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學表型的臨床治療及療效觀察
本文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學表型的臨床治療及療效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RCT 表型 ICS+LABA+LAMA ICS+LABA
【摘要】:目的:1.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學表型個體化治療的臨床效果。2.據(jù)肺氣腫程度和(或)支氣管管壁增厚程度將慢阻肺分為不同的表型,觀察ICS+LABA或ICS+LABA+LAMA治療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臨床療效,探討不同治療方法對不同影像學表型患者的療效差異。方法:1.實驗設計為前瞻,隨機性臨床病例對照研究,慢阻肺的診斷參照2013年慢阻肺全球倡議。標準選擇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門診及住院部符合C(高風險,癥狀少,肺功能3,--4級,急性加重≥2次/年,呼吸困難2級,CAT評分10分)、D(高風險,癥狀多,肺功能3~-4級,急性加重≥2次/年,呼吸困難≥2級,CAT評分≥10分)組標準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集入組者胸部HRCT資料,并排除肺部有其它實質性疾病者,]HRCT圖像重建后測量肺氣腫像素指標-950(PI-950,即CT值-950HU的區(qū)域占整個肺體積的百分比),支氣管管壁厚度/相鄰肺動脈直徑,并評估肺低衰減區(qū)(Low attenuation area,LAA)評分及分級[314];結合LAA評分和支氣管管壁增厚程度分級[5]將患者分為A型、E型、M型三型,完成肺功能及支氣管舒張試驗檢查,記錄年齡、吸煙指數(shù)、CAT量表評分、肺功能相關數(shù)據(jù)(FEV1、RV/TLC、FEV1%Pre),檢測C反應蛋白。2.選取我科符合C、D組穩(wěn)定期慢阻肺患者143例,患者分為A型、E型、M型三型。采用完全隨機設計,分別將三型隨機分成兩個治療組,(A組)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160ug/4.5ug,每日兩次),(B組)噻托溴銨干粉吸入劑+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噻托溴胺干粉吸入劑18ug,睡前吸入,每日1次)。分別于用藥前,用藥3個月后測定:肺功能指標(FEV1、RV/TCL、FEV1%Pre);檢測C反應蛋白,并做慢阻肺評估測試問卷(CAT評分)評價生活質量。結果:1.A型、E型、M型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A組),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噻托溴胺組(B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CAT評分、CRP水平的變化(1)一般資料:慢阻肺組共143例,男性136例,女性8例,年齡43-80歲,平均65.07-+7.98歲,吸煙者65例(90.28%),吸煙量1035.85±629.29支年,其中C組98人,占65.53%,D組45人,占31.47%。(2)A型A組和B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FEV1、RV/TLC、FEV1%Pre),CAT評分、CRP無差異,治療后兩組FEV1改善值為(1.21±0.11,1.19±0.24),兩治療組間比較(t=1.929,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01,P=0.01)有差異;治療后兩組RV/TLC改善值為(46.54±7.79,44.23±8.32),兩治療組間比較(t=1.051,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07,P=0.033)有差異;治療后兩組FEV1%Pre改善值為(60.67±12.07,59.84±9.71),兩治療組間比較(t=1.362,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43,P=0.037)有差異;治療后兩組CAT改善值為(9.20±3.70,7.29±4.03),兩治療組間比較(t=1.601,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01,P=0.002)有差異;治療后兩組CRP改善值為(5.88±±4.39,5.78±±3.80),兩治療組間比較(t=0.492,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28,P=0.001)有差異。單一支氣管擴張劑或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都能有效改善A型患者肺功能,CAT評分及CRP指標,兩種治療方案無明顯差異。(3)E型A組和B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FEV1、RV/TLC、FEV1%Pre),CAT評分、CRP無差異,治療后兩組FEV1改善值為(0.82±0.12,0.85±0.31),兩治療組間比較(t=0.344,P0.05)有差異,A治療組治療前后(t=-1.36,P=0.189)無差異,B治療組治療前后(t=-2.135,P=0.046)有差異;治療后兩組RV/TLC改善為(49.91±9.84,48.70±7.79),兩治療組間比較(t=2.251,P0.05)有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46,P=0.02)有差異;治療后兩組FEV1%Pre改善值為(40.50±8.74,43.15±9.87),兩治療組間比較(t=-2.071,P0.05)有差異,A組治療前后(t=-0.211,P=0.835)無差異,B組治療前后(t=12.610,P=0.017)有差異;治療后兩組CAT改善值為(13.16±4.82,12.56±4.8),兩治療組間比較(t=-0.076,P0.05)有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39,P=0.000)有差異;治療后兩組CRP改善值為(4.48±3.75,4.81±2.42),兩治療組間比較(t=0.677,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20,P=0.001)有差異。單一支氣管擴張劑能改善患者RV/TLC, CAT評分,CRP指標,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改善E型患者肺功能,CAT評分優(yōu)于單一支氣管擴張劑組,CRP兩治療組無明顯差異。(4)M型A組和B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FEV1、RV/TL、FEV1%Pre),CAT評分、CRP無差異,治療后兩組FEV1改善值為(1.02±0.14,1.04±0.21),兩治療組間比較(t=0.66,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02,P=0.001)有差異;治療后兩組RV/TLC改善值為(49.54±8.30,44.66±7.75),兩治療組間比較(t=2.204,P0.05)有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22,P=0.029)有差異;治療后兩組FEV1%Pre改善值為(52.46±11.21,53.47±8.01),兩治療組間比較(t=-2.151,P0.05)無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36,P=0.03)有差異;治療后兩組CAT改善值為(13.33±3.61,10.26±4.93),兩治療組間比較(t=-2.440,P0.05)有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49,P=0.001)有差異;治療后兩組CRP改善值為(8.77±4.19,4.96±2.83),兩治療組間比較(t=3.85,P0.05)有差異,同組間治療前后(P=0.022,P=0.000)有差異。單一支氣管擴張劑或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都能有效改善M型患者肺功能,CAT評分及CRP指標,在改善RV/TLC及CAT評分,CRP指標上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優(yōu)于單一支氣管擴張劑。(5)A治療組A型、E型、M型治療前FEV1、RV/TLC、FEV1%Pre、CAT評分、CRP均有差異,與我科前期研究結果相符,FEV1治療后三型改善值差異(F=40.852, P=0.000), RV/TLC治療后改善值差異(F=1.224,P=0.123),FEV1%Pre治療后改善值有差異(F=6.609, P=0.002), CAT治療后改善差異(F=8.935, P=0.000), CRP治療后改善值差異(F=7.152,P=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于單一支氣管擴張劑而言,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CAT評分、CRP指標,且在改善FEV1, FEV1%Pre及CAT評分上A型優(yōu)于M型和E型,在改善FEV1, FEV1%Pre, CAT評分上M型優(yōu)于E型。在改善CRP指標上A型,M型優(yōu)于E型。(6)B治療組A型、E型、M型治療前FEV1、RV/TLC、FEV1%Pre、CAT評分、CRP均有差異,與我科前期研究結果相符,FEV1治療后三型改善值差異(F=20.06, P=0.030), RV/TLC治療后改善值差異(F=15.83,P=0.045),FEV1%Pre治療后改善值差異(F=4.419, P=0.016), CAT治療后改善差異(F=8.116,P=0.001), CRP治療后改善值差異(F=5.327,P=0.306)。對于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而言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CAT評分、CRP指標,在改善FEV1,FEV1%Pre上A型,M型,優(yōu)于E型,在改善RV/TLC、CAT評分上M型優(yōu)于E型。2.A組或B組FEV1改善值分別與PI-950、支氣管管壁厚度/相鄰肺動脈直徑的相關性、治療后CAT評分、CRP改變值的相關性(1)基線資料及臨床指標:研究對象為第一部分A組(75例)和B組(68例)的慢阻肺患者,經ICS+LABA治療后,統(tǒng)計用藥后FEV1改善值:30ML(15例),改善30-40ML(18例),40-50ML(31例),改善50ML(11例);經ICS+LABA+LAMA治療后,統(tǒng)計用藥后FEVl改善值:30ML(9例),改善30~40ML(14例),40-50ML(28例),改善50ML(17例)。(2)A組FEVI改善值與PI-950 (r=-0.534, P=0.000)成負相關,與支氣管管壁厚度/相鄰肺動脈直徑程度(r=-0.554,P=0.000)呈負相關性。FEV1改善值與治療后CAT量表評分(r=0.474,P=0.002)呈正相關,與CRP改變值(r=0.209,P=0.189)不相關;B組FEVI改善值與PI-950 (r=-0.531, P=0.000)成負相關,與支氣管管壁厚度/相鄰肺動脈直徑程度(r=-0.558,P=0.000)呈負相關性,FEV1改善值與CAT評分改善值(r=0.522,P=0.004)呈正相關,與CRP改變值(r=0.358,P=0.172)結論:1. A型患者較其他兩型臨床癥狀輕、生活質量高、肺氣腫不明顯、支氣管管壁增厚不明顯,A型對單一支氣管擴張劑或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的療效均明顯,且兩種治療方案間療效無明顯差異。2. E型患者的病情較重、生活質量差、肺通氣明顯減退,表現(xiàn)為小氣道陷閉,單一支氣管擴張劑能改善患者氣道陷閉,及生活質量,改善FEV1, FEV1%Pre效果不佳,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更能改善E型患者氣道陷閉情況及生活質量。提示對于E型患者需要更大劑量或多種作用途徑藥物聯(lián)合治療。3. M型患者較其他兩型氣道炎癥明顯。單一支氣管擴張劑和聯(lián)合用藥后反應佳,但聯(lián)合用藥療效更好,聯(lián)合用藥兩者機制不同,能舒張各級氣道,有效提高抗炎作用,解除氣道痙攣。4. A型、E型、M型經單一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后,A型對單一支氣管擴張劑的反應優(yōu)于M和E型,M型的患者對單一支氣管擴張劑的反應優(yōu)于E型。A型、M型對激素的反應優(yōu)于E型。5. A型、E型、M型經聯(lián)合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后,A型、M型FEV1,FEV1%Pre優(yōu)于E型,M型FEV1、RV/TLC、CAT改善明顯優(yōu)于E型。M型患者氣道炎癥導致氣道重塑、外周氣道是氣道重塑的主要部位,M3受體主要分布于大氣道。聯(lián)合用藥能舒張各級氣道,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標及生活質量,且療效優(yōu)于E型。6. 患者對治療的療效可能與肺氣腫比例與氣管壁增厚程度程度有關。FEV1改善值與CAT改善值呈正相關。7. HRCT在慢阻肺的病情評估,療效評估、隨訪、預后判斷和療效預測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RCT 表型 ICS+LABA+LAMA ICS+LABA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63.9
【目錄】:
- 英漢縮略詞對照表5-6
- 摘要6-11
- Abstract11-17
- 前言17-20
- 研究方法20-26
- (一) 研究設計20
- (二) 研究對象和分組20-21
- (三) 主要實驗儀器和實驗試劑21
- (四) 實驗方法21-25
- (五) 統(tǒng)計分析25-26
- 結果26-43
- 討論43-50
- (一) 慢阻肺患者影像學表型與臨床43-46
- (二) 慢阻肺患者影像學表型與氣道炎癥指標46
- (三)慢阻肺影像學表型及穩(wěn)定期基礎治療用藥46-50
- 結論50-51
- 參考文獻51-55
- 文獻綜述55-62
- 參考文獻60-62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62-63
- 致謝6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瑞雪;楊道文;;苦味中藥疑為新的支氣管擴張劑[J];中醫(yī)學報;2014年01期
2 劉艷萍;唐冬良;劉艷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支氣管擴張劑的療效觀察[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3年01期
3 余秋影;表面激素合支氣管擴張劑長期吸入治療慢阻肺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05年03期
4 曾大雄;熊維寧;徐永健;;支氣管擴張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的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08年01期
5 王衛(wèi);陳燕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新型支氣管擴張劑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年02期
6 諸榮恩;支氣管擴張劑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1983年01期
7 蘇淵;;支氣管擴張劑合并用藥優(yōu)于單一藥物治療[J];國外醫(yī)藥.合成藥.生化藥.制劑分冊;1984年01期
8 張玉勤;;新的強力支氣管擴張劑[J];國外醫(yī)學情報;1984年08期
9 Pratter MR ,陳巍 ,胡秋平;預測慢阻肺疾病對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的反應[J];冶金醫(yī)藥情報;1989年04期
10 ;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及護士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曹淑芳;吳玉婷;鄧青南;;不同劑量普米克與支氣管擴張劑聯(lián)合霧化吸入治療哮喘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哮喘學術會議暨中國哮喘聯(lián)盟第一次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秦慧;李燕芹;趙旭霽;查瓊芳;劉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呼氣流速受限、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及深吸氣量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3 張雅囡;邱潔;張錦;陳娟;譚海;鄭西衛(wèi);;寧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險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4 馮潤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研究進展[A];第十二屆山東省藥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況九龍;;COPD ICS+LABA聯(lián)合治療[A];華東地區(qū)第6屆中青年呼吸醫(yī)師論壇暨浙江省第29屆呼吸疾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楊鋒;支氣管擴張劑:慢阻肺患者的“護身符”[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2 孫曄;首個透皮吸收型支氣管擴張劑在我國上市[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3 編譯 李勇;COPD新藥開發(fā)呈多樣性[N];醫(yī)藥經濟報;2014年
4 董歡霽;支氣管擴張劑+激素用藥—— COPD平喘治療的兩大法寶[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5 聞訊;聯(lián)合治療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耐量[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李穎;我國2/3慢阻肺患者治療期控制不佳[N];科技日報;2014年
7 白春學;慢阻肺治療關鍵在規(guī)范[N];健康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尚志文 胡曉震;慢阻肺:每年奪走100萬人生命[N];沈陽日報;2010年
9 姚克勤;春天治慢阻肺不能見好就收[N];衡陽日報;2006年
10 袁秉;被忽視的慢阻肺[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黃宇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學表型的臨床治療及療效觀察[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董光超;穩(wěn)定期COPD患者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深吸氣量變化的Meta分析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姚景江;多層螺旋CT評價COPD氣道大小與氣流受限相關性的初步探討[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33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huxijib/113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