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患者盆腔及宮頸微生物菌群的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06 11:2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1)分析比較盆腔炎(PID)患者的盆腔及宮頸微生物菌群的特征;2)驗證“上行感染假說”的正確性,即驗證盆腔炎的發(fā)生是否與陰道或宮頸的微生物感染擴散到上生殖道有關。方法:本研究共涉及38名盆腔炎患者及19名盆腔炎陰性對照組患者,以上患者均接受了輸卵管切除術或卵巢輸卵管切除術的治療。在手術過程中我們收集了所有患者的盆腔及宮頸樣本,用于細菌培養(yǎng)鑒定和基于高通量測序的16S rRNA分析。結果:基于高通量測序的16S rRNA分析顯示盆腔炎組中有一半盆腔樣本的優(yōu)勢菌群為單一微生物;而另一半盆腔樣本的檢測結果為多微生物感染。盆腔和宮頸微生物菌群在物種豐度和均勻度上是相似的,但其具體細菌菌屬有所不同,如盆腔微生物菌群的細菌菌屬主要為不動桿菌屬、埃希氏菌屬、纖毛菌屬和鏈球菌屬;宮頸微生物菌群的細菌菌屬主要為乳酸桿菌和加德納菌。僅有6個盆腔樣本的細菌培養(yǎng)結果呈陽性,其中一半樣本的細菌培養(yǎng)結果與高通量測序結果相符。根據(jù)手術收集的盆腔樣本的形態(tài),又可進一步將盆腔樣本劃分為23例輸卵管積水樣本和15例輸卵管積膿樣本,前者比后者有更豐富的微生物菌群組成。結論:相較于傳統(tǒng)細菌培養(yǎng)法,基于高通量測序的新興檢測技術能更全面地反映女性生殖道微生物菌群的組成及多樣性。即使是來自于同一患者的盆腔和宮頸樣本,其微生物菌群的組成截然不同,因此根據(jù)宮頸微生物菌群的特征而決定的治療方案可能會導致抗生素濫用。
【圖文】:
由于盆腔炎陰性對照組的腹水樣本中未檢測到任何細菌,無PCR擴增產(chǎn)物,逡逑故未對其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逡逑4.2.2宮頸樣本的16S邋rRNA基因測序結果逡逑與盆腔樣本相似,宮頸樣本也可分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和多微生物感染樣本逡逑兩類。如圖3和圖4所示,盆腔炎組中有12個樣本(12/38)的優(yōu)勢微生物為單一逡逑菌種,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有7個樣本(7/19)可歸類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盆腔逡逑炎姐中26個樣本(26/38)和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12個樣本(12/丨9)為多微生物逡逑26逡逑
由于盆腔炎陰性對照組的腹水樣本中未檢測到任何細菌,無PCR擴增產(chǎn)物,逡逑故未對其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逡逑4.2.2宮頸樣本的16S邋rRNA基因測序結果逡逑與盆腔樣本相似,宮頸樣本也可分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和多微生物感染樣本逡逑兩類。如圖3和圖4所示,,盆腔炎組中有12個樣本(12/38)的優(yōu)勢微生物為單一逡逑菌種,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有7個樣本(7/19)可歸類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盆腔逡逑炎姐中26個樣本(26/38)和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12個樣本(12/丨9)為多微生物逡逑26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11.33
本文編號:2651186
【圖文】:
由于盆腔炎陰性對照組的腹水樣本中未檢測到任何細菌,無PCR擴增產(chǎn)物,逡逑故未對其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逡逑4.2.2宮頸樣本的16S邋rRNA基因測序結果逡逑與盆腔樣本相似,宮頸樣本也可分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和多微生物感染樣本逡逑兩類。如圖3和圖4所示,盆腔炎組中有12個樣本(12/38)的優(yōu)勢微生物為單一逡逑菌種,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有7個樣本(7/19)可歸類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盆腔逡逑炎姐中26個樣本(26/38)和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12個樣本(12/丨9)為多微生物逡逑26逡逑
由于盆腔炎陰性對照組的腹水樣本中未檢測到任何細菌,無PCR擴增產(chǎn)物,逡逑故未對其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逡逑4.2.2宮頸樣本的16S邋rRNA基因測序結果逡逑與盆腔樣本相似,宮頸樣本也可分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和多微生物感染樣本逡逑兩類。如圖3和圖4所示,,盆腔炎組中有12個樣本(12/38)的優(yōu)勢微生物為單一逡逑菌種,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有7個樣本(7/19)可歸類為單微生物感染樣本;盆腔逡逑炎姐中26個樣本(26/38)和盆腔炎陰性對照組中12個樣本(12/丨9)為多微生物逡逑26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11.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陸玨瑾;;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因及診治進展[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14年05期
本文編號:26511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6511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