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外周血單核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MLR)、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PLR)聯(lián)合血清CA125對上皮性卵巢癌診斷的價值,為早期診斷卵巢癌,增加卵巢癌診斷的準確性提供依據(jù)。方法:選擇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至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科住院并經治療,術后病理確診為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110例,將其作為惡性腫瘤組;同時選擇同期至醫(yī)院住院并治療,術后病理確診為卵巢良性腫瘤的患者110例,將其作為良性腫瘤組;選取同期至醫(yī)院體檢的健康女性11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通過病歷管理系統(tǒng)收集三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治療前血常規(guī)及血清CA125,計算各個患者的MLR、PLR。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Mann-Whitney U Test)分析各組檢測指標的差異,同時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和Logistic回歸分析MLR、PLR和CA125三項指標單獨及各項聯(lián)合檢測對上皮性卵巢癌的診斷價值。通過跟蹤隨訪,將惡性腫瘤組患者分為復發(fā)組和未復發(fā)組,比較兩組患者MLR、PLR有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果:1、惡性腫瘤組單核細胞數(shù)、CA125、MLR值均大于良性腫瘤組及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良性腫瘤組與健康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惡性腫瘤組血小板數(shù)目大于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良性腫瘤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惡性腫瘤組淋巴細胞數(shù)小于良性腫瘤組及健康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良性腫瘤組與健康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三組PLR值均存在差異,惡性腫瘤組PLR值大于良性腫瘤組(P0.01),良性腫瘤組PLR值大于健康對照組(P0.01)。2、經ROC曲線分析,以卵巢良性腫瘤組為參照,MLR、PLR、CA125單獨診斷上皮性卵巢癌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84、0.601、0.919(P0.01),MLR與PLR聯(lián)合及三項指標聯(lián)合診斷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85、0.946(P0.01),聯(lián)合診斷優(yōu)于單獨診斷。3、通過ROC曲線得出MLR、PLR、CA125、MLR聯(lián)合PLR及三者聯(lián)合診斷上皮性卵巢癌的截斷值(Cut-off值)分別為0.29、162.34、56.00、0.68、0.27,敏感度分別為74.5%、90.9%、93.6%、53.6%、98.2%,特異度分別為70.9%、30.9%、77.3%、91.8%、80.0%,陽性預測值分別為71.9%、56.8%、80.5%、83.1%、64.7%,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3.6%、77.3%、92.4%、65.8%、96.2%。4、MLR與PLR在I、II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要低于III期、IV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較理想的手術的患者的MLR及PLR低于手術不理想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半年及以上后,癌癥復發(fā)的患者,MLR及PLR要高于未復發(fā)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漿液性卵巢癌患者的MLR及PLR與非漿液性癌患者相比無明顯區(qū)別(P0.05);將患者按年齡分為≥50歲組和50歲組,兩組MLR及PLR相比無明顯差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MLR、PLR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卵巢良性腫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之間存在差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MLR、PLR均大于卵巢良性腫瘤患者及健康人群;2、MLR及PLR對上皮性卵巢癌的診斷有一定的價值,MLR、PLR與CA125三者聯(lián)合診斷能夠提高三項指標單獨診斷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能夠提高對上皮性卵巢癌診斷的準確率;3、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臨床分期、手術理想程度、術后是否復發(fā)等與MLR與PLR相關。
【學位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737.31
【部分圖文】:
圖 1 MLR、PLR、CA125 單獨及聯(lián)合診斷上皮性卵巢癌的 ROC 曲線圖5 MLR、PLR 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同病理類型、不同臨床、不同手術情況及復發(fā)情況中的比較MLR 與 PLR 在 I、II 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要低于 III 期、IV 期,差異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建麗;董艷;郭永琴;王莉;候國強;;極低出生體質量兒應用兩種靜脈輸液途徑效果評價及成本分析[J];中華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16年01期
2 蘇麗霞;;血清CA125、CA153、CEA及AFP的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年15期
3 王芝琴;許劍;陳茵;陶麗玲;;卵巢癌患者血清和腫瘤組織HE4和CA125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14年04期
4 劉青青;王姣珍;馬海芬;;CA125、CA199、CEA聯(lián)合檢測在卵巢癌、良性卵巢囊腫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年19期
5 侯玉艷;;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腫瘤診斷的意義[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年11期
6 陳燕;林鶯鶯;鄭瑜宏;胡敏華;陳巖松;;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數(shù)評估卵巢癌風險性的初步評價[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3年02期
7 李素紅;王鋒;王慧芬;付秀虹;廖予妹;;血清HE4、CA125聯(lián)合檢測鑒別盆腔腫塊患者卵巢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2年24期
8 宋曉翠;滕洪濤;張建海;殷紅梅;余江;田向文;;聯(lián)合檢測血清HE4和CA125在卵巢癌早期診斷及病情監(jiān)測中的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年14期
9 周t
本文編號:28344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83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