達譜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吳芳;雙下肢遠程缺血預處理對兔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細胞凋亡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0年
2 陳維安;七氟醚預處理對肝缺血再灌注損傷及腎功能影響的觀察[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王海燕;七氟醚對心臟雙瓣置換術患者肺的保護作用[D];中南大學;2012年
4 王瑞;圍術期輸血指征評分方案應用于脊柱外科大量失血手術的臨床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3年
5 王蕾;無創(chuàng)性延遲肢體缺血預適應對四周病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韓煥芝;含氫培養(yǎng)液對脂多糖(LPS)致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樊和明;咪唑安定和氟馬西尼對新生大鼠延髓腦片基本節(jié)律性呼吸放電的影響[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4年
8 陳松;七氟醚后處理對體外循環(huán)犬肺保護作用及機制的實驗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超,陳琳潔,,王安潮;急性氨中毒肺損傷15例臨床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1995年06期
2 汪盛賢,劉寬宇,陳玉瓊,陳志遠,雷士澤;中性粒細胞的兩種簡易標記方法及在計量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yī)藥;1996年02期
3 石錚,殷鳳峙,黃鶴光,林永 ;重癥急性膽管炎引發(fā)肺損傷時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1996年04期
4 周繼紅;內(nèi)皮素、內(nèi)皮素受體與肺損傷[J];國外醫(yī)學.骨科學分冊;1996年02期
5 陳佰義,姜莉,趙洪文,呂長俊,侯顯明;肺泡腔內(nèi)纖維連接蛋白、透明質(zhì)酸積聚于博萊霉素致肺損傷早期動態(tài)觀察[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6 盧青,孫中吉;丹參對ARDS大鼠肺損傷的治療保護和對肺泡巨噬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中國急救醫(yī)學;1999年07期
7 王輝山,易定華,汪曾煒,徐鵬;間斷給氧對兔體外循環(huán)中肺損傷的保護[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8 呂孝東!215004,劉根壽!215004,吳浩榮!215004,邢春根!215004,李軍成!215004,陳易人!215004;急性胰腺炎大鼠氧自由基的變化與肺損傷的關系[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0年12期
9 陳建常,王樂農(nóng),史振滿,盧開柏;丹參、甘露醇對肢體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損傷保護作用的比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1年11期
10 許峰;高濃度氧肺損傷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明靜;王興勇;盧仲毅;;白藜蘆醇甙對內(nèi)毒素休克肺損傷大鼠TH1/TH2失衡的干預作用[A];2003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陳海斌;王正國;周繼紅;楊志煥;劉偉雄;賀偉;李曉炎;寧心;;激波傳播的三個時段在肺損傷中的作用[A];第十四屆全國激波與激波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黃新莉;周曉紅;范亞敏;凌亦凌;;硫化氫對脂多糖所致肺損傷的影響及機制研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4 闞海東;宋偉民;蔣蓉芳;;室內(nèi)常見氣傳真菌對動物肺損傷的實驗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5 門秀麗;張連元;孫樹勛;;;撬釋Υ笫笾w缺血再灌注致肺損傷病理形態(tài)學的影響[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6 王辰;詹慶元;;呼吸機所致肺損傷與肺保護性通氣策略[A];2003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王鵬程;羅自強;漢建忠;劉惠君;;MK801對內(nèi)毒素血癥時小鼠肺損傷的保護作用[A];中南地區(qū)第六屆生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8 夏照帆;馬兵;衛(wèi)偉;賈一韜;;活化素受體樣激酶5活性抑制在炎性肺損傷發(fā)病機制中的意義[A];第五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燒傷后臟器損害的臨床救治論文匯編[C];2007年
9 姜宏英;;呼吸機所致肺損傷大鼠模型病理學研究[A];第二十三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六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于湘友;;體外循環(huán)肺損傷與其防治的研究進展[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大會暨中華呼吸病學會呼吸生理和重癥監(jiān)護學組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曹志新 達娃旺杰;毒氣吸入肺損傷[N];健康報;2004年
2 嚴佶祺;供肝熱缺血時間延長可致肺損傷[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3 琳琳;干細胞有望修復肺損傷[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4 ;拉扎堿類藥預防肺損傷研究近況[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5 王雪飛 馬威 王云彥;SARS病毒如何引發(fā)肺損傷[N];健康報;2005年
6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博士 張榮邋衣曉峰 陳英云 整理;放射性肺損傷機制新解[N];健康報;2008年
7 吳一福;黃芩甙對胰腺炎肺損傷具有保護作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8 呂乃群;抗菌藥可造成肺損傷[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9 李仁豐;一氧化氮可治重癥非典[N];健康報;2003年
10 張中橋;深挖掘新發(fā)現(xiàn)[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茹永新;紅景天對博萊霉素誘導的大鼠肺損傷干預作用實驗研究[D];天津中醫(yī)學院;2004年
2 劉洪斌;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發(fā)病機制及中藥治療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申翼;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與體外循環(huán)肺損傷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楊玉花;甲醛吸入染毒致大鼠肺損傷的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5 董春山;異丙酚對機械通氣肺損傷影響的動物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張馨木;重組人Elafin對實驗性大鼠急性胰腺炎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劉明東;JNK通路在急性胰腺炎相關性肺損傷的作用機制及丹參酮ⅡA的干預作用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8 左偉;核因子—κB活化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作用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9 馬宏博;扶正排毒液治療內(nèi)毒素休克肺損傷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10 賴添順;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呼吸機所致肺損傷的動物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存友;鹽酸與胃蛋白酶單肺誤吸導致對側肺損傷的對比性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馬輝;氧化/抗氧化失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損傷發(fā)病機制中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鐘琳琳;生存素在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損傷中的表達[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陳燕樺;體外循環(huán)肺損傷的研究現(xiàn)狀[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陳瑞豐;胰炎合劑治療大鼠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NF-κB活性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劉成軍;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及其組織抑制劑在高氧肺損傷中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4年
7 何家慶;單側胸部撞擊致家兔對側肺損傷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3年
8 王海燕;TGF-β1信號通路對內(nèi)毒素肺損傷中ECM重建紊亂的調(diào)控機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胡洋;胚胎干細胞對博萊霉素所致小鼠肺損傷的治療作用初探[D];蘇州大學;2007年
10 聶川;未成熟新生鼠高氧肺損傷超微結構改變及TGFβ_1的表達[D];暨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0007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200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