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miR-152在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抵抗中的作用機制,尋找子宮內膜癌早期診斷和與靶向治療有關的新標志物。方法1.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分析子宮內膜癌組織、子宮內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組織和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的DNMT1及PR的表達情況。2.利用Real-time PCR分別檢測子宮內膜癌組織(孕激素受體高表達組織和孕激素受體低表達組織)、子宮內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組織和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的miR-152及其靶標DNA甲基轉移酶1DNMT1的表達水平。3.選取孕激素受體PR表達水平不同的兩種人子宮內膜癌細胞株Ishikawa(PR+,孕激素受體為高表達)和KLE(PR-,孕激素受體為低表達),利用Real-time PCR檢測miR-152、DNMT1以及PRB在人子宮內膜癌細胞株中的表達水平。4.采用脂質體法將miR-152 mimic和inhibitor及其對照mimic NC和inhibitor NC瞬時轉染子宮內膜癌細胞株Ishikawa和KLE。轉染72h后,提取RNA,逆轉錄后Real-time PCR檢測miR-152、DNMT1以及PRB的表達水平。5.將miR-152 mimic及其對照mimic NC瞬時轉染子宮內膜癌細胞株KLE,在轉染后0,48和72h進行CCK-8法檢測細胞增殖情況。結果1.免疫組化染色結果顯示:DNMT1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顯著高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和子宮內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組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而DNMT1在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和子宮內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組織中的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18)。PR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明顯低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和子宮內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組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而PR在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和子宮內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組織中的表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02)。DNMT1在PR陰性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明顯高于PR陽性子宮內膜癌組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2)。2.Real-time PCR結果顯示:與正常子宮內膜組織相比,miR-152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與PRB(+)子宮內膜癌組織相比,miR-152在PRB(-)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479)。與正常子宮內膜組織相比,DNMT1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與PRB(+)子宮內膜癌組織相比,DNMT1在PRB(-)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389)。3.Real-time PCR結果顯示:與子宮內膜癌孕激素受體高表達PRB(+)Ishikawa細胞相比,miR-152在子宮內膜癌孕激素受體低表達PRB(-)KLE細胞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DNMT1的表達水平顯著升高,而PRB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4.Real-time PCR結果顯示:轉染miR-152 mimic后,Ishikawa和KLE細胞株中miR-152的平均表達量均顯著升高;而轉染miR-152 inhibitor后,miR-152的平均表達量均顯著降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5.Real-time PCR結果顯示:轉染miR-152 mimic后,Ishikawa和KLE細胞株中DNMT1的平均表達量均降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Ishikawa:P=0.0004;KLE:P=0.0001);但與子宮內膜癌PR(+)Ishikawa細胞相比,DNMT1在子宮內膜癌PR(-)KLE細胞中的表達水平降低幅度較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26)。而轉染miR-152 inhibitor后,DNMT1的平均表達量均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Ishikawa:P=0.0002;KLE:P0.0001);但與子宮內膜癌PR(+)Ishikawa細胞相比,DNMT1在子宮內膜癌PR(-)KLE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升高幅度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92)。6.Real-time PCR結果顯示:轉染miR-152 mimic后,Ishikawa和KLE細胞株中PRB的平均表達量均升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但與子宮內膜癌PR(+)Ishikawa細胞相比,PRB在子宮內膜癌PR(-)KLE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升高幅度較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2)。而轉染miR-152 inhibitor后,PRB的平均表達量均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1);但與子宮內膜癌PR(+)Ishikawa細胞相比,PRB在子宮內膜癌PR(-)KLE細胞中的表達水平降低幅度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47)。7.CCK-8法檢測結果顯示:KLE細胞在轉染miR-152 mimic 48h后,細胞生長緩慢,細胞增殖抑制(P=0.0024);在轉染miR-152 mimic 72h后,細胞增殖抑制則更為明顯(P=0.001)。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5.1 miR-152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表達下調,在子宮內膜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抑癌基因的作用。5.2 miR-152的下調及其靶標DNMT1的上調在子宮內膜癌PRB的下調或缺失中起到促進作用,可能存在miR-152-DNMT1-PRB調節(jié)通路,在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抵抗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5.3 miR-152可能作為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抵抗靶向治療的新生物學指標。
【圖文】:
pre-miR-148/152家族的莖環(huán)結構

miR-148/152家族成員的成熟miRNA序列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7.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楊曉敏;任浩;魏冉;張欣;楊詠梅;杜魯濤;鄒明瑾;王傳新;張義;;循環(huán)microRNA-152在HBV陽性肝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6年05期
2 趙友波;袁東智;潘俊麗;聶莉;張金虎;何亞萍;岳利民;;孕激素誘導的microRNA-152對子宮內膜上皮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年02期
3 王春明;左君波;居峰;姚立新;;MicroRNA-152在胃癌細胞中表達及對細胞增殖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3年07期
4 周軼冰;;血清microRNA-152和microRNA-602檢測在肝癌診斷及手術療效評估中的應用[J];生物信息學;2015年03期
5 趙曉云;邵凱;楊銀榮;馮一民;;MicroRNA-152下調內臟脂肪AKT基因表達參與肥胖誘導胰島素抵抗[J];營養(yǎng)學報;201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趙曉云;王超;邢邯英;劉敏;;microRNA-152和-185在脂肪細胞分化及胰島素抵抗中的表達變化[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黃金鳳;王越;郭瀛軍;孫樹漢;;HBx通過microRNA-152靶向調節(jié)DNMT1促進HBV相關性HCC的異常甲基化(英文)[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遺傳學進步推動中國西部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房柔妤;MicroRNA-152對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膠原合成的影響[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林偉釗;MicroRNA-152在子宮內膜癌孕激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學;2018年
2 陳琨;小鼠脊髓損傷后microRNA-152對神經元突起再生作用和機制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4年
3 游文獻;肝癌患者血清循環(huán)MicroRNA-152和MicroRNA-602的檢測及臨床意義初探[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
26615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66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