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不同頻率、部位腹肌電刺激的反饋式呼吸電刺激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應用不同頻率、部位腹肌電刺激的反饋式呼吸電刺激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呼吸電刺激 腹肌功能 膈肌活動度 潮氣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摘要】:目的:探討應用不同頻率、不同腹肌電刺激的反饋式呼吸電刺激訓練對腹肌功能、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響。方法:募集15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同一周內分別隨機進行30Hz下腹肌、30Hz腹直肌、50Hz下腹肌、50Hz腹直肌刺激的反饋式呼吸電刺激訓練。呼吸電刺激訓練主要由膈神經和腹肌電刺激、呼吸反饋、腹式呼吸三個部分組成。膈神經和腹肌電刺激:有兩個交替輸出的電流通道,A通道輸出雙向對稱方波,頻率30Hz,脈寬為0.5ms,刺激膈神經;B通道輸出低頻調制中頻正弦波,載波頻率4k Hz,調制波頻率在30Hz或50Hz,刺激下腹肌(腹股溝中點上2cm)或臍旁水平2cm處的腹直肌。在平靜狀態(tài)時和訓練的第15min分別檢測下腹肌肌電、腹橫肌厚度、膈肌活動度、潮氣量、死腔通氣等指標。結果:30Hz、50Hz下腹肌和腹直肌刺激后下腹肌肌電和厚度明顯增加,且50Hz下腹肌刺激較其他三組下腹肌肌電和腹橫肌增厚率大,且差異顯著。30Hz、50Hz下腹肌和腹直肌刺激后膈肌活動度、潮氣量明顯增加,死腔通氣明顯減少,且50Hz下腹肌刺激較其他三組刺激膈肌活動度和潮氣量大,差異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反饋式呼吸電刺激訓練可以增加腹肌收縮,提高膈肌活動度和呼吸效率。
【作者單位】: 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廣東省醫(yī)學科學院;
【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0b031600164)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2j4300083)
【分類號】:R563.9
【正文快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種以氣道阻塞、肺部氣體潴留和肺過度充氣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已經發(fā)現(xiàn)20%—50%的COPD患者呼吸肌力量減弱15%—30%[1]。吸氣肌活動不足導致通氣不足,同時呼氣肌肌力減弱導致運動時動態(tài)過度充氣[1]。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鄧永紅;李軍梅;劉剛;;低頻復合生理頻率慢性電刺激對肺氣腫兔膈肌力學特性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2 李香彭;李軍梅;劉剛;;肺氣腫兔膈肌力學模式對慢性超低頻復合生理頻率電刺激的適應性改變[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3 張鳴生,,張辛,李煜庭,胡妙貞,黃長抗;呼吸電刺激訓練對肺功能康復的作用[J];中華理療雜志;1995年02期
4 曾廣斌;;睡眠時頰下電刺激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颊呱虾粑篱_放狀態(tài)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1991年02期
5 張鳴生,張辛,李煜庭,胡妙貞,黃長抗;呼吸電刺激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復治療的觀察[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5年05期
6 鄭則廣,陳榮昌,張秀燕,李寅環(huán),黎毅敏,鄭勁平,鐘南山;電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評價膈肌功能的比較[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4年02期
7 李軍梅;鄧永紅;劉剛;李香鵬;;低頻復合生理頻率慢性電刺激對肺氣腫兔膈肌肌漿網Ca~(2+)-ATP酶活性及Ca~(2+)攝取和釋放動力學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08年02期
8 張睢揚,劉剛,王東林,郭先健,錢桂生;氨茶堿對慢性電刺激后膈肌肌條力學模式的影響[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0年06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曉梅;王良興;胡良岡;陳少賢;;經皮同步無創(chuàng)電刺激舌下神經分支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療效觀察[A];2005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軍梅;低頻復合生理頻率慢性電刺激對肺氣腫兔膈肌結構和功能影響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2 歐娜;慢性電刺激對成肌分化的C2C12細胞肌型轉換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80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18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