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內(nèi)酸刺激對主涎腺ADC值影響的初步觀察
本文關鍵詞:口內(nèi)酸刺激對主涎腺ADC值影響的初步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在口內(nèi)酸刺激不同保持時間下主涎腺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值的變化規(guī)律及差異。方法對18名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先于靜息狀態(tài)下行1次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DW-MRI掃描作為基準。然后,在相鄰的兩天中的同一時間,向受試者口內(nèi)滴注5 ml檸檬汁后采用兩種不同的刺激方式:一天口內(nèi)含10 s,另一天口內(nèi)含2 min后吞咽,然后行擴散加權磁共振成像(DW-MRI)重復掃描各10次。兩種刺激方式的先后順序采取隨機原則。分析不同保持時間組酸刺激前后主涎腺ADC值變化曲線的特點及差異,比較兩組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增加率(IR)以及峰值時間(Tmax)的差別。結(jié)果兩種不同刺激保持時間組各涎腺平均ADC值均在刺激后第一次掃描時(30 s)達到峰值,之后呈緩慢波動下降的單相變化趨勢。檸檬汁含10 s組頜下腺Tmax為(523±415)ms,顯著晚于含2 min組的(243±265)ms(t=-3.168,P=0.006)。檸檬汁含10 s組刺激后腮腺、頜下腺與舌下腺的最大ADC值分別為(1.05±0.06)×10-3mm2/s、(1.16±0.07)×10-3mm2/s與(1.11±0.06)×10-3mm2/s,均顯著低于含2 min組的(1.09±0.04)×10-3mm2/s、(1.24±0.09)×10-3mm2/s與(1.28±0.18)×10-3mm2/s(腮腺t=-3.393,P=0.003;頜下腺t=-6.655,P=0.000;舌下腺t=-3.665,P=0.002)。兩組刺激后各涎腺最大ADC值均顯著高于刺激前(P0.01)。檸檬汁含10 s組刺激后頜下腺最大ADC值IR為(7.94±4.53)%,顯著低于含2 min組的(14.26±8.94)%(t=-4.821,P=0.000)。結(jié)論檸檬汁味覺刺激后DW-MRI可以顯示刺激不同保持時間下各涎腺ADC值變化規(guī)律的差異,是評價涎腺分泌功能的合適方法之一。
【作者單位】: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yī)院放射科;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放射科;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放療科;
【關鍵詞】: 涎腺 擴散加權 磁共振成像 味覺刺激
【基金】:江蘇省臨床醫(yī)學科技專項(編號:BL2014040) 蘇州市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編號:SYSD2011096)
【分類號】:R445.2
【正文快照】: 本研究系江蘇省臨床醫(yī)學科技專項(編號:BL2014040);蘇州市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編號:SYSD2011096)味覺刺激后擴散加權磁共振成像(DW-MRI)是評價涎腺分泌功能的一項新技術[1~5]。檸檬汁是常用的味覺刺激物之一,然而文獻報道采用的刺激口內(nèi)保持時間并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結(jié)果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邦康;對涎腺疾病病因及診斷治療有指導意義的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2 王松靈;;涎腺功能的修復[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年22期
3 鄭恩海;張建輝;關瑩;林詩彬;劉光清;趙妍妍;;高頻超聲對涎腺疾病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2年08期
4 梅銀娥,朱聲榮,趙紅;兒少期涎腺疾病的臨床分析[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1年01期
5 申載賢,方賢浩,李榮,玄云澤;124例小兒涎腺疾病的臨床分析[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2001年04期
6 祁森榮,王松靈;涎腺內(nèi)窺鏡的臨床應用[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年02期
7 袁偉;涎腺內(nèi)窺鏡及其應用[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2003年05期
8 許國雄,陳偉良;涎腺內(nèi)窺鏡診治涎腺導管疾病的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3年04期
9 彭歆 ,邊專 ,俞光巖;全國非腫瘤涎腺疾病及唾液研究學術會議召開[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年03期
10 王松靈;涎腺功能修復的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古文珍;陳佩珠;嚴娟;蘇宇雄;;涎腺內(nèi)窺鏡下手術治療阻塞性涎腺疾病的護理配合[A];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廖貴清;蘇宇雄;;涎腺內(nèi)窺鏡診治慢性阻塞性涎腺疾病的臨床研究[A];第三次全國涎腺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王松靈;祁森榮;;涎腺內(nèi)窺鏡的臨床應用[A];第五屆全國口腔頜面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古文珍;陳佩珠;嚴娟;蘇宇雄;;涎腺內(nèi)窺鏡診治慢性阻塞性涎腺疾病手術的護理配合[A];全國第十屆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6年
5 蘇宇雄;廖貴清;康莊;鄒艷;;MR涎腺導管成像及三維重建的臨床應用研究[A];第三次全國涎腺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楊冬葉;陳佩珠;黃秋雨;梁彥;廖貴清;蘇宇雄;;涎腺內(nèi)窺鏡治療阻塞性涎腺疾病的圍手術護理[A];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俞光巖;;前言[A];第三次全國涎腺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張愛紅;瑪依努爾;張建剛;王霞;;彩色多普勒高頻超聲對涎腺腫物的診斷價值[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從紀;VEGF在涎腺中轉(zhuǎn)基因表達及對口內(nèi)創(chuàng)傷愈合影響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趙丹蕾;應用味覺剌激后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評價正常涎腺以及放射性口干癥的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2 鐘麗霞;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臨床病理及涎腺內(nèi)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康莊;應用3D FIESTA脈沖序列對MR涎腺成像方法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楊彥春;腺病毒介導AQP1基因治療涎腺干燥綜合征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601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601648.html