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療效觀察
本文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療效觀察 出處:《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年1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癥的療效。方法選取不孕不育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均給予西藥治療,觀察組給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3個月為1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2%,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西藥聯合中藥用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療效滿意,是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immune infertility.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infertil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3 month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 Conclus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for immune infertility.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附屬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婦二科;
【分類號】:R711.6
【正文快照】: 據統(tǒng)計,當前社會由于各種原因,不孕不育患者越來越多,其中大約30%~60%屬于免疫性不孕不育[1],免疫性不孕不育癥是由于生殖系統(tǒng)抗原自身免疫而引起的臨床癥狀,也就是體內出現抗精子抗體等引起的不孕不育現象,隨著社會技術的發(fā)展,出現了很多治療方法,包括免疫抑制療法、體外授精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謝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不育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17期
2 趙旭輝;陳文英;;中西藥聯合治療6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年11期
3 蔡智慧;馮麗;高新萍;石軍榮;劉梅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78例分析[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2年05期
4 席博;;不孕不育癥的形成原因及預防措施[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年12期
5 黃偉玲;;325例不孕不育癥原因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年36期
6 張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0年14期
7 劉彩平;張亦心;高章圈;王貴娟;;211對不孕不育癥患者臨床診斷分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爽;;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療效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年17期
2 李作玲;楊雁鴻;;淺談中醫(yī)藥治療女性多囊卵巢性不孕的臨床價值[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6年24期
3 宋維維;;中醫(yī)治療免疫性不孕探討[J];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4 楊歡;蔡智慧;;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年58期
5 劉曉慶;王瑞臻;孫海玲;王艷平;陳禹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臨床研究[J];人人健康;2016年23期
6 王麗娟;孫慶;施雯慧;查樹偉;呂年青;許豪勤;;漣水地區(qū)300例不孕不育患者病因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年30期
7 王金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臨床效果淺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年19期
8 潘曉平;;宮腔鏡對宮腔內病變導致的不孕不育癥患者的診療價值分析[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6年09期
9 王璐;;自擬消抗靈治療免疫性不孕抗體陽性患者的臨床效果[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年17期
10 宋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癥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6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俊麗;;中西藥聯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44例[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年11期
2 張建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孕不育200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年21期
3 劉昱磊;王俊玲;滕輝;孟慶春;王雙魁;肖道梅;;助孕湯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年05期
4 康開彪;潘文;;中醫(yī)藥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現狀[J];甘肅中醫(yī);2010年12期
5 張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0年14期
6 彭薇萍;張萬興;王筱珍;倪玉蘭;黃玲華;;消抗湯治療免疫性不孕不育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09年12期
7 陳和平;葉聯順;何楊;李川海;李璐;;1471例婦女不孕不育癥相關因素及病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9年06期
8 吳難;;抑抗湯治療免疫性不孕癥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2009年03期
9 夏麗穎;曲秀芬;;曲秀芬教授治療免疫性不孕經驗[J];河北中醫(yī);2009年04期
10 韓延華;劉繼梅;俞桔;;免疫性不孕的中西醫(yī)研究現狀[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全國男女不孕不育臨床、實驗室診療學習班通知[J];生殖醫(yī)學雜志;2002年02期
2 仰之;我國最早關于“不孕不育”的文字記載[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3年06期
3 薛云;;壓力可影響不孕不育治療的結果[J];國外醫(yī)學情報;2006年02期
4 詹耀球;李艷萍;;不孕不育患者怎樣求醫(yī)[J];中國性科學;2007年02期
5 牟善芳;孫振高;陳莉軍;;不孕不育患者就診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山東醫(yī)藥;2008年05期
6 從玉華;;不孕不育莫成災——讀《我想要個孩子》[J];中國減災;2009年02期
7 黃秀娟;張桂芹;曲宏偉;康桂芹;王長娟;索磊;;不孕不育重在預防[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04期
8 ;全國女性生殖內分泌及不孕不育診治進展學習班第一輪通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年05期
9 陳玲玲;;不孕不育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其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年10期
10 張鴻;;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社會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及干預措施[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曉素;盧麗華;王勇強;;不孕不育患者的細胞與分子遺傳學研究[A];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第四屆全國學術論文報告會暨基因科學高峰論壇論文專輯[C];2008年
2 葉兆增;;淺談化學因素與不孕不育[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屆男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黃黎明;;淺談不孕不育的診治[A];全國第六屆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02年
4 李輝;劉新華;;105例不孕不育染色體細胞核型分析[A];中國優(yōu)生科學協(xié)會2004年優(yōu)生科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5 冉兆勇;冉秀娟;;治療150例女性不孕不育臨床體會[A];中國性學會成立十周年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6 詹耀球;李艷萍;;用系統(tǒng)科學論指導人類不孕不育臨床診療研究[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陳亞瓊;;環(huán)境污染與不孕不育[A];全國第三屆不育癥暨保留生育功能微創(chuàng)手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王思慧;傅萍;姜萍;;不孕不育與遺傳學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A];2011年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婦科分會學術年會暨中西醫(yī)結合防治生殖障礙疾病高級培訓班文集[C];2011年
9 陳意振;魯麗萍;陳鐵峰;;128例不孕不育患者的的異常染色體核型分析[A];第五屆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10 王維鵬;金正江;;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體耐藥現狀調查[A];湖北省微生物學會第十屆理事會分析微生物專業(yè)委員會第四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楚燕 通訊員 李金才 龔奕;在廈門,10%的夫婦不孕不育?[N];廈門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申保珍;中國人口協(xié)會等為不孕不育設基金實施減免費救助[N];農民日報;2009年
3 記者任麗梅;我國不孕不育患者超過4000萬[N];中國改革報;2009年
4 張慧穎;中國國際不孕不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N];大眾科技報;2009年
5 記者 盧素仙;中國國際不孕不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N];科技日報;2009年
6 ;我國不孕不育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N];中國婦女報;2009年
7 記者 葉拽;市不孕不育研究所成立[N];太行日報;2011年
8 記者 桂娟;不孕不育患者逾4000萬的背后[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9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鄭文婷;不孕不育虛假廣告何其多[N];光明日報;2013年
10 馬亞平 本報記者 王凱;4000萬夫妻要不了娃 不孕不育治療亟須走出誤區(qū)[N];中國婦女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玲;影響不孕不育患者生活質量的心理社會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預的研究[D];濰坊醫(yī)學院;2009年
2 葛艷平;大慶某醫(yī)院不孕不育患者病例及相關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3 路超;基于GIS的重慶市不孕不育信息系統(tǒng)[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908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39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